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論語看因材施教


台中福智學苑主任 李衍忠演講
編輯室 整理


  孔子對每一個學生的特徵非常了解,所以他才有辦法因材施教。

  以子路為例,他的特性就是「剛勇」,先講他「野」(指重實質而忽略文采)的特徵:孔子第一次看到子路的時候,他的身上佩著劍,孔子問他:「你為什麼佩劍?」他說:「如果對方是君子的話,大家可以好好來往;如果對方是壞人的話,我就可以用這個劍來提防。」孔子說:「根本不需要用這個來防,一個仁人志士是用『忠』跟『仁』來防的。」如果你是孔子,會不會看上子路這種學生?當然不會!我們會看上冉求、顏淵那種好學生,可是孔子正因為了解子路,所以才能夠取他之長。

  子路是一個性格很野的人,他的舉止言談很少琢磨修飾,這個也就是他的最大特徵。《論語》第二十四章「子路使子羔為費宰」,那時候子羔還很年輕,孔子就說子路是「賊夫人之子」。意思是:「你派一個這麼年輕的小孩子去當官,他一生的學習就斷掉了。」子路說:「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後為學?」子路認為,實地的學習經驗就是一種學問,何必一定要去求文采?在經驗裡磨練,就是一種學啊!從中我們看到子路的內心偏好是:我有實質內涵,並在生活學習、應用,這才是最實在的,何必管外在文謅謅的東西?因為他有這個特性,所以孔子就常常不斷不斷的跟子路講「學」的重要。

  在教學上怎樣才有辦法做到因材施教?有一個前提--你要了解對方是什麼「材」,如果不認識的話,根本無法施教。我父親是做木工的,他從小灌輸我這個概念:每個木頭的軟硬不同,有的木頭很重、很硬;有的木頭很軟,因為不一樣的材質,它的用途和作用就不一樣。舉個例子:古代做「樑」的木頭,要用上好的,不可用蛀蟲會咬的木頭。不同材質的木頭,就把它用在不一樣的用途上面去。

  當老師的也是一樣,要勸學生怎麼做時,也要先考量,注意這個人的特徵是什麼?然後在他的特質上面去調教,從旁調整他的偏差,引導學生走向正途。助人的過程當中也要注意:自尊心很強的人,千萬不要說會傷他自尊心的話,多用鼓勵的方式;一個自負的人,就常要明點、暗指,慢慢的,使他的自負心減少,千萬不要再給過份的獎賞,讓他繼續增長自負的心。

  孔子是一個文質兼容的人,他對每一個學生都能含攝,偉大之處就在這裡。像子路這樣「野」的人,孔子對他也是這樣直來直往。有次子路問孔子:「君子尚勇乎?」(一個人的習性,從他問的問題都可以看出來,這個妙吧!)子路好勇,他問的問題就是:君子是不是尚勇呢?因材施教就在這個關鍵上,如果老師夠了解這個弟子的話,不單是問答之間而已,如果你只是問知識性的問題,是很容易得到標準答案,但是要一個答案中幫助弟子提升的話,師長須了解弟子的性格、特質才行。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孔子讚嘆:穿著破破爛爛的衣服,跟穿得光鮮亮麗和貴族站在一起,不會自慚形穢的,大概只有子路做得到。子路就天天持誦這句,拿這個來勉勵自己。但是他這樣做也錯了,為什麼?因為他已經陷在一種自我陶醉裡面了,所以孔子指出:「是道也,何足以臧?」如果你今天已經做到,又何必時時把它掛在嘴上?言下之意,就是你還沒有真正做到!從以上的師徒對話,可以看出孔子非常了解子路這個人。

  子路為人質樸,有事不會藏在內心中,他一輩子跟著孔子,孔子也視他為左右手,師徒相契,是因為一個用心教,一個用心學。《論語》中還有很多不同的學生特質,孔子也用不同方法教導,每位弟子都各有不同的成就。

  我們的弊病有人點醒,才會進步,除了有人講之外,還要能接受人家的勸誡,如果一直朝著師長的話去修改錯誤的毛病,就有可能改善。否則會像躲在烏龜殼裡面當萬年烏龜,萬年都是烏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