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起溝通的橋梁

臺北 謝玉玲

  一日傍晚,我正忙著準備晚餐,國小五年級的女兒,興匆匆的跑來告訴我:「媽!學校這次親子書法展,我已幫妳報名參加,請妳明天中午來學校一趟好嗎?」

  「書法展!」我提高了聲調,「我已經好久沒寫書法了,妳怎麽沒問我,就自做主張幫我報名參加?何況就在明天中午,根本沒時間練習啊!」

  女兒委屈的說:「我認爲妳的書法寫得很好,妳可以利用今晚練習嘛!」

  手上的鍋鏟不停的翻攪,而往事也不斷的浮現腦海中。過去,我就是這樣一個擅自做主的母親,只要我認爲這活動是對孩子有幫助的,我不曾問過女兒的意見,便幫她報名參加,現在女兒的行爲不正是自己的翻版嗎?我降低了分貝,帶著歉意跟她說:「今晚我已經筋疲力竭,無法練字了,是否可以不參加?」女兒不發一語,默默的退出廚房。

  隔日早晨,一好友來電,我趁機將昨晚的親子對話與她分享。這當中我又進一步的想,去年女兒曾代表全校,參加北市國小書法比賽,不幸落敗,我曾極力安慰,並好言稱讚她一番,只要她不失興趣就好。這番安撫似乎奏效,今年她再接再厲,又獲得學校代表資格,此時正逢學校運動會,一併舉辦親子書法展,也爲下個月的正式比賽展開暖身活動。就在她最需要鼓勵與關懷的時刻,我爲了疏于習字,也怕丟人現眼,便以筋疲力竭爲由拒絕了她,或許她只是要我陪她走這一段路,增強信心。想想自己真是自私又殘忍。爾後若有任何困難或挫敗,我們溝通的管道必有障礙。

  友人懇切的勸我:「我覺得妳還是要去參賽,無論成績如何,這樣對她比較好,言教不如身教,這很可能是一個關鍵點。」一番談話,我已知如何抉擇,放下電話,把握所剩無多的時間趕緊練字,至少別寫得太難看。

  中午,女兒放學回來,我立即問她,是否已向老師說明我不參加了。女兒連忙搖頭:「我沒說,妳還是去一趟好不好?」原來連我的善變,也早已被她洞悉。爲了確定地點及時間,出發前我打電話至學校,而對方傳來:「活動是在上午舉行的,已經全部結束了,像您這麽熱心參與的家長,下次一定及早通知……。」對方表達的是濃濃的謝意,而我心頭湧上的是深深的愧意。

  餐桌上,攤了一堆書法練習字,我想女兒已目睹我準備參賽的心意,雖然錯失活動時間,但她明白,我放下手邊的工作,真心的想陪她走這一段路。她已明白我的用心,送我一個甜美的微笑。我們溝通的管道依舊敞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