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做環保 台中 顏妙如 記得在民國七十八年時台北市推動垃圾分類,設計了三種不同的外星寶寶來區別,那是我接觸環保工作的開始,在學校門口就放有三個外星寶寶,於是就帶著學生開始做環保,進而連學生參加科展的題目我們都選擇「廚餘堆肥之再利用」,從此即開始展開我的環保工作,所以人家都稱我是一個「環保主義的推動者」、「環保尖兵」。 * * * * 這一路行來已可看見我對「環保工作」的認真執著,走入社區辦講座,推動環保理念,是我經常在做的事,大家也都認為我是一個環保的推動者。直到有一天,有人直言的質疑我的飲食選擇方向,發現我不是一個真正有落實在生活中的環保者,這指責給我的震撼很強烈,但是也才促使我認真的去思考飲食與環保之間的關係。因為不服輸的個性,所以翻閱了很多的書籍,查閱了很多的資料,才知道原來他的質疑真的沒錯,因為台灣的環境污染來源中絕大多數是來自養殖業及畜牧業,一隻豬的排泄物相當於四個成年人;一隻牛的排泄物量相當於六個成年人的排泄量,每吃一口肉都是間接的加重整個大環境的污染,每生產一公斤動物性蛋白質所耗用的原料是生產一公斤植物蛋白質所需原料的十五倍,若再加上資源的浪費,就更無法計數了。到這時,我必須承認我是一個破壞環境的兇手,如果我吃的食物與環保是相違背的,就不能說是一個環保尖兵了,於是我從飲食習慣改變起,我選擇素食,不吃肉類,並且把這理念告訴周圍的人,學生聽完後通常可維持一週的素食。 * * * * 在以前,我喜歡吃各式各樣的路邊小吃,但改為素食的一段時間後,朋友們突然發現我的皮膚變得有光澤,自己有了這樣的收穫後,看到女兒同學的媽媽深為滿臉青春痘所苦,於是建議她改吃有機無農藥的蔬果,數月後真的看得出效果,她非常的感激。從這件事情上,深深體會到環保不僅從生活中做起,也要飲食中做環保,支持有機、無農藥素食更能促進健康,我更告訴學生家長,當小孩感冒發燒時,體溫超過三十八點五度就要送醫了。根據科學報導:有機無農藥蔬果中含高能量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力,而若身體處於低能量中,免疫力降低,就容易感染疾病。在病毒風暴中,我並沒有像一般的媽媽阻止小孩參加很多活動,而我所採取的方法是讓他們每天早上喝一杯精力湯,並多吃有機無農藥蔬菜,讓免疫力增強,這樣即使仍被病毒侵犯了,身體有能力抵抗,這些就是我的生活哲學。 * * * * 在我參加過有機農場體驗營後,親自參與有機蔬菜的栽種及拔草,才知道農村生活的內涵及農友的辛苦,而且有機農業是環保農業,例如:有機堆肥的製作材料中,有從海藻提煉的海藻精,有取自外島的海鳥糞,因為其中富含氮肥,有花生殼,這些都是廢棄物再利用,有效利用有機質,對於病蟲害,就以種植薄荷、香茅來防治,不使用農藥,所以河川水質、土地不會被污染,因此有機農業是環保農業,它讓我們的陽光、空氣、水更好。 * * * * 最後引用美國西雅圖酋長的一段話:「我願意,我真的願意當這生命網中的一員,人類並不擁有這生命網,他也不編織,他只是其中的一根經緯。」我很願意跟萬事萬物和平共存,因為我們要造成生機,而不是走入危機。我誠懇的呼籲家庭主婦們,不要再重演我的糗事。甚至於男士們,也可以教家人應如何買菜才能得到健康,這是我們共同努力的課程,願大家一起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