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甘共苦的年代

台北 慧橋


  早期的暖暖,係屬於農業社會,農人自古靠天吃飯,因此養成了敬天畏神的習俗,所以一年一度的迎神賽會,就成了當地重要的節慶之一。農曆八月十五日(更早以前是八月二十三日)是迎媽祖的日子,居民們會迎請鄰近的神明及媽祖共同繞莊,祈請庇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由於當時農民生活清苦,沒有多餘的財力可以興建廟宇,因此每年媽祖繞境時,居民就會在如今暖暖東安宮的現址,搭建草屋及戲台,來安置眾神及酬神,後來東安宮啟建之後,就成了慶典時安置眾神之所。迎神的任務由各村輪流負責,除了要迎神之外,村民也要準備一些美食,以慰勞這些迎神的義工及鄰村的居民,據說誰家的美食最快被吃完,這一家那年一定諸事順遂,所以每到迎神之日,家家戶戶都會想盡辦法,煮出最精美的點心,來款待義工及客人。基隆廟口的小吃文化,可說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形成的。因為基隆地區人口較多,民以食為天,既是美食,那麼平常的日子,也可以煮出來讓老饕解饞呢!於是一家家小吃店就這樣興起了,每家的小吃各有不同的特色,因此孕育出了各地的廟口小吃文化。

  早年不管是迎神拜拜,或者是吃喜酒,鄰村居民赴宴時都得自備桌椅,因為山村居民,沒有多餘的家具,村民們也因此發展出互助的精神,其他村莊主辦時,客人同樣要帶桌椅過去。此外,鄰家有喪事時,村民們也會自動挨家挨戶去募集「公仔米」,以幫助喪家,居民在捐米的同時,也會順便附送銀紙給往生者,此即所謂的「紙敬」,喪家也會做一些白色的米粿祭拜亡靈,然後在米粿點上一點紅硃砂(表吉利)回送給鄰居。在那物質缺乏的年代,村民們的彼此互助,的確發揮了相當大的效果,沒有華麗的裝飾,儉樸、自然同樣還是可以快樂的過日子。

  物質豐裕的今日,什麼都不缺乏,但人們總是會憶念著從前,畢竟那古早年代,大家同甘共苦,彼此扶持的精神,並非是物質文明可以取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