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的藍寶─大菁

台北 君瑜


  以前,暖暖地處基隆河河運起點,也是附近瑞芳、十分寮、石碇等地的貨物集散地。因此,暖暖老街商行林立,業務繁忙,在當時有「九萬十八千」富有之美譽(當時一個長工每月薪資只有一點五元),其中大部分屬於大菁(藍色染料)之交易,如今高速公路八堵、金山交流道下的「五十人公祠」的碑文上就有暖暖先民從事大菁交易的記載。

  藍染植物有四種:山藍、木藍、菘藍、蓼藍。其中山藍又稱馬藍,也稱為大菁。大菁忌陽光直射,適合生長在低海拔背山坡之地,故又稱為山藍。暖暖由於山高、雨多,天氣潮濕,適於大菁的種植。於是暖暖先民以大菁製造藍靛泥為業,是西元一八五○至一八八○年間台灣回銷大陸的主要經濟作物。除此之外,暖暖也供應染料給當時藍染極盛的三峽,一直到一八九六年間,歐洲的合成染料輸入中國,方才沒落。到了二十世紀初,山區的大菁逐漸荒廢,藍染也走進歷史。近年來有心人士得到行政院文建會的支助,及勞委會的人力支援,再賦予藍染新的生命,成為精緻的手工藝品。

  製作藍靛泥,宜趁著早晨露水未乾之際採收大菁,將之浸泡水中,以水解方式,經過兩天的時間,把藍靛素分解出來。之後,撈起葉子,此時水是藍色的,但因色素和水的比重一樣,所以無法沉澱或濃縮,於是加入熟石灰(碳酸鈣),加以攪拌,令其與氧氣結合,產生化學變化,成為非溶性。因石灰和色素結合後,會使重量增加,經過一天的時間,色素會完全沉澱於底層,於是將上層的水倒掉,下層的泥膏倒入布袋中,濾乾水分就成了藍靛。至於染布在藍與白之間要如何取捨拿捏,則可依個人之喜好,用紮染、縫染、臘染及型染的方式,染出各種不同的圖案。

  大菁農場除了推廣藍染之外,也提供藍染體驗:先將棉布手帕,以橡皮筋、衣夾、或筷子、錢幣等工具做成各種花樣,先浸濕後,放入藍色染料中浸泡三分鐘,再取出來卸下工具,讓它氧化,之後再放入醋桶中浸泡,讓色澤固定,最後在清水中抖一抖,有創意的藍染手帕就呈現了。在等待風乾的過程中,一條條藍染手帕,飄揚在山谷之間,車馬之聲遠離,時光似乎又回到了那古老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