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的有機勇士

──賴嘉副捍衛水源保護區

◆雲林 春耕



  阿里山茶,特有一股清香味道,深獲品茗者青睞,是炙手可熱的伴手禮。所以,光憑「阿里山茶」四個字就能銷路長紅,可是賴嘉副,阿里山隙頂的正新園有機農場負責人,堅持要採有機耕作。而從慣行轉作有機初期,產量逐年遞減,甚至賣不出去,但這位阿里山第一位有機先鋒依然咬牙力撐,因為位於茶園下方的達娜依谷是曾文溪的上游,也是水源保護區。

 

保土護水 抉擇轉型

  早期,賴嘉副和家人以慣行農法栽種茶葉,二○○八年參加農委會茶業改良場舉辦的「有機茶經營與管理訓練」,得知越高經濟產區的茶葉農藥殘留量越嚴重,阿里山茶居然是全台第二名,身為阿里山代表的賴嘉副,頓時成為同學嘲諷的對象。

  聽到「神農嘗百草,每日七十毒,唯有茶解之」這句話,賴嘉副才知道原來茶有解毒的功能,但能解毒的茶,往往因農藥化肥的殘留,竟然成為毒茶!一來為挽回阿里山茶的名聲,不希望自己家鄉的好茶、好咖啡掛上這樣的污名;二來,憂心位於曾文水庫上游的達娜依谷,被茶園噴灑的農藥滲入,污染水源,雖然個人力量微薄,但或可影響其他農友轉作,既保護土地,又可關顧兩百多萬人的飲用水,於是年輕的他下定決心轉作有機。

  正新園有機茶園海拔一千三百公尺,平均溫度21℃至25℃,晝夜溫差大,最適合茶樹生長,所以茶葉品質非常好。以慣行農法耕種時,每一季茶葉可收成兩千斤以上,轉作有機後首先面對的就是產量銳減、茶菁不漂亮,以及採茶工不肯來採茶,因為採茶是以斤論價,他只好調高工資,這又增加了成本。茶園管理也是門大學問,初期的有機茶園病蟲害多,茶葉一長出來都被避寨蛾吃光了,有一次阿桑來採茶,笑著對賴嘉副說:「你種有機,照顧得無葉只剩枝。」

 

別人越笑 越要做好

  突破種植困難後,最大的問題就是銷路。賴嘉副到展售農產品的「台北希望廣場」、各協會在風景點舉辦的展售會找出路,但是當時一般人對有機不認識,雖然他拿出有機驗證證書,還是難獲認同,因此一天所得連加油錢都不夠。不但親友嘲笑:「好好的東西放著給蟲吃,你的心量那麼大啊?這麼有名氣的阿里山茶不好好經營,跟人家學種什麼有機,頭殼壞掉!」爸爸也總是面有難色:「憑『阿里山茶』四個字就賣翻了,你跟人家作什麼有機?」

  茶葉賣不出去,經濟壓力強大,賴嘉副說剛轉作有機的那幾年都不敢帶老婆回娘家,有一年過年前,丈母娘打電話來,語帶命令:「為什麼這兩三年都沒來,過年不用回娘家嗎?今年要把小孩子帶回來讓我看看!」雖然了解丈母娘想念女兒、孫子的心情,但是身上連加油的錢都沒有,如何回去?最後只好硬著頭皮,向父親借了三千元帶太太回娘家過年。

  「那幾年最是艱苦,真是『進無路、退無步』,奇妙的是,每當我興起放棄的念頭,就有人來買茶,讓我暫時度過難關。」儘管經濟窘迫、親友反對,賴嘉副心裡只有一個念頭:自己從小經過那麼多事,沒有一件事做好,好不容易跨出有機栽培這一步,不想成為別人的笑柄,「別人越笑,越是要把有機做好。」他不後悔自己的決定,現在家人也漸漸接受他的做法。

  烏龍茶和金萱茶依著山勢整齊排列,最老的茶樹有近二十年歷史,其中有幾株沒了葉子,原來給避寨蛾吃掉了。避寨蛾、紅蜘蛛、浮塵子會在不同時間出現,「小生命也要吃啊!」賴嘉副對病蟲害不做任何防治,漸漸的,田間生態越來越豐富,他才了解這些蟲害有自制的能力。果然,到了第四年產量漸漸回升,原本快枯死的茶樹也逐漸復甦,更不可思議的是它們不怕病菌了,他有信心產量會不斷攀升。且因為不用除草劑,茶園滿地雜草,長得比茶樹還高,採茶之前得用割草機修剪,每次風災一來,山坡上慣行農耕的茶園常遭土石沖刷,而賴嘉副的茶園都安然無事,因為有機栽培涵養土壤水分,反而不怕土石流發生。

 

期盼有機 把臂共行

  如何做出有機好茶?賴嘉副向茶業改良場學習製茶技術,不論綠茶、紅茶、烏龍茶……都用心學習,現在已變成製茶的全能師傅,從生產、製作到銷售,樣樣難不倒他。除了種茶,他也在茶園旁邊種咖啡樹,因為氣候適宜,所以葉子油亮,紅紅綠綠的果子掛滿枝頭,夜晚還會有果子狸和白腹松鼠來飽餐一頓哩!賴嘉副也潛心製作有機好咖啡,二○一一年,他參加嘉義縣阿里山咖啡評鑑,在三百多位參賽者中得到十七名,這是很大的鼓勵。

  誠如賴嘉副所言,有機農友的辛苦不是種不出來,而是賣不出去。一位友人說:「家人本來都不喝茶,但參觀有機茶種植與製作過程之後深受感動,決定餐後泡一壺有機茶喝,支持有機農夫,家人也可藉此增進情感。」友人以行動支持,對有機勇士是最大的鼓勵。

  二○一○年秋,賴嘉副參加菩提道次第廣論研討班,每週從隙頂開車到嘉義市上廣論研討班,即使車程約一個半小時,他也不缺席,有一次颱風天他照常下山上課,沒想到多處道路坍方甚至封閉,繞路回到家已是凌晨三點多。這種精進精神,策發同學努力學習,不任意缺課,而研討班的同學也常在他有需要時,挽袖幫忙。互相扶持下,有機路不孤單,現在,親友也能認同有機的理念,當然,他有個更大的心願,就是阿里山區有更多農友轉種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