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農友大團圓

台北 子軒


  經過多年的經營與努力,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在今年四月正式通過農委會的認證,並於九月授證,成為第三家合格的有機驗證單位。截至十月底為止,已有二百三十二位農友通過或正在申請慈心驗證,他們的耕作總面積約為二百七十五公頃,以驗證總面積來講,在台灣排名第二。

  今年農委會於九月十五日重新公告有機農法,慈心基金會因應新法也修改了一些規定,因此需要找個機會告知農友。於是,基金會分別於十月中、下旬,分北中南三區邀請各區農友舉辦聯誼會,除了傳達新規定,也藉此讓農友群聚一堂,進行經驗分享與技術交流。

  這是第一次舉辦的聚會活動,約有一百四十位農友撥冗參加。有機農友平時忙於農務,很少有機會碰到那麼多同道。所以,這次的聯誼會,簡直像舊日過年時的大團圓,大家從四面八方趕回慈心這個大家庭,有的還帶著大包小包的土產和大家分享,而慈心義工則從一早就張羅、招呼,北區的中餐還由桃園里仁店把每位農友的產品精心調製成歐式自助餐,隆重溫馨中原本彼此不甚熟悉的農友也親切得像一家人一樣。

  農友能夠在這樣短的時間內旋即融入,除了因為有很多共同的理念與話題,還多虧驗證義工用心的設計。他們用多媒體介紹農友和他的農場的同時,插播了幾句生動的旁白,妙語如珠,所以大家下課都還記得「你家農場三個人加起來二百歲!」「他家的田裡有鳥蛋。」「哦!把雞放牧在田裡的原來是你。」

  對年過半百的農夫而言,拿筆比拿鋤頭重,但當義工談到新的有機農場經營規則,他們可是認真地填表格、做記錄。驗證義工宣達農委會已經取消「準有機」這個等級,如果不能全程做有機的農友就要考慮是否還要繼績下去。令人感動的是,慈心的農友對此事的抉擇毫不遲疑,當然是繼續做下去!至於新加入的有機農友,他們的農作物則以「轉型期產品」上市,他們要利用這兩、三年的轉型期間,淨化土地、學習技術並加深理念。

  有一堂課由董時叡教授主持,進行經驗、技術雙向交流。原本靦腆的農友,難掩拿起麥克風的不自在,不過講到各自的本行,漸漸渾然忘我,暢所欲言。八十幾歲的林阿溪農友毫不藏私地談他如何把稻田整平與選種的技術,他還甚至到大陸觀摩如何種稻。自從他改種有機以後,地變得鬆軟不再龜裂。下課時,馬上有年輕人向他討教。來自花蓮的康老先生種稻經驗老到,防治蟲害很有一套,趕鳥的行頭更是千奇百怪。他把廢棄的競選旗幟、光碟片、易開罐掛成串,懸在空中,光碟會反光,易開罐摩擦出聲,聲光效果,雙管齊下。他一邊說,一邊興奮地比劃,大家也都跟著哄堂大笑。

  分享者不乏初嘗有機栽種苦果的農友。例如:陳文富就說,老鼠會在他的田裡開會,甜椒被咬得沒有一棵是完整的,周遭的過來人馬上給他打氣。種鳳梨釋迦的郭秀娥提出了種有機果樹的摸索經驗,糗事連連,逗得大家笑中有淚。最後,她拋出介殼蟲的頭痛問題,永豐餘的農場主任馬上提供她一個微生物防治的新配方。可愛的是,這個主任突然想到這個配方慈心驗證不知是否允許,於是又馬上拋出問題來向驗證義工求證。對談中,彼此坦承,互動熱烈,從頭到尾沒有人閉目養神。

  說起行銷問題,實在是大家共同的痛。好不容易種出來的有機作物賣不出去,怎麼辦?這下真的是大家互吐苦水。來自桃園的黃朝廷說遇到慈心以前,他的有機菜賣不出去,所以長時守在菜市場,因此可以自封為「市」長──菜市場的市。以前菜賣不出去,他太太老是唸他種有機自找麻煩,現在又常唸他為何那麼晚才碰到慈心,大家一聽不覺莞爾。去年稻米大豐收,有機米滯銷,銀川稻米產銷班怕米腐壞,只好忍痛以一般米價出售。花蓮的康天德如何處理滯銷的問題?他把賣不出去的木瓜轉贈孤兒院、老人之家,藉機作善行。

  今年南部水果又逢盛產,可是里仁銷路有限,芭樂、荔枝、鳳梨供過於求,農友甚至主動提出降價求售,如此總比賤價賣到普通市場要好。林林總總的苦水,引得負責南區里仁的林常如說出處理有機農產品的曲折與用心,並說明目前正朝食品加工方面去試探。農友聽到里仁背後的努力,臉上現出諒解、感恩、相惜之情。儘管產銷的問題一籮筐,但是里仁店一家一家的開,足見消費者對里仁的肯定。農友對慈心有信心,也有期許。

  因為有機農業是預防醫學的門檻,慈心為了環保、健康、光復大地、慈心護生的理念,誓與有機農友一起奮鬥,也努力帶動消費者加入支持的行業。如果大家誠信互助,一定能面對WTO的衝擊。在這場真誠互動、熱烈溝通的聯誼會後,大家都有充電的感覺,相約下次再見,各自回崗位繼續奮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