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嬤的粿

台北 艾竹


  打從有記憶開始,年年都吃阿嬤親手做的粿,已經習以為常,沒有特別感覺。有一天帶了蘿蔔糕到辦公室與同事分享,大家讚不絕口,異口同聲:「妳阿嬤怎麼那麼會做粿?」印象中,年長的鄉下婦女幾乎都很會做粿,便笑著回答:「阿婆不是都很會炊粿嗎?」小郭卻說:「那可不一定喔!等我到了阿婆的年紀,肯定還是不會炊粿!」引起哄堂大笑。

  每逢年節,阿嬤就開始忙碌──過年蒸年糕、蘿蔔糕、芋頭糕、發糕;清明節做草仔粿、紅龜粿;端午節洗粽葉、包粽子,忙得不亦樂乎。有時中秋節還會搗麻糬,花生、芝麻口味不一。這些一年才出現一次的加工米食,既可當正餐,也可當點心。

  年節象徵團圓,尤其是冬至搓湯圓時,一家老少圍著竹篩搓搓揉揉,小孩子總是比較誰搓得圓、搓得多?討論什麼口味比較好吃?說說鬧鬧中,有著濃濃過節氣氛,充滿了歡樂。

  隨著工商業發達,現在這些東西不但一年四季都吃得到,而且可以選擇的項目愈來愈豐富,但吃起來似乎沒有幼年時那麼美味,珍貴感漸漸消失。

  僑居海外的表哥表妹,特別懷念阿嬤的味道,每次回來探親,總是向阿嬤撒嬌:要吃蘿蔔糕、草仔粿……想重溫阿嬤暖暖的愛。阿嬤疼孫,只要兒孫愛吃,她再怎麼辛苦,花再多時間,也樂在其中。除了讓他們吃個夠,還多做一些讓他們帶到僑居地。有一次,表弟還要求阿嬤教他蒸蘿蔔糕、包粽子,甚至帶了好多材料回去,打算做給外國友人吃,嘗嘗台灣的古早味。

  最近聽到兩位母字輩的親友,不約而同地說要跟老人家學做粿,希望將這些傳統手藝傳承下來。想到老一輩的人逐漸凋零,阿嬤也已經八十多歲了,體力大不如前,聽她們這麼說,我也應該要把握機會跟阿嬤學做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