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社區心觀點

台北 符秩仁


  白石湖吊橋是台北近年新興的生態旅遊景點,這個景點的成立,源於一個美麗的發心:原本做蔬果批發生意的林清立與死神擦身而過之後,決定回歸山林,在內湖碧山岩畔的白石湖山谷種植有機蔬果食用以改善體質,並與有緣人分享。繼之邀集親友投入有機耕作,開墾面積愈來愈大,形成藏身都會中的生態社區。為了讓更多人關注生態平衡的迫切性,林清立奔走多方,興建了聯絡山谷與外界的白石湖吊橋。

  像這樣的生態社區,還有「無米樂」阿濱伯的家鄉──台南後壁菁寮社區──在一百多戶居民投入有機耕作後,開發出爸爸種稻,媽媽做稻草筆、米提袋的副業;並規劃民眾種稻體驗,品嘗阿濱伯和有機稻農的「有米樂」。

  位於花蓮玉里的東豐有機米產銷班,更投身下一代教育,直接與當地樂合國小合作,提供農地及耕作資材,讓學童親自下田種植有機水稻。從過程中了解有機耕種是如何友善萬物大地,以及水田可有效減緩地球暖化……幫助學生從小建立有機護地球的正確概念。

  不論是藏身都會、從慣行改為有機、教育下一代正確的環境生態概念……台灣的生態社區發展一路走來,是一個又一個美麗發心的實踐。

  原民傳承 護衛家園

  幾年前,曾閱讀排灣族青年撒可努所撰寫的《山豬、飛鼠、撒可努》、《走風的人》。那是撒可努於保警工作之餘,每個假日跟著父親深入山林,學習用族人的觀點與自然相處的歷程。

  撒可努於壯年才反轉回身觀待自己族人的文化,開始踏著父親的腳步,探看祖先與山林、河川,動物、植物,甚至眼前食物的相處之道──尊敬與感恩。因為尊敬,他們對大自然母親的取求總是適量就好;因為感恩,食用前,必定感謝祖靈與眼前的食物;也因為認識到自己並非獨立於萬物之上,而是群體的一份子,因此,任何人所獲取的食物皆全族共享……

  從父親身上,撒可努體會到傳統的可貴,以及傳統隱沒的危機,便邀請族裡的耆老,為青壯族人上課,將排灣族的傳統文化一步步傳承下來。

  此外,聽說阿里山鄒族住民,為了護衛他們達娜伊谷溪的生態、保護溪中的高山魚,而組織巡守隊定時巡邏,以確保溪流不再被釣魚、毒魚、烤肉、野炊的遊客污染。

  我與友人驅車一探究竟。從阿里山公路一轉進護溪的山美村,喧囂隨即被拋諸耳後,取而代之的是風聲颯颯、鳥鳴啁啾,還有輕輕的水聲潺潺。我們自在徜徉那片寧靜的山明水秀,看著一群群原本面臨絕滅危機的高山魚優游水中,心中很受感動。

  離開達娜伊谷溪,走訪過簡易鄒族文物展示場後,我們還在當地一家小食攤前,撫慰了一隻剛離開母親、有著美麗濃眉大眼的小山豬的哀傷。

  迄今,那天心中淡淡的歡喜與寧靜,還清楚如在眼前呢!

  近年來,這群鄒族原住民更在「瑪納有機文化生活促進會」及「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的協助下,成立「瑪納的家」,專務耕作有機蔬菜、水果,茶葉、咖啡、轎篙筍……如今耕作面積已達五十四公頃。

  生態社區 兼顧經濟

  不只是原住民山村,平地也有愈來愈多社區,努力改變原本破壞環境的行為,以生態保育的眼光規劃社區發展,既確保社區裡所有生命體的永久福祉,也保留、發揮社區原有的生態特質,成就一個個讓人驚艷的美麗新社區。例如為許多人所熟知的南投桃米村、台南二行社區、嘉義圓林仔社區……

  南投埔里的桃米村,遭受九二一大地震重創後,在新故鄉基金會協助重建的過程中,保留並彰顯當地豐富的植物、蛙群、蜻蛉等自然生物族群,村民的藝術品,以及紙教堂……讓原本超過六成房舍因地震而傾圮的殘破景象,改觀為當今熱門的新興生態旅遊路線。

  最棒的,解說員就是村民。村民在解說員的培訓中,認識了自己社區的豐富與美麗,漸漸對自己所居住的社區產生認同感,又因獲得解說費用,販售藝術品以及經營民宿……實質的經濟收益,讓居民親見生態與經濟可以共榮共存。

  台南仁德的二行社區,則因為依傍的二仁溪中上游畜牧污染、下游工業污染,且為國內廢五金回收重鎮,總是飄著惡臭,讓鄉民飽受污染之苦。

  當地居民在環保署協助下,提出「鄉村污水淨化系統──人工溼地生態教學園區」計畫,結合在地嘉南藥理科技大學環境工程專業,以自然生態污水處理技術,成就了國內第一座直接處理生活污水的人工溼地。如今,處理後的水已達國家放流水標準。

  污水處理廠基地邊有片種植了一、二十年,從來不結果的椰子林,也在社區水質淨化後,長出許多甜美多汁的椰子,成為社區居民接待來客的上選。居民還在溼地種下原生種水生植物,吸引了許多昆蟲和動物駐足,水面上飛舞的鳥、蜻蜓、豆娘、飛蛾、瓢蟲,以及水裡的蛙、鬥魚、田蚌等,成為一座資源豐富的溼地生態教育園區,吸引許多遊客和學子前往觀賞、學習。

  嘉義圓林仔生態社區,則是保留古泉、冷泉、古木等古蹟,結合當地百年荔枝樹等自然景觀,與昆蟲、蝴蝶、松鼠、白頭翁、黑冠麻鷺等動物相互輝映。透過一次次的活動,讓居民深入每一個古蹟、每一個社區生物背後的故事;讓故事溫暖居民的心田,興起樂意保留這些美麗的堅定心志。

  環保效益 數據為憑

  生態社區發展的環保效益,有數據為憑。

  紀錄片《全新的我們》,由奧地利籍史帝芬.沃夫所率領的紀錄團隊,在歐洲八國探訪一年,記錄十個不同的生態社區呈現的經營方式。

  片中,生態社區裡的居民因歡喜自給自足、惜福習勞的生活方式而聚集,且為求社區有更好發展,而盡心盡力貢獻所能,有的協助社區食物開墾與開發,有的建構太陽能等綠色能源系統,有的投身綠色建築,有的規劃兒童或成人教育……

  由於大部分需求自給自足,少了許多交通運輸與儲藏成本,碳足跡普遍較一般社區低,其中位於德國的Sieben Linden,居民的碳足跡比一般德國居民少了百分之七十三;已經營三十五個年頭,位於義大利的Damanhur,更於二○○五年獲聯合國遴選為永續社區典範。

  當地球暖化益盛、天災益烈,當人類生活環境的染污愈來愈嚴重,許多人處在無奈而焦躁的此時,也許這些生態社區的故事,可以提供我們某些思惟:自己和所處的生活環境,關係密切,但是可以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