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機盎然在水一方──民豐有機米產銷班

台北 知意


  莊稼人長期在田間辛勤耕作,大部分都曬得黑黝結實,然而,民豐有機米產銷班的班長──游建富,從事農耕三十多年,卻是滿面的紅潤福泰,實在看不出是個莊稼漢,他連忙解釋:「夏天的時候,我也是曬得很黑。」他走過早期小面積、靠人力辛勞的耕耘方式,逐漸地走向大面積、運用大型機械操作的有機耕耘,除了省工省時之外,靠著田菁做綠肥及二期稻的淹水休耕,有機肥逐年遞減,土壤依然肥沃,還利用農閒,發展出米食的多樣品項,讓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

  好環境適合種植 好產品口碑相傳

  煙雨濛濛的初冬早晨,我們驅車來到宜蘭礁溪,只見一畦畦的稻田灌滿了水,好似水鄉澤國,白鷺鷥自在俯仰,輕輕地飛過已進入休耕期的蘭陽平原,水田表面無波無瀾,殊不知,水底正蘊藏著來年的希望與生機。礁溪近山邊,山後有一龍潭湖,灌溉水源從龍潭湖的引道流出,水質純淨又充沛,灌排不同道,減少許多污染的風險,黏性的土壤適合種植水稻。早期交通不便,投資的運費成本太高,所以沒有工業污染保留了好山好水,形成了良好的種植環境。

  早期,游建富從事慣行耕種,一期的水稻最少要噴三次農藥,不僅費工費時又費錢,使用高壓機器噴灑農藥,遇到逆風時無處可躲,農藥的噴霧都往自己身上灑,甚至整個人都濕透了,無形中他感到為什麼要做得這麼累?不僅耗竭地力,每次噴藥自己就是首當其衝的受害者。八十二年政府鼓勵有機耕作,當時還在實驗的階段,當他知道這個訊息,就跟農改場的人探討技術,而農改場也正在尋找一些有意願的大農戶來做實驗,在政府的推廣下他參與了有機栽培。

  當時,游建富不清楚什麼是有機耕作,只知道一定要找抗病蟲害的品種,農改場建議他試用在來品種台中秈十號,比較不會得到病蟲害。於是,一開始他就投入全部的面積六公頃來試種有機,以有機肥料來補充養分,生長情況還不錯。稻穀收割後自己載回來,雖然買了一套小型的碾米機,糙米中還是會摻雜一些稻穀在其中,太太還必須幫忙撿稻穀、撿碎石、秤重,那幾年做得相當辛苦。然而,稻子碾好後卻不知怎麼賣。剛好,農林廳在台南農改場舉辦全省有機米及有機蔬果展示,參展的攤位只有六家而已,只有他種植秈稻,沒想到搶購相當熱烈,載了兩、三百包,兩天內全部銷售一空。當時他遇到一位在高雄經營有機商店的朋友,經由這位友人的介紹,認識了有機界的「清涼世界生機飲食」,他專程留兩箱米在清涼世界,由於好產品口碑相傳,從此就在那兒開展出市場,銷售逐年擴大。

  體認生命共同體 一起經營產銷班

  八十七年組成產銷班,游建富召集鄰田的農友一起有機耕作。因為他擁有大型的機具例如曳引機、乾燥機、碾米機組等,這些機具都相當昂貴不可能每位班員都擁有,於是班員付他代耕工資,他幫忙耕地、插秧、乾燥、碾米、儲藏、銷售等業務,而收割是他請一位擁有大型機具、專門收割有機穀物的朋友幫忙,他們已有多年的合作關係,班員的田區他都瞭如指掌。一貫作業下他掌握了整個有機耕作的完整性,也確保了有機米的品質。如此一來,凡事幾乎都由班長代勞,班員很輕鬆,只負責除草、巡田就可以了,如果懶得用手除草,還可以向他借除草機,外加他調配的混合機油,自行加滿,哪有這麼好的事?游班長誠懇地說:「因為大家都是生命共同體,我沒有班員不行,班員沒有我,收入也會減少,大家互相幫忙啦!」

  稻穀收割後,都是以太空包載回,依照不同的班員,分別放置與乾燥,所以他陸續添購五台乾燥機。對於乾燥稻穀他的要求很嚴格,絕對不能混雜慣行的稻穀,即使班員自己有乾燥機也不能使用,全部都送到他這兒來乾燥。為了顧及品牌信譽,稻穀烘乾要爭取時間,稻穀存放若超過一天,會在太空包中「發燒」,影響米質,外觀顏色變得暗沉,所以儘量在幾個小時之內進行乾燥。有機米的好口感,乾燥過程佔了一部分的影響,即使前段耕耘種出好稻穀,後段加工也要做出好米來。

  有機的乾燥過程與慣行的不一樣,慣行的溫度控制在六十∼七十度,大約乾燥十二個小時就可以了;而有機米重視口感與品質,溫度在四十五∼五十度之間,乾燥時間將近三十個小時。雖然很多步驟都已經進入機器自動化作業,但是每個過程還是需要靠人多加留意,才不會出差錯。不僅對自己負責,也對消費者負責。

  多樣產品供選擇 礁溪生產好秈稻

  生產的品項除了糙米、胚芽米、白米,還有紅糯米、黑糯米、長秈糯米以及三寶米。紅糯米、黑糯米是農改場的朋友提供不同品項的秧苗,試種出來的成果。原本他要嘗試做五穀雜糧米,但是有機雜糧的成本相當高,所以他用自己的產品調製成三寶米,這是一種調配性質的產品。他嘗試不同的品項,提供給消費者多樣的選擇,寒冬即將來臨,這些產品將是補中益氣的最佳食材。

  紅糯米、黑糯米目前都是由游建富來耕作,因為試種過程中會有技術上的瓶頸要克服,平常大多種植秈稻,有時種一些稻,兩者不同的是:秈稻比較軟,稻比較硬,所以糙米要吃秈稻,在來的品種比較好消化,而白米則差別不大。有機秈稻最怕螟蟲,因為宜蘭的水田長期灌水,螟蟲無法棲息,游建富自豪地說:「這裡的秈稻最好吃了。」

  涵養土壤利耕耘 照顧班員人稱羨

  從六月底至七月中收割後,開始種植一個月的田菁,到了九月初犁田翻土,然後就灌水休耕了。宜蘭的水田能夠充分地休息七到八個月,不僅可以避免雜草生長,還可涵養土壤成為一個很好的生產環境。這裡不能進行二期稻作是因為中秋過後東北季風強盛、雨水豐沛、氣候潮濕,若遇抽穗時日照不足又逢下雨,品質差直接影響產量,所以一、二十年來都只做一期,只是農友的收入降低了,他們也漸漸習慣這樣的生產模式,所幸二期休耕還有補貼。

  農作物是看天吃飯,這兩、三年收割期沒有下雨、沒有颱風,收割過程相當好,收成大約是十至十一刈,相較於慣行農耕,兩者的產量已經相差不到一成。前四年颱風過境連日多雨,田裡稻子倒伏了三十多公頃,雖然稻穀發芽了,他沒降價照單全收。發芽的米在碾米的過程中,容易變成碎米,損耗相當大,那一年他自己承擔虧損。說到班員的福利,每年每人一公頃的收割,收取三千元作為產銷班的基金,而他每年招待班員出國旅遊考察,事實上收的錢還不夠支付,他補助班員將近一半的旅費。產銷班要健全不能欠基金,所以不夠的都由他來補足。經營一個產銷班不但要熟悉農務,還要有寬天闊地的格局,游班長當之無愧。

  肥料逐年遞減 地力逐年增厚

  早期對有機肥的要求不像現在這麼高,第一年他使用雞糞,直覺這不是化肥就用了。之後政府有一些相關的規定,因雞糞中含有一些不能使用的資材,用了兩年的雞糞後,改用有機質肥料。有機肥的含氮素不高,剛開始有機耕作,一分地大約撒下一百公斤的有機肥,逐年減量下一分地大約使用了八十公斤的有機肥,兩、三年後,土壤漸漸改善了,現在差不多五年都沒使用有機肥了。因為撒下的有機肥作物不可能全部吸收,它會累積在土壤中,現在土壤的有機質含量約百分之四至五,水田罕見如此高的含量,一般兩期作的栽培大約是百分之二左右,所以二期作一定要追肥。現在靠田菁及休耕,土壤就夠肥了。而綠肥的種類很多,他認為田菁最好,因為田菁的根部布滿了根瘤菌,不僅含氮量高,植株又高,將植株直接混合到土壤中,土壤比較鬆散、透氣,這是讓土壤還原的最好作物。田間的蚯蚓非常多,顯示肥力相當足夠。

  這兒沒有種圍籬的習慣,即使架設黑網最多也不過一、二米的高度,他感覺不太適合,所以第二年他改以十二行的稻子作隔離,現在改成十五行稻子──大約四點五米的寬度。那些隔離稻會另外採收,若是他向人家承租的田,就變成付田租;若是班員的隔離稻,他們拿回去自己食用。

  休耕期間,田間光溜溜地沒有作物,麻雀都飛到游建富的穀倉來,輕巧的舌頭去殼吃米,迅速又準確,經過麻雀的口耳相傳,讓他損失不少。游建富無奈地說:「若要勉強耕作二期稻,沒有全部集中一起的話,就不必收割了,因為麻雀都已經幫忙收到肚子裡去了。」雖然無奈,他每天還是打開穀倉,通風透氣之餘讓麻雀自由進出。

  有機耕耘自利利他,游建富當然希望有更多的農友一起加入,但他常遇到一些老農對於除草、在田間撒苦茶粕防治福壽螺而嫌麻煩,老農認為農藥一噴就解決了,何必那麼麻煩,事實上苦茶粕的防治比農藥的效果好,噴藥也要兩、三次,若在晴天使用苦茶粕,福壽螺都會跑出來,善用時間撒下苦茶粕,就會有很好的效果。游建富感慨地說:「老人家老觀念,要找機會辦教育啊!」

  為自己保有健康 為大地保有元氣

  以往,曳引機引擎的高溫,熱到讓人兩條腿都受不了,小型的曳引機一直改良增大;走過辛勤的耕作歲月,現在,大型的耕耘機有冷氣設備,也可聽音樂,機器操作不是很累的事。雖然機器操作節省許多人力,但也是要學習許多技巧。

  民豐有機米產銷班的總面積四十多公頃,目前有十五位班員,年齡分布從六十歲到八十歲,輕鬆的農耕,保持勞動的習慣,其實是很好的養老歲月。而游建富的耕作面積大約就佔了一半,他儘可能地保持有機耕作的完整性,只要班員不想種的或是鄰田,游建富就租下來自己種。雖然目前還沒有辦法將有機耕耘整片的相連在一起,他儘量做好隔離措施,期待有一天能夠實現。

  在出貨的調度上,里仁給他足夠彈性的空間,讓他可以先應付其他商店產品數量的變更,游建富感謝里仁的支持與配合,里仁也感恩農友生產健康的產品。從事有機耕種多年,現在,聞到田間有人噴農藥,更是有著強烈的感覺,他堅信選擇有機耕耘這條路是明智的抉擇,為自己保有健康,也為大地保有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