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 添新生力軍 —「國小版生命教育優良教學設計甄選」頒獎典禮紀實 編輯室 社會迅速變遷,網路高度發展,物質享受多了,但人卻疏離了,自殺、詐騙、傷害……社會問題層出不窮,一切的矛頭指向教育問題,生命教育的推動已是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教育部為鼓勵各學程的老師將生命教育融入七大學習領域,落實在教學上,廣徵有實做經驗的優質教材,這件彙整的工作就委託一向戮力推廣生命教育的福智文教基金會。 福智文教基金會接下這個任務,分兩個管道進行。一則拜訪各公益機構或文教基金會,徵得其同意,挑出好教材與社會共享。再則舉辦教材甄選,依「人與自己」、「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三大領域,分別取出優勝前三名及佳作各十二名,予以獎勵,並將其成品納入共享資源,彙集成冊。甄選時間自三月二十日至五月十五日,共計收到二百零二件作品。畢竟關心生命教育的老師不少,這個社會還很有希望。 基金會敦聘生命教育專家學者及具多年推動經驗的國小校長、主任、教師擔任評審,經過初選、複選、決選三次評審,挑出各領域上上之選,於 六月二十日 公布得獎名單, 六月二十六日 在福智文教基金會頒獎。 頒獎當天,來自各地的得獎人紛紛到場,有遠自花蓮、高雄而來的老師,有人無法出席,請白髮皤皤的老父代領。這些老師的平均年齡在三十歲上下,有的看似大學生,讓一旁的義工看得非常欣慰。熱心生命教育的新秀輩出,接棒有人啦! 基金會董事解典衛先生開場白裡直指生命教育需要時間內化,現代家庭、社會教育的功能式微,所以老師的角色更加吃重,至誠邀請大家共襄盛舉,推動教育界的希望工程。 訓委會何進財常委代表教育部蒞臨指導,說到逆境打擊、憂慮焦著對鍛造生命的韌性必不可少,深勉老師要營造環境,幫助學生正面思考並就近取材,認識校園裡的動植物,帶著學生從自然界中去學習成長。他用一窩小狗的成長當做生命教育的題材,生動有趣,全場笑聲頻傳,無不佩服他的觀察入微。他從認知心理學去詮釋每一個行為都有原因,但觀念決定一切,只要給予正確的知見與鼓勵,必可導正。 接著請四位評審代表講評。現任「生命教育推動委員會委員」暨課程組召集人、台北縣積穗國中李玲惠校長說到這些入選之作,評審們每一樣至少都細看五遍以上。她提醒老師們動機引導和情境布置是成功教案的關鍵因素,例如,她的學校為了要體驗盲人的不方便,實驗過矇著眼走多遠才會生起無助、害怕的心—至少要五十公尺,而且中間還故意布置椅子、水桶等障礙物,才能有撼動效果。可是有人沒有注意到這些細節,就依樣畫葫蘆,學生不但無法生出感動,反而覺得很好玩,教學效果當然會打折扣。 李校長也提出一個實做的案例證明,只要有心,生命教育的題材處處可得,即使蓋一棟大樓也可以成為生命教育的題材。想當初她接了一批失親的中輟生興建學校,這批學生由於幼兒時「口腔期」得不到滿足,營養午餐時一開始是狼吞虎嚥的吃相,可是教到後來可以斯文地吃,離開餐桌前還會把椅子擺好。蓋學校大樓前,她帶著學生到即將施工的草地上聊天,學生想想隔天就景物全非,不自覺地告白曾在這兒藏一根煙,在那兒幹些什麼糗事。接著看它一磚一瓦的平地起高樓,學生了解「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意涵。拆模板前,技藝班的老師帶著學生煮飯請工人吃,以示感恩與敬重。落成時,她覺得這是敦親睦鄰的好機會,便跳過一般的剪綵儀式,而是帶學生搓湯圓,邀請地方父老看一齣野台戲來「酬神唱戲」。這是「人與社會」的實際教材,社區的人有被納進這個學校的感覺,自動會幫著看頭看尾,也就不用擔心學生會跳牆出去玩了。 屏科大的胡若瑩 教授說,看到這些精采作品,就很羡慕小學師生的密合度高,她現在上大學生的課,重視專案,有教學壓力,而且師生之間的互動密度也不頻繁,所以生命教育要從小播種。她提出「人與自己」的幾個精采教案,讓她挑燈夜戰,欲罷不能。 胡教授舉謝明潭老師的「總有一天等到你」,講生老病死的真實性與必然性,活動設計豐富,從觀察到角色扮演、影片觀賞、進而參訪養老院,參訪前交代學生和老人家互動要注意一些什麼,用心到鉅細糜遺。又如新竹黃道遠 老師把自己對祖母的追思化為教材,引導學生對老病死的認知及家人應如何莊嚴地面對此事,並由「有你真好」的影片啟發學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情操。這些教材有的引領孩子尊重生命,關懷老人,有的教孩子學習現實社會中,殘而不廢的典範,有的甚至是實做的成品,令人讚嘆! 花蓮師院的劉聖忠 教授,談到自然科的領域中做生命教育還要克服「專業」,當今很多問題的根源在科技,寫起來頗具挑戰。教案是複製經驗的藍圖,老師要站在學習者的角度去寫,才能營造生命的感動, 張雅芳 老師的「我的動物朋友」在這方面很成功,她把小動物的感情具相化,領著低年級的孩子去感受小動物的心情,提升孩子的同理心。 另一評審彰師大 紀潔芳 教授因事未到,她的心意卻未缺席,司儀轉達她的評語。她讚美所有得獎者的教學資源都非常豐富,學習單有創意,有實做過、就近取材的教案是有生命力的,而且非常符合時代的需要。 李姿儀 老師的「現代屈原」就是一個代表,這是她配合端午節推出的一個實例,引導對「自殺」的省思,頗具創意,再以「用腳飛翔的女孩」對比,激出對生命的熱愛。 總而言之,這些得獎作品不但設計用心,而且創意點子多,引起動機,環環相扣,有的是親身經歷,細膩具體。既然這些優質教案是用心、真誠去揣摹過的,那如果以此當藍圖,再加上使用者熱力催化,消弭下一代的冷漠與偏差就變得更有可能。這是關心生命教育,跑來觀禮的人所雀躍、期待的事。所以說這不但是一場頒獎典禮,更可以說是關懷生命教育新舊兩代的經驗交流,頒獎樂音結束,大家在互勉聲中道別,各自回崗位,繼續去發光發熱。 註:如欲欣賞這些得獎作品,請查閱教育部生命教育學習網。( http://life.edu.tw ) 「國小版生命教育優良教學設計甄選活動」得獎名單 ※人與自己 名 次 作 者 教學設計檔案 第一名 高雄市加昌國小 方珮玲 生命探險隊 第二名 台北市社子國小 蔡錦美 生命的旋律 第二名 屏東市信義國小 謝明潭 總有一天等到你 第三名 台南師院資訊教育研究所 徐文敏 我是大富翁 第三名 花蓮市北濱國小 林品萱 生命的微笑 第三名 台北市玉成國小 楊百裕 人人人上人—單腳跨越無手障礙 佳 作 彰化縣萬興國小 張淑佳 天使的翅膀 佳 作 高雄市東光國小 李姿儀 現代屈原 佳 作 新竹市載熙國小 郭白娟 鍾愛一生 佳 作 高雄市加昌國小 蕭淑慧 生命三部曲 佳 作 台北縣同榮國小 甘光耀 窗外有藍天—我的生命之旅 佳 作 嘉義縣仁和國小 王思梅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人與社會 名 次 作 者 教學設計檔案 第一名 新竹市虎林國小 黃道遠 阿媽,有你真好 第二名 雲林縣僑真國小 連國強 發現幸福串行日記 第二名 台北縣江翠國小 劉翠薇 種善種愛種春風 第三名 台南市協進國小 劉惠貞 擁抱母愛 第三名 高雄市新上國小 鄭屹希 超人氣夢工廠 第三名 台南市協進國小 徐櫻芬 甜蜜寶貝俏媽咪 佳 作 台北市新和國小 吳尚達 浴火赤子心 佳 作 新竹縣六家國小 余媛宜 殘缺之美──完整的愛 佳 作 嘉義縣大鄉國小 陳月珍 滿載愛心到聖心四部曲 佳 作 台南縣白河國小 蕭敏華 把愛傳出去 佳 作 台南縣培文國小 陳美燕 我的妹妹聽不到 佳 作 桃園縣龍源國小 羅玫玲 不一樣的天使 ※人與自然 名 次 作 者 教學設計檔案 第一名 台北縣天生國小 張雅芳 我的動物朋友 第二名 台北市東門國小 劉如芬 認識你真好 第二名 高雄縣文賢國小 李同立 生命樂章—小鳥悲歌 第三名 台北縣自強國小 何雅芬 讓我們做好朋友 第三名 台南縣新進國小 吳宜芬 我的美夢花城 第三名 花蓮縣光復國小 黃建智 趣味生命樹 佳 作 高雄市翠屏國小 莊惠慈 垃圾變黃金 佳 作 高雄市港和國小 劉育豪 我的親親小樹 佳 作 新竹縣六家國小 余媛宜 原始的重生—生命再現 佳 作 台中縣大元國小 楊玉燕 愛的小花園 佳 作 新竹市大庄國小 許慶恭 小心毒蘋果—食品添加物 佳 作 宜蘭縣大湖國小 吳智愷 傾聽動植物的聲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