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子之道


  宋朝有位德行清高的人名叫呂希哲,他曾說:「一個人內無賢明的父兄督促,外無嚴格的師友指導,能夠有成就的少之又少。」呂希哲起初和程頤一起跟著胡瑗學習,他比程頤小兩歲,經過觀察,他發現程頤的學問深邃縝密,非他人能比,便非常恭敬視之為師。程頤、程顥兄弟世人並稱為二程子,為宋朝知名理學家。呂希哲外有良師益友,而其父親為呂公著,祖父為呂夷簡,三代人皆以德行著稱。呂公著曾說:「修養德行的要領首先是學習,學習多了,日積月累,就達到了光明開闊的地步,一天比一天好,使國家能達到大治。學問是推動一切的根本。」典型在夙昔,呂氏父子之言猶如暮鼓晨鐘迴響於歷史的長廊,而其「家庭教育」更可視為成功的典範。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就像植物的根一般。福智文教基金會副總幹事賴錫源先生,熱心推動德育,他曾以自身的經驗告訴基金會的老師:小時候他的家境雖然優渥,但是他每天一定幫父親洗腳,從中學習待人處事之道。聽了他的故事,基金會的老師深受感動,紛紛效法,也回家為父母洗腳,洗過方知學問大,台北妙慧幼稚園陳淑慧老師說:「在幫媽媽洗腳前,其實要有一些心理準備,不是只為了減除她的疲勞而洗腳,而是想到:自己沒有什麼可以報答媽媽的,難得媽媽願意給我一個報答的機會,所以是用很慎重的心去幫她洗,每一次的洗、搓、指壓,以及最後的擦拭乾淨,不留一點點濕。」

  洗腳活動也流傳到許多校園,北縣永福國小蔡秀媛老師在今年母親節時,也引導學生進行這項活動,孩子們回家後用心地為父母洗腳,家長們也感動地給予回饋。蔡老師看了收回來的學習單後,心中生起的是無限的慚愧:「推動德育以來,一直教導孩子要孝順,自己卻不如學生。」學生回家都幫自己的父母洗腳,老師怎可不以身作則?於是蔡老師付諸行動,提起勇氣跑去問媽媽:「讓我洗腳,好嗎?」洗腳,不只是父親節或母親節偶一為之的「禮物」,人人、日日,都可以做!福智之友本期推「洗腳」專題,願與天下為人子女者共勉。

  本期「環保萬象」告訴你:當你換上一件T恤,穿上的竟是棉花的美麗與哀愁。一件T恤用掉近六十克的棉花,全球為了栽種棉花,用掉的農藥佔全世界用量的一成!買衣、穿衣,是一件平常的事,讓我們來看看這個平常的背後,有著多麼不可思議的內幕。文中舉例的T恤,成份一半是聚酯纖維,一半是棉質。聚酯纖維在加工前,僅是數湯匙的石油,買了這件T恤,我們就成為啟動鑽油台鑽石鑽頭的推手之一。而製造聚酯纖維時會釋放出本身十倍重的二氧化碳,是干擾全球氣候的幫凶。

  我們處在地球村內,任何一個動作勢將影響全體。不要小看自己,就像買一件T恤,結果和這麼多事情產生連結,正視我們的消費習慣,重新反省日常的食衣住行,你會發現小人物可以為大地做的事情,其實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