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續道德意志──世道家風

台北 謝慧娟


書名:世道家風
作者:山姆•雷文生著,吳惠民譯
出版社:華松出版社


  「為什麼我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厚的同時,精神生活卻越來越匱乏?」

  「在這樣的時代潮流中,我們所給予孩子的,究竟是什麼?」

  這是我讀完《世道家風》這本書之後,縈繞於心的兩大問題。


  作者的父母從東歐移居美國,他們家八個兄弟姐妹成長於紐約的貧民窟,在極端艱困的歲月中,他不知道應該擁有自己的床(越多人擠在一起睡覺,樂趣越多),也不知道肉丸是肉做的、麵包應該吃新鮮的(媽媽說變味的麵包對我們較有益),他不知道做功課需要一個安靜的地方(我們兄弟習慣晚上圍著餐桌一起做功課,一團喧鬧,彼此干擾,也互相糾正幫忙),也不知道父母不應體罰小孩(聰明的大自然把母親的雙手塑造得正好適合小孩的屁股……父親不加責打的小孩若非覺得父親對他不關愛,就是覺得他不是他真正的親生父親)。

  如果讓現在的兒童心理專家評估他們的童年生活,專家可能斷言他們所受的教養方式都不對,鐵定留下精神的創傷。可是為什麼他們記憶中的家庭總是那麼親切溫暖?看似一無所有的父母,真正給他們的是什麼?

  吃沒有肉的肉丸、變味的麵包,是辛酸;可是,有一個用全副心力給出這些食物的母親,是幸福。媽媽在給他們吃這些食物的時候,這麼說著:「吃吧,心肝寶貝,吃吧。」她的手撫著心口表示食物的源頭-她自己。作者寫道:「她給予我們溫飽,即是一種愛的表現,一種最純真的愛的滋潤。」其實我的母親也是如此,每天不到五點就起床,為我們四個兄弟姐妹準備早餐和便當,菜色日日變化。這工作十幾年如一日,她總說用隔夜菜做便當不利健康。年少無知的我,兀自羨慕沒帶便當的同學可以到福利社買麵吃。直到聽鄰居說起她兒子的老師,因為工作忙碌,每個月要向菜市場攤販訂購一千多個的水餃。一家人共進晚餐,吃豬肉水餃;隔天早晨孩子的便當,帶蝦仁水餃。第二天,換成干貝水餃、鮮魚水餃。再來還有玉米水餃、雞肉水餃……這可能是個酷愛水餃的家庭,但也因為這個對比,四十歲的我,才了解母親當年料理三餐的勞力與勞心,只是,她從不曾說過。

  沒有一個孩子喜歡被體罰,可是到頭來孩子們都了解,在那樣艱難的生活環境中,家庭的道德標準必須高過街上的道德標準。他的媽媽說:「你不是在街上,而是在我們家。這裡不是地窖,也不是彈子房。在這裡,我們的言行舉止要像個人,不要像動物。」孩子從父母的潔身自愛和嚴格家規中學到,活著不僅只為了求生存,而必須是「有尊嚴的生存」。現在,我們的生活不一定會面臨那麼嚴酷的貧窮,但是我們面臨更多的誘惑與混亂。做父母的要有多大的勇氣與前瞻,才能在拒絕孩子的要求或處罰孩子的時候,像作者的父親那樣說出:「我不管你現在對我有什麼想法,我所關心的是二十年後你怎麼看我。」其實,看看今天社會的物慾橫流和人欲放縱,「家庭的道德標準必須高過街上的道德標準」這條家規似乎更值得提倡。

  猶記得自己念小學的時候,班上同學還不是人人有鞋穿,所以除了過年的紅包,要收到禮物極其稀有。可是等到我們為人父母時,也和作者一樣,我們的孩子已經成為「人類歷史上禮物最豐富的一代」。也許是以前匱乏怕了,不管是阿公阿媽,或者叔伯姑姨,大家那麼熱情的不斷給孩子買衣服、鞋子、玩具、卡通錄影帶,多到足以在百貨公司開設一個專櫃。也看過任職公司高級主管的父母,給心愛的女兒買髮帶,一買五十條。從國外深造回國的父母,深怕孩子「從小輸在起跑點上」,家裡講英文不夠,還購置一套十幾萬的兒童英語教材擺在保姆家,讓孩子日夜薰陶。但是孩子必須一週五天待在保姆家,父母才能「擁有自己的生活」。

  「愛」是禮物可以取代的嗎?是限時限地才給予的嗎?作者說他是在「愛沒有排定時間表的環境裡長大。愛和處罰一樣,當情況有需要的時候它就會出現……愛交融在日常生活當中,從來不必宣告;它存在於感覺之中。」但現代的孩子很可能只有週末-甚至是電視節目的廣告時間才能得到父母的關愛。一位幼稚園長告訴我,他們學校大多數的學生家裡是全家人眼睛盯著電視共進晚餐的。

  所以,我們給出的究竟是什麼?
  
  「我們所給的東西是不是拿來做為父母的替身?我們所給的禮物是不是用來代替我們的現身、在場?我們給東西是不是因為我們不願意挪出時間、分出自己、或是付出愛心?我們是否在討好孩子,談交易,或是收買他們的感情?」作者如此自問。他的母親當年必須抵抗外面「不好的環境」,現在,他和妻子卻必須聯手抵抗外面「較好的環境」,以免給孩子太多,反而害了他們。

  今日我們所處的世界,比之本書出版的一九五○年代,更趨向價值崩解的狀態。成人茫然,孩子更茫然。如果內心沒有依靠,我們很容易淪為「消費動物」,用消費來獲取最迅速的滿足,以及「我擁有許多」的幻覺。而我們是不是正在把這種生活型態「遺傳」給下一代呢?在這種焦慮中,我很高興讀到書中以猶太人的古老傳統所提出的呼籲:「除了一些世俗的東西之外,做父親的人還必須把『道德的意志』傳續給子女,目的在傳授他個人價值觀的最後總結……孩子們不一定要奉行,但要鼓勵他們善加思考。」

  一生從事教育工作的作者也強調:「孩子不是只有心智需要接受教育,他們的心靈更需要。」當我們汲汲於讓孩子學英文、理化、作文、小提琴、鋼琴、長笛的同時,我們有沒有同樣熱衷於培養他們幫忙家務、與鄰居分享、互助、愛護植物和小動物、尊敬長輩、為他人著想?甚至,我們自己有沒有如此的實踐呢?

  我相信作者所說的:「每一個降臨這個世界的嬰兒,都帶著傳達給人類的信息。在他緊握的小拳頭裡有某個尚未顯露真貌的真理……我們這些年歲較長且自命較聰明的人,必須找到鑰匙來開啟他親自帶來的祕密。這個鎖不能憑蠻力打開……我們必須給他一個適當的成長環境,以便他能在完全的自我實現過程中,欣欣然傳送出他的信息。」-很高興因為讀了這本書,而對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有了更開闊的視野,更長遠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