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古鑑選輯

仁民愛物

—德育古鑑「救濟類」學習引言

編輯室整理

  人是群体的動物,需要彼此互相協助、互相依賴,才能讓生命圓滿。在這互助的過程中有兩個內涵,一個是物質方面的互相協助,正如孟子所講的「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另外一個便是人與人之間互相依賴,進而互相學習,達到成長學習的效果。在《德育古鑑》中,救濟類佔了很大的篇幅,以廣義來說是「仁民類」,由親親而仁民,由仁民而愛物,以另一種說法就是利益他人的無害行,因此範圍相當廣闊,並不只是物質上去救濟別人而已。

  救濟類可分為二方面:一、是上對下的救濟,如擔任政治領導者對全國百姓的照顧。儒家追求成為士人,也就是希望有機會能為天下人服務,所以讀書人對治理國家之道一向很重視。如范仲淹年少時已有大節,貴賤、毀譽、歡戚等都不足掛懷,慨然有志於天下。二、是平行之間的救濟,也就是橫向的照顧與協助。為別人付出,也是屬於救濟的一部分。由物質方面的付出,別人得到救濟,自己也得到成長,這是因為在我們為別人付出的過程中就有一顆善心在其中,讓我們增長善良的本性,讓我們本來就具有的良知良能更開顯出來,最後也變成別人效法的對象。如袁了凡,在行善的過程中,心存利益別人,每日反省有無行善,更設製功過格,策發想行善的心,而善心更是日漸增長進而影響了更多的人。

  這個時代,我們最欠缺的就是發願利益眾人。我們的格局都不大,常侷限在日常生活的人事紛爭上,以致於眼界愈來愈短淺。一個有志向的人,應把眼光、格局放遠放大,最好的方法就是多看古代偉人的傳記,激發我們的心志,培養寬廣的胸襟。當有了遠大的志向,也要有實踐的動力,真心的去做才是實願,否則易淪為虛願、空談而已。唐朝玄奘大師至印度取經,走在一望無際的沙漠上,大風沙無情的考驗著他的心志,即使缺水缺糧、晝熱夜寒、枯骨成堆,他依然不畏艱難、愈挫愈勇,故在史上留下一句名言:「寧向西天一步死,不願東土一步生。」他所立下的願,寧死也要去實踐。一個真正有大志向的人,就是這樣實踐、成就的。

  凝望高遠目標,同時要從自身的立足點開步走。不是非得造橋、鋪路、印經書等才算好事,起心動念、一切言語動作皆可成為好事,不妨在每日就寢前反省自己有無做好事,至少日行一善。有人想了半天卻找不到半條善事,其實不是沒有而是不了解涵意才找不到善,例如雨天開車或騎車,路上有積水,只要存一念善心,稍微閃一下,以免濺到路人,這即是一善。所以處處可行善,且涓滴成河,莫以善小而不為。願意為他人付出、願意利益眾人的心念愈真誠,善行愈大,否則隨手簽一百萬的支票捐款,金額雖大,善念卻很小,十分可惜。

  一個人是否能成就大事業,端賴他實踐「願」的能力,謹記內心所發的願,並努力往目標挺進。能力並非成功的關鍵,而是在於內心想做的這份力量有多大。心力其實可以無限大,可以感動一個人,甚至震撼山河,只是我們現在的心力太弱了,現今要學的就是以「願」來成就猛厲的心。在我們的生命中立下高超的目標,並從身邊的小處著手。重點並非最後能不能成就大事業,而是當時所發的這一善念,已逐步走向成功。將終日為己盤算的這份心思,慢慢擴展開來,利益大眾,所以救濟類的故事就存有這種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