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行善,功不唐捐

高雄 陳瑞貞


  父親往生後不久,一天下午家裡的電話響了,要找陳壬麟先生,我告知對方,父親往生了,正在辦喪事,若有事我可以代辦。對方說:「這兒是孤兒院,早在民國八十九年,因經濟拮据,刊登在報上,陳先生有匯款來,如今又多收了幾位孤兒,經濟又面臨困難,不知可否再伸出援手?」我回應對方:「父親會很高興你們又給他一次行善的機會,我很樂意代父親行善。」放下聽筒,心想,我已是半百的人了,從未聽父親提過這件事。到了晚上,獨自細細回憶父親一生的行誼……

  民國九十年四月,父親第一次跌倒需要人照顧,我們便登報請人到家裡幫忙,一位歐小姐看到「陳壬麟」三個字,感覺非常熟悉,用心回憶,喔!原來六年前,他丈夫三十出頭得鼻咽癌過世,窮得連買棺木都買不起,父親見報紙報導,即匯款去協助,但因未留電話、住址,歐小姐無從報答,因此耿耿於懷。沒想到,今天卻有機會回饋她的恩人。

  父親十八歲時,到日本求學,舉目無親,家境清寒,只能半工半讀,老闆要重用他時,先測試他。老闆故意將錢放在地上,父親撿到錢後,如數交給老闆,因此獲得老闆的讚賞。老闆委予父親重任後,父親經常進出銀行,領取大筆現金,發放員工薪資。有一次,銀行多給了一疊厚厚的鈔票,父親發現,立即送還,銀行職員感激不盡,當晚,銀行經理與職員找到父親住處,前往答謝。老闆獲知此事後,更加賞識父親的為人,欲將唯一的獨生女許配給父親,由父親來承接家業,但父親仍不為財所動,委婉拒絕。

  父親在日本求學時,正值年輕,學業出色,人品又好,獲得諸多女子青睞,但父親操守嚴謹,他常告誡弟弟們,為人要正直清廉,大家都是好同學、好朋友,不可玩弄感情、辜負人家,要做個正人君子。八年抗戰結束,日軍投降,父親還鄉省親,有位日籍小姐,獲知行程後,欲隨父親返台。父親不知情,小姐比他先到了車站,表達心意後,父親心想:我是個農家子弟,家境清寒,前途未卜,沒把握是否能給她幸福。因此當火車起動時,立即將她抱出車外,行李交還她。

  父親一生行誼,大多能為人著想,而且特別重視家庭倫理。小時候即教我們如何感恩、修身,對長輩要盡孝道;對晚輩愛護有加;對平輩盡悌道。父親往生時,許多人來幫忙,許多朋友從遠地來助念,撥空趕來誦經,參加他的告別式,許多人來追思,父親這一生沒有白過。雖然,父親走了,我們做晚輩的仔細地回顧,覺得父親這一生,活得很豐富踏實,做了很多有意義的事情,尤其是他的善心和善行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