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的魅力


台中 芸愛


  兒童時期,每年在春耕之後,住在台中縣潭子鄉的二姨媽都會託人送一袋「油薯」給我們,母親常趁大灶尚有餘溫時,埋進幾個油薯當我們午后的點心,看著它們被燜熟後薄薄的、油亮的表皮,帶著淡淡的甜味,沾點鹽小心翼翼的吃著,我真的為它的名字著迷!總想著它神秘的身份!

  吃剩的油薯用麻布袋裝著堆在陰暗的牆角,避免日晒,以防長出據說有毒的芽眼。偶爾拿一兩個來煮湯、炒紅蘿蔔絲、紅燒或煮咖哩,都是盤盤精光,為什麼同是薯類,甘薯就沒這種魅力,大概是地瓜飯吃怕了。

  等上了初中的「博物課」,讀到根莖類植物的介紹,才知道我心目中的「油薯」可能是「洋薯」台語發音之誤,除了別稱「洋芋」,還稱為馬鈴薯,因其長相類似繫在馬頸上的響鈴,這又引起我一番遐思,這麼好吃,又有好名稱的植物,它的故鄉在哪兒?

  及長至成家,我還是經常買馬鈴薯,變換家中的菜色。民國七十五年左右,麥當勞速食旋風開始席捲全台各角落,那一包包剛離炸鍋的香脆薯條,沾著蕃茄醬,吃起來又享受又滿足,讓許許多多的西式飲食崇拜者,一想到香噴噴的薯條就垂涎欲滴。食品工廠也抓住流行風,推出各種馬鈴薯產品,諸如波卡洋芋片、波味洋芋、翹鬍子洋芋片、卡迪那等,有原味、有辣味,有的還有蚵仔煎的味道,商家賺滿了荷包,也寵壞了年輕人的胃口。我的孩子也趕時髦吃起各種美味的薯條,我則開始注意有關馬鈴薯的種種訊息,原來它也是家學淵源,還廣為各重要國家民生所倚賴。

  西元前六千年,游牧的印第安人採集安第斯山中部,一萬兩千英呎山上的野生馬鈴薯來種植。十世紀時,馬鈴薯被移植至西南美洲。殖民時代開始後,西班牙人將之帶至世界各地。當初傳入歐洲時農民認為只適合種在庭園,主要原因是發芽的馬鈴薯含有「龍葵素」,食用時會讓人有嘔吐及腹瀉現象,不過這種含毒品種已被淘汰。蘇俄人最喜歡吃馬鈴薯,稱之為「第二種麵包」,產咖哩的印度則稱為「萬事通」,不僅可食用,還拿來當黏著劑、漿糊,無往而不利。直到十八世紀馬鈴薯才傳入我國,但是以米食為主的中國人都當它是配角。

  世界上約有四分之三的國家產馬鈴薯,據統計年產量可以鋪滿一條繞地球的四線道高速公路六圈。馬鈴薯種類繁多,光是德國就有兩千多種,形狀、大小、色澤各異,常見的是表皮為土黃色的,偶爾可見紅皮種。有的還有特殊名稱,一種奇形怪狀很難削皮的稱為「使新娘哭泣的馬鈴薯」。美國的緬因州盛產馬鈴薯,每年七月舉行「馬鈴薯花節」選「馬鈴薯皇后」,可見馬鈴薯受重視及歡迎的程度。

  選購馬鈴薯時要注意表皮是否光亮、是否有新的芽眼?買回的馬鈴薯最好放在不透光的紙袋裡,攝氏七到十五度是馬鈴薯保存的最佳環境。小時候捧著熱騰騰的油薯躲在牆角享用時,我們就已經得到了啟發,現在的兒童天天吃著油鹽量高的洋芋片,可能都不知道馬鈴薯植株長成何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