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成樂敗


  燕相薛瑗,持重權,立心褊仄。見人有得,如己有失;見人有失,如己有得。人有才能稱譽,疾之如讎。生子皆盲聾喑啞、傴僂顛覆。後遇公明子皋,教以洗心滌慮。盡易前非,幸存一子。

譯文:

  燕國宰相薛瑗,把持朝中重權,但他心胸狹窄,想法歪曲有偏頗。看見別人得到好處,就好像自己失去什麼,看到別人失去什麼,就像自己有所得到。別人有才能、好名聲,他像嫉妒仇人一樣。薛瑗自己生的兒子都是瞎子、聾子或不能說話,或者是駝背走路常跌倒。後來遇到公明子皋,教導他修除雜亂、不好念頭的方法,把以前的錯誤都改掉,因此才能僥倖留下一個兒子。


勿發惡願


  閩將吳某,將向晉安,新鑄一劍甚利。瀕行,禱於梨山廟曰:「某願以此劍手殺千人。」其夕,夢神謂曰:「人不可發惡願!吾佑汝,使汝不死於人手。」尋敗績,以此劍自刎。

譯文:

  福建有一位姓吳的將領,準備攻打晉安,剛鑄成一把非常銳利的新劍。出發前際,到梨山的廟宇祈禱說:「我希望能以這把劍親手殺掉千人。」當天晚上,夢到神明告訴他:「人不可以發出惡願!但我還是會保佑你,使你不必死於敵人之手。」結果,這位將領打了敗仗,用這把劍自殺了。

按語:

  先輩有云:「見人得意事,便當生忻喜心;見人有失意事,便當生憐憫心。皆自己真實受用處。」一個人若能見他人成功,替他高興;見他人失敗,心生憐憫,這才能對自己德行修為有真實幫助。可是我們往往見人得意時,心懷嫉妒;見人失意,暗自高興,以年終獎金為例,他人若得到比自己多,就心懷嫉妒,想他有那麼好嗎?憑什麼領得比自己多?若看到他的年終獎金比自己少,則暗自歡喜,認為他比自己還差。其實,這種心理對別人一點影響也沒有,可是對我們自己來說,影響卻是非常大,徒自壞了自己的心性修養。

  燕相薛瑗一向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看見人有所得,好像自己失去;見到他人失去,就如同自己得到一樣;結果,生子皆盲聾瘖啞身體殘障。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麼自己做惡會報應在子孫身上呢?儒家向來有「父債子還」的觀念,把後代看成是自我的一種延伸,因此祖先若是造善業,子孫會比較昌盛;如果作惡多端必定會禍延子孫。這想法不一定正確,但卻會讓人重視自己的行為,因為如果希望子孫昌盛自然就不敢做壞事,這種概念至少有讓社會穩定的效果。

  薛瑗後來幸好遇到公明子皋教他洗心滌慮,他也願意痛改前非,總算勉強保住一個兒子。他能這樣改過遷善頗為難得,大部分人在挫敗時,總是希望有人安慰、鼓勵,證明自己遭遇不幸,非己之過。薛瑗失敗之處,在於沒見到自己的問題,才會對別人有才能聲譽,嫉之如讎。這是一種比較、嫉妒、輕毀的心態,是一種抬高自己、壓低對方的傲慢心。然而一連串的挫折、打擊,終於讓薛瑗願意虛心接受公明子皋教誨,從自己心性修養著手,來改變自己的命運。

  所謂得「傲慢心」,並不一定表現出我很行,我很厲害;當別人失意時,生不起憐憫心,反以高姿態面對他人,這也是傲慢。人愈傲慢,愈容易誤判及扭曲事情的真相,對於他人的告誡不容易接受。薛瑗原是有高慢心,但是他遭遇到太多的挫敗,這些挫敗降服他的慢心,使他願意謙卑、低下,所以當公明子皋教誨他時,他就願意反省改過。反觀另一則故事,閩將吳某正處於成功順利當中,趾高氣揚、得意忘形。當他要出征前,禱於梨山廟,廟神雖已暗示他不可發惡願,可是他聽不進去,神只能保佑他,不讓他死在敵人之手。

  為什麼薛瑗聽得進公明子皋的勸導,而吳某卻連神明對他的勸告都聽不進呢?關鍵點在於這兩個人的人格特質不一樣。薛瑗內心具有想要改變自己,追求心靈提升的特質,只是沒有抓到正確的方向,並不知道自己的想法行為偏頗。所以,在他遭遇困境時,願意去尋求改善的途徑,當遇到有人願意教他,馬上就能謙下學習,盡易前非。而吳某一心只想功成名就,沒有想要道德修為,所以即使是神的勸告,也發揮不了作用。禱於梨山廟,只是找神幫他達成願望,若這個願望沒達成,是這個神不靈,並非出自一種請教的心來祈禱。如果吳某有追求內心提升的特質,當他失敗時,想到神說「人不可發惡願」這句話,就會重新思考問題,淨化自己的內心,然而他不具這個特質,也沒打算向人請教,失敗了就覺得沒臉面對世人而走上絕路。所以,內心追求的方向是否以心性修養淨化為主,也決定了人生的禍福果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