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回力棒

台北 符秩仁


  每天早晨,大安森林公園的東北角草原上,都會有一小群人玩著回力棒,或對接,或獨玩。對接者你丟我接互助合作;獨玩者丟出回力棒,弓形扁棒在空中旋轉一圈後,又回到玩者手上。

  以前,自己也曾玩過回力棒,但僅止於陶醉在能自我掌控棒子的落點無誤。如今,經過這幾年對生命與生活的歷練,看著迴旋在空中的回力棒,忽然體會到,生命景象不也像一支又一支拋出去的回力棒,不管是好的、壞的,最後,都會回到自己的手上!

  路畔桃花 不復得見

  多年前的過年期間,曾與家人開車環島旅行。進入南橫後,只記得行經在一面是險峻的山嶺,一面是陡峭懸崖的狹窄蜿蜒車道上,驚險刺激之餘,也飽覽了大自然的巧奪天工。 

  忽然,在一個轉彎之後,眼前公路的臨崖路畔,竟開滿了粉紅色的桃花,風中美麗的小小花朵,將以綠色、土黃色為主的道路,妝點得充滿盎然的生意,陪伴著我們直到離開桃源鄉。

  那一路穿越美麗的感動,直到多年後還經常憶起。

  四月底,因為工作的關係,必須探訪高雄桃源鄉南橫公路上的桃源國中。心中美麗的記憶再度現起,卻也深知歷經去年八八水患的蹂躪,只怕不易重逢舊景。

  果然,重新走在南橫路上,驚見一路的斷橋殘路,以及山壁上一片片被土石流撕裂出的裸露傷口。

  由於被落石阻斷的道路,與被大水沖斷的橋樑尚未修復,因此,斷路繼續與山爭道,斷橋未及修復的,則把路直接開下河床,在河底鋪設臨時便道。有的路段連路基都已被大水沖毀,工程單位便將灌滿砂石或混凝土的貨櫃,排成一長條權充路面基座,上頭再鋪蓋土石級配及瀝青,鋪設成臨時便道。

  當路邊山壁的土石太過鬆軟,以致落石不斷時,灌滿土石或水泥的貨櫃,則層層疊起充當擋土牆,阻擋鬆動山土的下滑。

  看著原本美麗的公路已然柔腸寸斷,心中不勝唏噓,也更敬畏大自然不可思議的力量。

  車行過南橫公路九十餘公里,過了桃源國小之後,在那片空曠而荒涼的山道上,忽見遠遠的前方,錯落著一片艷麗的紅屋頂,及依稀彷彿的白色建築,在這片被摧殘的大地中,顯得如此靜謐而自在。

  趨近見著桃源國中標誌,以及牆面上布農族的圖騰──我們已經安全抵達桃源國中了。

  瞬變天災 儲糧應變

  走進校園,校長謝忠保正仰頭看天。他說:「已經開始起風了,如果雲層愈來愈厚,有下雨的可能,我們就得立刻連絡家長來學校接學生回家,以免下雨路斷,學生回不了家。」

  因八八水患致道路中斷而遷校旗山四個月的桃源國中,於一月底返回家園之後,南橫公路交通又中斷過數次,因此,全校教職員都養成了隨時抬頭看天的習慣。

  謝忠保校長指著校門口的階梯花圃裡剛冒出地表的幾片綠色新葉,說道:「我們已經開始儲備存糧,在花圃裡種植芋頭和地瓜,以備下一次交通中斷,外援無法補給時可以自救。」

  午餐時刻,一輛藍色的小發財車駛進校園,車上滿載當天的營養午餐,那是十分鐘車程外的桃源國小廚工烹煮完成後載送過來的。

  餐後半個小時,學校的擴音器隨即宣佈:「請各班同學將未吃完的、易於儲存的飯、菜和湯打包好,送到家政教室。」總務組吳振源主任將一包包打包好的菜餚放進家政教室的大冰箱裡。吳主任說:「萬一交通中斷,補給中斷,這些剩飯、剩菜、剩湯,可以讓我們在學校裡撐個幾天。」

  這些似乎是物資匱乏的上一輩才有的遙遠生命經驗,如今卻如此真實的呈現在我的眼前!

  生活在物資豐富的都市裡的我,如果不是親眼看見,實在很難想像,同樣身處台灣這片寶島,居然有一群同胞生活得如此心驚膽戰──必須經常仰頭看天,掛心老天爺心情不好,發了飆,吹個大風、下場大雨,他們唯一對外道路──南橫公路──便可能中斷,讓他們再度與世隔絕,而得依賴僅存的糧食過日子,直到道路修復為止。

  進一步深談後才知道,不只是校園裡充滿了不確定性與不安全感,桃源鄉許多鄉民因為家園為土石流所毀,而下雨、地震都可能再度成災,鄉民重建家園的意願普遍不高。

  桃源鄉經驗並不是獨特個案,而是許多過度開發地區的共同現象。當家園以及生長環境,因為我們的不尊重,毫無節制予取予求,讓環境呈現病狀,並潛藏諸多危機。我反思:如果我們不力圖改變這種生活方式,只怕很快自己就成為下一波災民。

  播植良善 回力和樂

  自二○○六年,美國前副總統高爾製作的《不願面對的真相》面世之後,終於引起全球對環境生態的重視,尤其是揭櫫二氧化碳和甲烷造成地球迅速暖化的真相,於是,減緩地球暖化的策略一一出場:種樹以吸收二氧化碳並豐富自然生態、蔬食以減少畜牧所排放的溫室氣體……。

  我們不只自己去種樹、吃蔬食,更要推己及人,邀請周圍的親朋好友一起種樹、吃蔬食,讓更多的樹吸收掉更多的二氧化碳;讓更少的肉食減少畜牧需求,降低溫室氣體排放。

  此外,我們也可以開始關注自己的碳足跡,除了注意自家每月水、電費中所製造的碳足跡外,生活用品與食物也儘量選擇在地、當季的產品,以減少運輸過程中製造的二氧化碳量與消耗的能源。

  我們還應該多做善事,多多幫助別人,創造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互助合作的關係。當我們在生活中不再那麼自私自利、自以為是;當我們的行住坐臥、起心動念,都會考慮到周遭人的觀感與需求時,人與人之間就不易滋生衝突,和樂美好的心靈生活於焉產生。

  就像回力棒一樣,丟出去的終將回歸自己!

  過去,我們對地球丟出太多的不友善,地球已如實回應;未來,如果我們懷抱溫柔,對世界釋出關懷與善意,相信,世界終將回報我們溫馨與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