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珍味 ——七月話蓮霧

編輯室

  蓮霧雖原産於馬來半島,卻是在臺灣將其優點發揮到極點。只有在臺灣,它粒大汁多,清甜爽口,只有在臺灣,它是水果賣場架上的珍品。

  蓮霧的自然産期原來是五月至七月,現在經由提早催花結果的技術,十二月至四月也可生産。早期的蓮霧原本粒小肉少,吃起來帶澀味,經由多年來蔬果、保溫等技巧的研發,生長劑、化肥的添加,成爲嫣紅美味的水果,「黑珍珠」、「黑鑽石」便是人工改造最完美的成果。它們滿足了消費者的口感,也豐滿了生産者的荷包。成爲有經濟價值的水果後,多數農友趨之若鶩。其中倒有少數農友顧及消費者的健康,願意承擔風險,以有機種植方式栽培有機蓮霧。本期蓮霧專題訪問陳月豹農友,由其種植的艱辛,更見有機水果的難得,也感恩生産者不計較成本,爲消費者、爲大地的付出。

  爲了鼓勵農友種植有機水果,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找到了李木村農友,從六棵蓮霧開始實驗轉作,到今天的一百多棵,這中間的互動往來有真誠,有信任,還有一群幕後代表消費者的義工們的支援,讀「六棵蓮霧樹的奮鬥史」一文,頗令人感動。 如何選擇蓮霧?爲什麽蓮霧會有裂皮?可以吃嗎?消費者對蓮霧恐怕有許多疑問,本專題以「蓮霧成熟時」一文解答一般消費者對蓮霧會有的問題。

  蓮霧早在三百年前即登陸臺灣,以前即使沒有蓮霧園,也常見它在農家庭院中,所以它已經成爲許多人童年記憶的背景,「五月的蓮霧」、「寂靜的春天」、「像霧又像詩的童年」,都是因蓮霧而勾起了往日情懷。

  蓮霧直接入口即是一大享受,沒想到有人利用它清淡的味道,將它成爲煮菜的佐料。感謝邱宗治教授、蘇美華女士提供蓮霧食譜,讓讀者見到蓮霧不只是水果,還可入菜的寬廣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