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瑞的最後一課 雲林 心宇


  這本書誕生的理由很簡單。墨瑞,這位終生誨人不倦的大學教授,在七十八歲時被診斷出得到不治之症。在無可抵抗、分分秒秒向死神靠近的艱困步伐裡,墨瑞用錄音口述、用顫抖的手逐字逐句寫下了這本書。本來他只想為自己寫下抗病心得,以局外人的心態來提醒自己如何在病中依舊怡然自得。但後來這些病中感言輾轉由媒體披露至全美國,使墨瑞成為家喻戶曉的名人,他的故事鼓舞了成千上萬的觀眾和讀者。墨瑞說:「在那天來臨之前,我要竭盡全力地活著,即使我不能說話也不能動了,我仍能給其他人留下一個榜樣。」

  墨瑞留下了什麼榜樣?身染重病是挫折、沮喪、又痛苦的,墨瑞並沒有刻意去掩飾這些。當死亡的恐懼襲向墨瑞,他會忍不住在暗夜哭泣,但也不忘在天亮時向恐懼還擊。生病促使他去尋求心靈和生命的關係,溫柔而堅定地問自己:「我願意接受的生命品質在哪裡?」對墨瑞來說:「生命是懷著愛意向這個世界和其他人敞開自己的一個過程,最終的目的,是將自己推向浩瀚的大我」。這本書裡所記錄的,是墨瑞度過人生最後一個年頭的方式,也是他教給我們的最後一課。

  在人生的最後一課裡,墨瑞首先談的是「了解你的現況」。他以逐漸喪失各種生理自主能力的切身經驗,及離死期不遠的事實,陳述自己如何學著接受現實的自己,如何藉由內在情感或精神寧靜的建立,來平衡身體上的痛苦。他用自己的眼淚,鼓勵臨終病人勇於表達哀傷,但同時也殷殷叮嚀「悲泣後,設法忍受你失去的,再度回歸生活,而且要珍惜生命。」其次,本書第二部分「隨心順意」,在生命即將謝幕的時刻裡,墨瑞更積極投入自己真正在意的,為自己找到一個值得好好活著的目標--不是為了活得更久,而是活得更完整。在墨瑞的心裡,有一條心靈歸屬的道路,而死亡不過就是讓他的步伐加快,更努力去完成目標而已。

  在死亡面前做自己的見證人,需要莫大的勇氣。而墨瑞的勇氣是從努力做到體貼、敞開胸懷、拋開病痛,以及其他使生活灑脫,平靜面對疾厄的種種回應過程中,培養出來的。這一本書,不是因為死之將至,企圖想抓住生命餘燼而成就的,墨瑞說:「我要的是貨真價實的東西,那正是我一直奮戰,要保持自己心胸開放的原因。」

  我們究竟應如何活著?如何死去?墨瑞死了,但也以其他形式活著。誠摯邀請您打開這本書,進入人生課堂,聆聽墨瑞的最後一課……。

書名:墨瑞的最後一課
作者:墨瑞•史瓦滋
出版者:星月書房(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