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洗餐具與生活態度 編輯室


  生活愈來愈方便了,但也愈來愈危機四伏。

  台北市七月一日起實施「垃圾費隨袋徵收」,大家一定會發現每日自家的垃圾中「免洗餐具」何其多!包括保麗龍及塑膠餐盒、碗盤、湯匙,冷飲杯、吸管,紙餐盒、杯,還有衛生筷等。因為下班後直接外帶晚餐回家的家庭逐年增多,一大包手提塑膠袋裡的晚餐,會用到上述免洗餐具的,一人份就至少三、四樣,再加上外食早、午餐的人口更多,人手一袋吃完即丟,這種「免洗文化」在台灣,尤其是大都市,已形成一股強烈的環境殺傷力。

  免洗餐具真的方便又衛生嗎?保麗龍餐具由聚苯乙烯發泡十至二十倍製成,由於最便宜,所以占使用量五成五。但使用後殘渣油膩發臭,不易回收再生,在掩埋場中雖可壓縮,但無法分解。它遇高熱會軟化變形,長期接觸聚苯乙烯及發泡劑丁烷會刺激眼睛、呼吸道黏膜,抑制中樞神經,甚至引發心律不整、頭痛疲倦及肝腎功能受損。

  自從公家機構及學校禁用保麗龍後,出現大量取而代之的深紅色塑膠加蓋餐盒,看來漂亮又高級,但您在食用時,聚氯乙烯(PVC)等有毒化學物所產生的微溶現象滲入您的食物及熱湯中,進入人體引致肝癌、昏睡等病症。同時用完即丟的廢棄塑膠物,在焚化爐中製造戴奧辛,在掩埋場中靜待上千年。即使以玉米、澱粉、樹脂為主要材質的環保新產品,也因為掩埋場2公尺垃圾加30公分泥土的疊層掩埋法,若上方水分不足,底部缺氧,亦無法使耗氧細菌有效分解有機物,更何況是那些不能分解的非有機物呢!許多垃圾往往在掩埋六十年後仍保有原來的重量、形狀及體積。而且那些被隨意棄置的大量保麗龍及塑膠餐具,在颱風暴雨的日子裡,到處阻塞下水道而造成災情慘重的水患。

  至於免洗筷的製作運銷流程那就更為驚人:東南亞國家砍下竹林、木材→工廠加工成筷子→硫磺燻白或雙氧水漂白→烘乾→裝箱或裸露放置於船艙底運至台灣(蟑螂、老鼠、病菌滋生)→加工包裝→販售。整個過程未見消毒的動作。三月分彰化一位有機肥業者,在測試土壤酸鹼值時,臨時以免洗筷替代攪拌棒,赫然發現免洗筷呈強酸反應,且屢試不爽。另外筷子上常粘黏塑膠套商標上的工業用紅色顏料,如此經年累月地使用,不正像喝整桶的紅色油漆嗎?

  吃了一頓「免洗餐具大餐」之後,您到底吃下了多少毒素?又留下了多少公害呢?曾經因抑制肝炎流行而大行其道的保麗龍餐具,曾幾何時馬上被塑膠餐具及紙餐具所取代。而當有一天,人們錯誤地認為使用塗臘防霉的免洗紙餐具就是環保時,那麼每個月,光是大台北地區就會吃掉將近兩個青年公園裡的大樹,而全球也因人類濫用紙張,每周就會消失二千四百平方公里,大約一個盧森堡面積的熱帶雨林。這些現象帶來的是:溫室效應→全球溫度上升→極地冰溶→海平面上升淹沒沿海城市→淡水水源鹽汙染→乾旱饑荒……而這樣的惡夢是永遠不會消失的。

  儘管環保法源再多,宣導再多,但如果人類的生活態度仍然持續著「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迷思;只知標榜回收再生卻毫無實際行動;習慣於物質追逐與浪費而無法簡樸過日,那麼,當政府、企業及消費大眾無法共同建立「循環型的再生資源社會體系」時,地球的反撲就會更嚴重、更快速、更慘烈地在某時某地演出,而人類萬劫不復的命運也就更難以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