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去來 千里錦

台北 余愚


  牛(丑)年去,虎(寅)年來,歷經金融海嘯、八八水災,希望未來一年國家、世界、地球更美好。

  虎在十二地支以「寅」為代表,而「寅」月則為元月,是一年的開始。此時,陰已過而陽展現,生氣蓬勃,草木回春,植物將吐新芽;一日中,寅時指凌晨三時至五時,天方大白之時。

  虎在中國生肖中排第三位,被認為是世上所有獸類的統治者,虎年出生的人被認為是英勇的、樂觀的、寬容的、慷慨的。其為人慈悲,但喜歡與人爭辯,具有強烈的正義感,而且自尊心極強、喜歡單獨行動、做事魯莽急進,所以容易誤事;但遇有挫折、阻力或失敗時,便會當機立斷,從頭做起直到成功為止。

  虎在中國文化傳統是極重要部分,長期來一直被當作是權力和力量的象徵;從舊石器、新石器時代的岩畫、商周的銅器、秦漢石雕、魏晉南北朝壁畫、唐宋詩畫以至明清圖畫、小說中。虎的形象被歷代藝術家刻畫得栩栩如生、淋漓盡致;虎是森林之王,其前額上花紋構成中國的「王」字,意思是統治者。從許多成語中可見端倪,例如:虎步龍行,原形容帝王的儀態不同一般,後亦喻將軍的英武姿態。燕頷虎鬚,舊時形容王侯的貴相或武將相貌的威武。

  老虎兇猛形象,中國有些地方用來驅除邪惡。例如小孩滿月時,舅家要送隻黃布虎,進大門時,將虎尾折斷一節扔到門外。送布虎的意思是祝福孩子長大後,能有老虎般的英勇無畏氣魄;折斷虎尾,是希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能免災免難;此外,還有在嬰兒衣帽上繡上「王」字用以避邪。古人在戰爭時,也把虎頭繪製在盾牌上用以嚇阻敵人。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與虎有關的典故、諺語、歇後語多得不可勝數,現僅藉此介紹幾則,與各位分享分享:

  龍行虎變──

  《易.幹》:「飛龍在天……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又《革》:「大人虎變。」孔穎達疏:「損益前王,創制立法,有文章之美,煥然可觀,有似虎變,其文彪炳。」

  解釋:喻帝王革故鼎新,創制新業。

  虎嘯風生──

  《北史張定和傳論》:「虎嘯風生,龍騰雲起,英賢奮發,亦各因時。」《續博物志第九卷》:「《本草經》曰:『虎嘯風生,龍吟雲起。』」

  解釋:老虎一怒吼就風起雲湧。

  補註:比喻豪傑應運而起,又作「虎嘯風冽」。

  龍驤虎步──

  《後漢書.何進傳》:「今將軍總皇威,握兵要,龍驤虎步,高下在心。」《梁書武帝本紀》:「旍(音、義同旌) 麾所指威稜無外,龍驤虎步,並集建業。」

  解釋:驤(音相),馬昂首疾馳。龍驤虎步喻為氣概威武的樣子。

  虎穴得子──

  《東觀漢記.班超傳》:原作「不探虎穴,不得虎子」據說當年班超帶軍攻打匈奴,因久戰將士產生厭戰情緒,一次,班超與將士三十六人暢飲,當酒酣耳熱,情緒高昂時,班超乘著酒興激勵厭戰的將士道:「不探虎穴,不得虎子」,於是就乘著黑夜,以火攻襲擊匈奴,在無預警的情況下,果然潰敗匈奴。這個典故歷經演變,深入民間,成為婦孺皆知的諺語,後世又有「不入虎穴,安得虎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後濃縮為「虎穴得子」。

  解釋:如果你不進入虎穴,就無法得到你要的小虎。其深刻的含義是,若你想實現理想或達到某種目的,若不冒險,不艱苦的努力與實踐,就無法如願以償,達到預期的目的,取得成功和勝利。

  與虎有關的成語、諺語,大多數除了表面的象徵性的淺層含義外,還有其深層的內涵,除了以上所說的外,「苛政猛虎」、「羊皮虎質」等,從其創造或演變來看,不知凝聚了多少人的智慧和心血,才淬練而成。

  時值過新年,依中國人的習俗,免不了要寫些楹聯、對聯拜年,現僅藉此祝大家「虎虎生風」過個快快樂樂的新年。以下寫幾則楹聯、對聯與之共享。

志在鵬飛遠 文以虎生雄

歲歲平安日 虎虎正氣春

虎牽新歲月 人改舊乾坤

山明水秀風光麗 虎躍龍騰日月新

人入虎年鼓虎勁 門添春色發春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