鼴鼠,喊冤

◆編輯室 整理

  人被冤枉的時候,或許還有澄清的一天,被農民冤枉的鼴鼠,向誰訴冤呢?

  生態觀察家林青峰說,長年在土壤下活動的鼴鼠,憑著強而有力的前腳,撥開硬土、挖掘地道,田間若有一堆堆壟起的土壤,那是鼴鼠的傑作。披著一身絨布大衣的鼴鼠,在土裡鑽來鑽去,卻也不會沾到泥土。

  在土壤下活動的動物,尾巴通常退化了或只剩一點點。鼴鼠的短尾巴像個糯米腸,但有硬硬的鋼毛,具有重要功能:當鼴鼠靜止不動,尾巴翹起,鋼毛正好抵住洞口上方,可接收極微弱的震動;若感覺地面上有動靜,牠先保持鎮定,若接近牠,便往土裡鑽,然後逃之夭夭。愛鑽土的鼴鼠,外耳殼已經退化,外觀僅有小小的耳洞,林青峰說:「如果鼴鼠的毛沒有覆蓋耳孔,可能每天都要掏耳朵。」牠的視覺功能也已退化,嘴猶如鴨嘴獸,鼻端類似豬鼻子,擁有十分靈敏的嗅覺。

  提到嗅覺,林青峰想起一段養鼴鼠的童年時光。小時候住家附近都是農田,有些農夫以為鼴鼠偷吃作物的根部,氣得把牠打死或吊死。有一天,林青峰放學回家,看見一隻鼴鼠被附近的農夫阿伯吊在樹上,腳已腫脹,便央求阿伯將鼴鼠送給他。林青峰也以為鼴鼠吃菜根或蟲子,於是準備一個超大的箱子,裝滿了泥土,埋進了蔬菜。結果,快速鑽進土裡的鼴鼠,不吃蔬菜。查了百科全書才知鼴鼠不是雜食性動物,而是完全肉食,牠吃蚯蚓和昆蟲的幼蟲。原來鼴鼠是無辜的,平白受了酷刑。

  根據書上記載,鼴鼠的代謝快,一天的食量相當於牠的體重。家中沒有磅秤的林青峰,每天挖掘紅色小蚯蚓和黑色大蚯蚓後,趁著雜貨店老闆午睡或下棋不注意時,溜進店內幫鼴鼠和蚯蚓秤重,再趕快將牠們帶回家餵食。鼴鼠憑著靈敏的嗅覺,一下就聞出土堆中蚯蚓的所在位置,直奔一公尺遠的「佳餚」而去。

  因為每天挖蚯蚓、秤重,對小孩子來說也非易事,當鼴鼠恢復健康,林青峰便將牠帶到更遠的地方,「讓牠走吧!至少已為牠洗刷了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