小節是大事

◆嘉義 吳元嘉

  家裡爸爸比起媽媽更注重細節,小時候我們如何吃飯、何時刷牙,乃至於晚上睡覺被子怎麼蓋,爸爸都要管。他常常說習慣很重要,愛深責切,因此他在許多生活細節上盯著我們,我們雖然沒有反抗,但對這諸多要求一直沒法打從心底「笑納」,總覺得看顯微鏡工作的爸爸龜毛了,不懂他的苦心。長大工作後,隨著資訊網路化、評鑑制度上路和少子化衝擊校園,教師的工作不再只是單純地窩在書房裡讀書、站上講台教書、關懷學生為之解惑而已,瑣瑣碎碎的或人事或行政的大小準備、報告‧‧‧‧‧‧耗盡教師許多精力和時間,神經緊繃,有時一點點小事也會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讓他們抓狂。

  但是有次全球視訊聽到如淨法師提及,師父連怎麼放傳真紙、怎麼拆包裝都那樣講究時,我感到既慚愧又開心,這些在以往被自己視為不重要的小事,師父卻依然用心對待,臨事以敬。師父說:「修行從等起開始」、「小地方都做不好,深廣的怎麼學?」因為自己的不善用心,使得原本許多可以攝心而行,好好鍛鍊讓心更為明利、有力量的機會,卻硬是被愚笨的自己變成造惡的壞境界。

  感謝師長教導,事情的確有大小輕重之分,但修行人專誠貫注在當下每一個緣起,把握好生命宗旨,即便眼前仍有許多處理不好的事,但分清了根本因、圓滿因,隨喜自己每一個好的等起,忙碌不再只是負擔,反而變成許多可以改變生命的契機。

福智之聲第2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