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為什麼需要坐月子

台北 黃月嬌中醫師


  在擁有兩千三百萬多人口的台灣,二○○六年較二○○四年新生兒出生率減少百分之四.九,出生率佔千分之九.一。近年來新生兒人數大幅減少,出生率急遽下降,和義大利同列為全世界出生率最低國家。資料顯示,要生孩子的夫妻愈來愈少了,究其原因,不外是一、經濟因素。二、教育問題。三、婚姻問題。四、生活腳步太緊湊,壓力太重,根本生不出來。很多夫妻,終其一生只生一子或一女,也就是說,一輩子只坐一次月子。每個人都希望產後恢復健康、美麗,也才有足夠的體力投入職務或撫育小孩,因此「坐月子」成為生產以後的一件大事。

  古代老阿嬤,多胎多產,非常辛苦,所以產後的休息是很必要的。懷胎十月,孕婦的精、氣、神、血、髓……皆用以滋長胎兒,損精耗氣,說強取豪奪也不為過,因此在瓜熟蒂落,嬰兒呱呱落地後,疲憊的產婦是應該要好好的休養、修補、調整一番了。

  中醫古籍的產後看法

  良方云:「產後調攝,最宜詳慎,蓋產後氣血虛少,絡脈空乏,肢節倦怠,腠理開張,皮毛不實,營衛不固,血道易塞,氣道易滯,故致疾之易,去疾之難,莫甚於此。產後致疾,皆起於纖細易怒之間,甚源甚微,其發甚鉅,闈旁鎖屑之事,主者所不及檢、醫書所不能詳,不識避忌、不知防範,或致疾而終身不癒,或疾作而危在片刻……」

  《產孕集》云:「……且新產之後,百脈接動而下行,自下而上,淤濁者去,精華者留,有更新之象,婦人宿疾,多在血肉,平時所不能除者,此時可以除之,卻病益身,非妄說也。」

  綜上所說,從先聖賢哲流傳下來的文獻,我們知道,古代對產後調益之說很重視的,當然使用的方法也很多,是否全部套用呢?不盡然是的,因時代背景、地域、生活習慣的差異,所用的方法也有些不一樣。只是,從祖先經長久臨床實踐所得到的智慧裡,應擷長而後創新,除了知道月子是必須做,還應該正確認真做。

  現代的坐月子方式

  現在產後坐月子,要調、要養,一些的習俗,禁忌、避諱,幾乎連非醫療人員皆耳熟能詳,加上月子中心林立,嘉惠了很多的產婦,不管是食宿皆提供服務的,或在家中坐月子卻三餐有慮的產婦。月子中心多元化的經營,使產婦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提供了各方面的需要。

  雖然月子中心提供了很多的方法,也用了很多的補劑,從而的費用也頗高,不是所有家庭皆能擔負;用的方法也不是所有產婦皆能接受。所以,沿襲已久,家庭式的坐月子仍為大眾所樂於採用。然而也因家庭式坐月子很多,其所用的調理方式、生活宜忌不盡相同,非常值得提出討論。尤其是對一些不啖魚肉,長期素食的人,在坐月子時,就宜更加費心。

  產後飲食古今觀

  《產孕集》云:「……飲食宜澹泊,毋食鹽,犯之令無乳,毋食生冷堅硬一切異物,毋食炙、、煎、炒,毋過於肥膩,皆令致疾。十日內毋食豬肉,一月內毋食豬脂,犯之令經絡壅塞,凡食肥甘之物,皆宜去油脂,以清淡為上,清本乎陽,可以益神而育精,濁本乎陰,是以致滯而成積,而酸鹼之味,凝血阻脈,尤為切忌也!……」

  由上所說,我們知道古人對月子的調養,也是建議以清淡法養身,而非厚味調攝,簡單地說,產後雖是以大補氣血為主,但不是吃大魚大肉才叫做調養,其實以植物性豆類、穀類、蔬果類,只要搭配得宜,也是可以坐個很棒的月子喔!

  產婦會用魚、肉來坐月子,有很多不是因為喜歡吃,而是除了魚、肉的料理之外,不知要吃什麼?也不知要怎麼吃?面對著都是蒸魚、魚湯、麻油雞、麻油腰子……沒有幾株青色的菜,如此的要過整整一個月,也是很辛苦的呢!因此,可以摻雜豆類、穀類、蔬果……多元化的吸收,應是較為營養又健康之方法。至於長期素食者,有時也會擔心,沒有血肉有情之品來坐月子,是否也能帶來健康呢?以下這張表,或許可以為我們說些話:

  從下表中知道,豆類的熱量、蛋白質不亞於肉類,所以麻油雞是否一定要用雞才營養呢?不一定是這樣。麻油雞的組成是雞肉、黑麻油、老薑和酒(註1)。而其主要的療效是溫暖子宮、幫助子宮收縮;因食材內有老薑和酒,又可促進血液循環,快速提供身體的熱能。

  如果我們用素食方法料理,加上一些豆包或素材,有時也可用麵腸,再加上一點膳類的藥材,如當歸、川芎、黃耆、枸杞、龍眼肉……燉煮起來,療效、味道也都不錯。素食材料都取自大地生長的,對產婦飲食在烹調上可用心去變化。

  在古農業社會結構裡,因為物質條件較不豐沛,尤其在坐月子時,飲食的限制,可以提供的食物範圍更狹窄,加上一些經濟的因素,有很多造成營養不良,這時候含大量蛋白質,又容易為人體吸收的家禽──雞,即為大眾所歡迎,易於接受。但現在社會進步,多元化的營養熱能攝取較容易,要健康營養已不須拘泥於一方麻油雞而放諸四海皆準。

  產後起居禁忌古今觀

  產後到底可不可以洗頭、洗澡?《葉天士女科》云:「產後……四壁須遮圍使無空隙庶免風寒,夏月忌貪涼用扇,食冷硬物及當風坐臥,百日內忌夫婦交合犯之終身有病,滿月後方可梳頭洗足,否則手足腰背必痠痛等證,不可獨宿,恐致虛驚;不可刮舌,恐傷心氣;不可刷齒,恐致血逆;須至滿月氣血平復方可照常理事。

  (產後禁忌)產後七日內毋犯冷水、毋洗下部、毋梳頭以勞力、毋起早以冒風、毋行走以傷筋骨,至七日外方可用溫水洗下部,尤須防產門進風,月內毋多言、毋勞女工、毋用涼水洗足手,即溫水亦宜少洗,毋受驚恐、毋動怒氣、毋過飲食、毋犯房勞,即一百二十日內亦不可勞神勞力,毋食重濁之物以壅滯經絡、毋食辛熱之物使血妄行、毋食生冷之物使血凝結、毋食消導耗散之物以損氣血、毋多飲醇酒以致神昏失誤、毋多食鹹味以燒乾乳汁,產後忌冒風而產門更宜緊防,雖七日外亦須遮蓋緊密,臍腹宜時用衣服烘熱溫之,雖暑月亦宜厚蓋,否則腹寒血氣不行且多疼痛……」

  建議產後七至十天內以擦澡為宜。不能忍一個月不洗頭,也應耐至七至十天為度。可用中藥之大風藤或艾葉(註2)煎湯沐浴洗頭,洗後快速著衣和吹乾頭髮,沐浴時要避風。

  愛心叮嚀

  「去其有餘」一直是想瘦的女性追求不已的,產婦更是期待早日甩掉一身重量和鬆垮的腹部。其實歷經了十月懷妊,體力消耗大,還非得要「補其不足」不能還其健康。所以不用著急,適當的休息和飲食,加上逐步增加的運動,還有嬰兒每天的哺乳和哭鬧,有時要不瘦也很難呢!記得喔!加上滿滿的油再「享瘦」!

  結論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前事不忘,堪為後事之師」。從歷史長河中,無怨無悔的媽媽孕育了無數新生命,綿延了炎黃子孫的命脈,而醫者也從經驗累積中著書立論體恤產婦,為產婦找回了健康。時代更迭,我們或許不需要繁瑣又古老的方式,但口渴飲水、天冷添衣,自古至今都是人類的本能,所以「體虛者調補之,身弱者強壯之」!應也是產後母親戳力以赴的。

  僅以本文向全天下辛苦的母親致敬,並願和年輕欲懷妊或已妊的準媽媽以相共勉。

  註1:

  1. 《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一卷 T24、1476
     
    若但做酒色。無酒香無酒味。不能醉人及餘飲。皆不犯。

  2.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第四十二「*」三藏法師義淨奉制議
     T23、1442

    若苾芻飲醋之時有酒色者。飲之無犯。若飲熟煮酒者。此亦無犯。若是醫人令含酒或塗身者無犯。

  註2:

  1. 大風藤:煎湯沐浴可有除風濕去痺之功。

  2. 艾葉:純陽之性可通行十二經,用酒煎之擦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