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於滑鼠移動外

◆台科大畢業生 顏廷叡

 

  在參加「竹構築工作營」之前,我對於自己未來建築的方向,希望是朝向永續環保的設計,打造對於環境友善的綠建築,不過,我懷疑這真的是我心中的想法嗎?為什麼要對生態環境友善?是否是因應當下身處的環境議題,流於綠建築風潮下的一種迷思?我們愛護地球,只是希望環境不要反撲到我們平日的生活嗎?還是這樣的概念,能夠滿足我對於設計,力求創新欲望的藉口?

  現今科技發達,電腦運用對於我們這一代就如呼吸般自然,因此建築設計過程與方法也跟以前不一樣了。我們在電腦圖面上種植一棵樹也只在移動滑鼠的瞬間,我們太輕易就能設計出看似有那麼一回事,實則不切實際的建築,就像濕地專家張文賢老師所說:「我們只是在紙上畫畫而已。」

  然而這次工作營讓我們投入大量汗水,去建造一間涼亭。從自己動手取材(竹子、茅草)、加工到構築,都藉由我們的雙手去完成,而這些過程我們建築人可能都不曾認為這是我們份內的事,我們只要花一、二個小時建完涼亭模型就好,剩下的不干我們的事。透過勞動從中領悟一些事情,一些很瑣碎不知從何說起,卻極為重要的一些事實。這幾天的參與、親身的體驗使我內心更加踏實起來,才發現我們以前在學校的建築教育當中,忽略了那麼多東西,而且這些東西絕不是在電腦桌前所能體會的。

  我們這兩週建造出來的涼亭,是不是用竹子、茅草蓋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這過程當中,吸取所蘊涵著在地人文歷史的養分!原來永續的建築是指一種對於能被傳承與愛護的建築,一種我們以打造未來歷史建築的態度去設計和建造的建築,它傳承人民對土地的關愛與智慧,並且值得我們後人好好愛護與學習,這是我藉由這次工作營得到的一些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