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隱農園的有機生活──遺羽寨農場

台北 若水


  詞賦大師蘇軾在赤壁賦中寫道:「遺世而獨立,羽化而登仙。」這正是曾在中油服務的蔡榮大先生,農園取名的由來。二○○三年退休回到澎湖後,便將十多年沒有墾植的農田取名「遺羽寨」。

  當我們一行人造訪遺羽寨,他輕鬆地泡茶和我們談天說地。問起他想留居寨中的緣由,他說:「人生中風光和落魄都經歷過了,其實過得快樂就好。」他好比詞中描寫的生活,享受著清風、喝好茶,真有遺世之感。

  有朋遠來 分享有機生活

  面對占地一千五百坪的農田,即使沒有種菜經驗,蔡榮大願意從頭學習。多年前,曾經聽過的有機農業概念,便派上用場。他想:「農園裡作物既然是給自己吃,就儘量不用傷害身體的化肥和農藥。」因此便將家裡製作有機豆漿的洗豆水和剩下的豆渣,製成含氮量高的液肥,儲存在山寨屋上黃色的儲存槽,利用高低落差的原理為農田施肥;他利用空地運來廚餘自製堆肥,供應農田所需;更為確保灌溉水源的穩定,請人挖鑿了一口深六十米的深水井,為這片世外桃源做最好的準備。當我們來到農園旁,看到一隻山羊正恣意地吃草,儘管我們走近卻仍無動於衷,蔡榮大則提起,本來還養了兩隻山豬,因為農園沒有圍欄,牠們一時興起先後遊山玩水去了。

  然而種出的菜,有時長相並不好看,他和太太常常吃不完,若要送人也不好意思。他隨口說起:「古早人說:『一把菜要一百拜』,我也是種得很辛苦,所以告訴朋友們想吃什麼就自己來摘。」才說完沒多久,他的幾位朋友就來到寨裡,如同走進自己的家園一樣,東走走、西看看,幫他澆水、照料作物,還帶來環保局找到他走失的山豬的消息,並叮囑他:「要罰錢喔!下次要看好啦!」朋友們也會幫忙尋找築寨的材料,寨裡很多的設施都是環保回收物,像是防風牆,就是學校裡汰舊的窗戶。或許是因為他那顆與人共享、寬闊的心所感得的吧!

  有一回,朋友來到寨裡一看到處是草,建議噴除草劑,蔡榮大卻笑了:「草在那裡生長,對我來說並沒有影響啊!能種多少、收成多少,就享用多少。」這樣的想法讓朋友們感到驚訝,卻也看到他與萬物共享的心,因此農園實際的種植面積僅有四百坪。

  多年前,他到福智文教基金會舉辦的教師營參訪,看到學員們要享用有機菜真的很不容易,於是決定種紅蘿蔔送給營隊,這時表妹來到寨裡,看到滿園雜草,便熱心地動手除草。外出回來的夫妻倆,發現播種不久的紅蘿蔔,被當成雜草除去了一大半,真是不知如何是好。

  認同理念 加入推廣行列

  退居田園的生活並不如蔡榮大想像的容易,很多往日的朋友探聽他的田寨位置,都拎著下酒好菜來串門子,差點就成了「遺世醉臥雙山隅,羽化笑傲三才間」的逍遙仙人。聚會之後,太太往往收拾得很辛苦,他總是請太太體諒朋友們沒有其他去處的苦楚。由於太太的關係,他開始接觸福智基金會,不久,一位基金會的朋友告訴他:「接近什麼樣的朋友,就會感染什麼樣的習慣。」他回想起年輕時,忙著應酬工作,常常十天半個月都見不著孩子一面,太太擔起撫育孩子、照顧家庭的責任,偶爾還協助繁忙的公事,感念至此,趁著這機會陪伴太太一起茹素。於是,吃素成了一個方便的推辭,朋友們相約飲酒的機會也就漸漸地減少了。

  接觸基金會的過程中,曾聽過「觀功念恩」的概念,蔡榮大很快就接受了。他說:「如果只看人的缺點,當然就會討厭別人;但是只看優點,就會喜歡別人。事情有很多的面相,就是要從對方最有利的角度去看。」於是他回想起曾經被朋友倒錢,起初覺得很生氣,如今心中卻起了另一個念頭:「我不好過,他比我更不好過,至少我還算不錯,禁得起別人倒錢,辛苦一下也就過了。如果換成是我倒別人,那就狼狽了。這樣一想,就覺得我比他幸運。如果他想到就還,沒還我就當貢獻社會,以後還可以當朋友啊!」他堅持憑良心待人處事的原則,也將自己的想法轉變為正向的努力,當然也就成為大家喜愛親近的朋友囉。

  經過長時間和基金會的義工們接觸,他漸漸了解「人若知道有來生,必會修得來生福」這句話的道理。以前總認為「不知生,焉知死」,這輩子做好就好,何需想到下輩子。現在他體認到,這輩子做好了,就是為無限的下輩子種因,也就是為下輩子存糧積福。於是,儘管他的農園並沒有參與銷售,透過友人的鼓勵,期望有更多的農友加入有機行列,拋磚引玉,將有機理念推廣出去,於是他也著手進行有機驗證的手續,希望有更多的有機蔬菜供應澎湖本島的居民,嘉惠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