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八偈(一)


洛桑校長開示於香港普明寺

八十五年一月二十一日

  修心八偈主要在談如何降伏和對治內心的我愛執,並加強愛他的心。像上次所講《利器之輪》一樣,也是專談對治我愛執的;同樣,這次講的《入行論》第五品〈護正知〉這一品,都是討論如何降伏我愛執。

  修心八偈雖然只有八頌而已,但對於對治我愛執,是一種非常殊勝的教授。

  修心八偈的作者是迦當派的格西朗日塘巴,這位朗日塘巴在迦當三位上師中,是修心相當有成就的一位大修行師。這位上師所寫的八頌都是經由他實修實證的心得而寫成的;與時下一些人,沒有修行的體驗,只從經論上摘錄抄寫,就可完成一本厚厚的著作是完全不同的。修心八偈是朗日塘巴自己經過實踐的經驗,組成這簡單扼要的八句頌來講修行,所以有殊勝的優點。如果你正在修心,這時來看這八頌,就會得到深刻的體會;但是以一個沒有修心的人,來看這八頌,他就不覺得它有多好,而認為它沒有詩的華麗辭藻。因為修心八偈是按實際修行的內容來寫的,如果只注重詩詞的修飾,就不會注重實際行持上所講的內涵。所以我們在看偈頌時,暫且不要只看詞面結構和形式,而要思惟真正的內容,這樣做就能從這裡得到很深的體會。

  今就第一偈來加以解釋。偈文:

  我於一切有情眾,

  視之尤勝如意寶。

  願成滿彼究竟利,

  恆常心懷珍愛情。

 

什麼是「如意寶」

  現在對「如意寶」先做一個解釋,因為一般人很難了解它是一個什麼樣的東西。如意寶是賢劫時,人類福報很大的時候,國王可受用到之物。一般都在大海深處或海洋的彼岸,它是四大精華所集聚而成的寶物,具有很強大的力量。四大的精華聚合成一體的時候,就有不可思議的威力出現;就像現代的核子武器一般。在四大中可收集到破壞的成分,也可以在四大中收集到另外的成分來加以對抗。在好幾千萬年以前的賢劫中,有很多國王、大臣都到大海的深處或大海的彼岸去尋找如意寶,它是自然地從四大中所聚合而成的,其功用是拿它來解決困難,及阻止鄰國的侵犯。當時的國王和大臣,很多是大菩薩的示現,他們的福報很大,可以找到如意寶和其他寶物。但因為他們的福報有大小之異,所以找到的如意寶也有優劣之別;福報小的大臣則是根本找不到寶物。找尋過程裡,也因此有難易的不同。

  當他們找到如意寶後,就放在宮殿較高的地方,讓民眾來祈求,如意寶便會從空中降下他們所希求的東西,解決困難。擁有如意寶的國家,若遇鄰國侵犯,侵犯者自然就會撤回。所以有如意寶的國家,就不會受到鄰國和非人的侵犯,人民便獲平安快樂。同時鄰國對待他們也會非常恭敬,非常客氣。假如福報很大的國王往生了,而下一位繼任者福報比較小,那時候如意寶會自動的減低威力。所以,這如意寶雖然有不可思議的威力,但使用者也要有很大的福報、功德,才能受用它,只有在兩相配合之下,才能發揮功效,使整個地區、國家、百姓平安快樂。

  就因為擁有它的主人,事事能夠稱心所願,所以稱之為「如意寶」。擁有者也會以非常大的歡喜心來保護它,放置在嚴密的寶庫中,又用層層的士兵守衛。為何要如此小心防護?因為靠著它得以解除今生痛苦,得到快樂。

 

眾生比「如意寶」珍貴

  雖然如意寶具有不可思議的威力,但也只能令此生圓滿幸福,卻不能令來生增上,步向解脫,證得菩提。要圓滿究竟快樂,只有靠佛法的力量,才能產生這些效果。所以這裡以如意寶的珍貴作為譬喻。

  第一句中「我於一切有情眾」的我,是作者自己,但也可以指每一個實修者。就是他對待每一個有情眾都看作如意寶般,而且比之更珍貴,是這樣子地去實修;希望我們也能像他這樣去愛惜、保護、看重這一切眾生。為什麼要把這一切有情,看得比如意寶還珍貴呢?因為最圓滿究竟的快樂是解脫、證得菩提,所以我應該這樣去對待眾有情。如同我們這樣慎重的看待如意寶,因為它能滿我這一生所願,使我這一生得到快樂,所以我才這麼嚴密地保護它、看重它;而我們要這樣看重這一切有情,因為他們不僅僅讓我今生得快樂,也能讓我得增上生,圓滿究竟菩提。再進一步問:我們證得這二世圓滿的佛果,為什麼要去尊敬這些有情,要去愛護他們呢?因為不管我們修悲心、慈心、出離心或忍辱也好,這一切都要緣眾生才能修得。而我們要證得佛果,必須靠著修慈悲、修忍辱這一切法,才能增上,所以我們要修圓滿菩提,是離不開眾生的。

 

凡夫因我愛執而輪迴

  我們從無始劫以來,一直都是愛護自己,被我愛執的力量推動著,根本沒去想到要愛護他人,去尊敬他人、看重他人,因此一直在六道中輪迴。所以過去世已證得菩提的佛,他們剛開始時,也和我們一樣,只愛護自己,到了某時遇到了善知識,他了解這一切之後,放棄了愛我的這一顆心,把一切愛都付給他人,如此他們才證得菩提。

  佛陀,原先也和我們一樣,是一直串習我愛執的一個人呢?還是他從無始以來就是一個佛陀呢?我們在研究這個問題的時候,也可問一下各宗教的教主,他們在剛開始的時候是和我一樣的,從我愛執慢慢證成一個殊勝的人呢?還是跟我們不同,打從一開始就很殊勝呢?有些教派會說,我們的教主起先跟我們一樣的,後來才變成一個殊勝的人。但若問他們是如何慢慢變成殊勝的呢?他們就無法在道位做解釋。這時候他們就會說:「我們的教主,自始以來就是一個這樣殊勝的人,沒有經過什麼樣的修鍊,並沒有什麼人去改造他,他是自自然然的就是個殊勝的人。」那時他們就會說:「我們的教主就是一個常法,並沒有靠什麼因緣產生的。」且又會從另外一個方面做解釋:「我們這一個教主,是一切世間的創造者。」再問他們:「你們的教主既是創世者,那他應是一個因,應該是個無常法。因為他是一個因,所以靠他可以產生很多果;他既是個因就是一個無常法,並不能把他安立為常法呀!」

  一般不通達教理、思辨能力不強的人,聽到這樣一個一開始就不變動的教主,便以為他是很可靠的,而對他生起信心。但另一種通達教理、思辨能力又強的人,聽到這種解釋,並不馬上去接受他們的說法,他會覺得很奇怪:「怎麼可能呢?又是常法,又是一切世界的因,好比同時承認既是常法又是無常法一樣。」因此產生懷疑。

 

佛陀因修習「愛他」而成佛

  佛教中的佛都是覺悟者,他們是從障礙、不知中醒覺過來,才了悟一切法的人。單單從字面上,也可以了解就是靠這各種因緣,所以他才成為一個佛。像「如來」一詞,本身具有「來」或「去」的意思,是一個過去式的動詞,有兩種解釋:(一)、如同過去世的佛,從最初級的道位不斷修習,才走到圓滿的菩提成就。單就「來」的詞而言,可以考慮說他並非剛開始時就是一個非常殊勝的人,而是跟我們一樣,從基礎上靠一些道位,慢慢增長一些功德才得成就。(二)、更深一層的解釋,是如同事情的真實相,能進入真實相就是如來了。所以我們聽到覺悟者、如來,這些話的時候,就會感覺到他不是常法的,不是一開始就殊勝的一個人,而是從第一層開始,經過不斷修習,使自己功德增長,才成為一個殊勝的人。

  釋迦牟尼佛最初也和我們一樣,也造過惡業,墮入過地獄。也許我們某一世中還曾當過佛的母親,他是孩子時,還因這孩子不聽話,而可能打過他;也許某一世裡,我們當過他的上師,講過法給他聽。但是我們卻放棄修行增上,善惡業交混造作,所以至今仍然在六道中輪迴;而釋迦牟尼佛卻因依止文殊菩薩的引導而進入大乘道,不斷思惟愛他心的功德,和我愛執的過患之後,實踐愛他的心,先成了佛果。

 

佛陀初發「菩提心」的因緣

  如果你去問佛成佛的歷程,他的回答就是:我從無始劫以來,拋棄了我愛執,不斷串習愛他心,利益他人,具備了福德資糧、智慧資糧才成佛的。再進一步問,當初是如何發起菩提心的呢?佛陀初發菩提心,是他墮落在地獄的熱鐵板上,與很多眾生在那裡拉犁。其他眾生因為沒有福報,常常拉不動、跌倒,馬上受到牛頭獄卒的鞭打。因佛陀以前曾串習慈悲心,福報比較大,愛他心比較強,所以他所感受到的痛苦比其他眾生來得輕。在他看到同伴受到這般的痛苦時,馬上起了緣這些同伴的心,心裡非常不忍,希望幫助他們拉犁。當時他自己並非沒有痛苦,只是比人家輕微一點而已;但他看到其他人在受這些苦時,就忍不住,生起了很強大的悲心。那時他放下自己的犁,去求牛頭獄卒,希望能放過他們,而他們所留下的工作,可由他一個人來承擔。但牛頭獄卒罵他說,各人的罪業各人受,不能幫忙,就生氣的拿起熱鐵鎚,搥在佛陀的頭上。因為當時他生起了強烈的悲心和承擔他人工作的增上意樂,因此淨除了他自己所造的惡業,加上被獄卒打上一鎚,佛陀就往生天界。不管在地獄所受的苦有多大,在惡業異熟力量未除之前,這苦是不能終結的。

  當時佛陀因生起很強大的悲心,和增上意樂,再加上發起菩提心,消除了自己的惡業;此即佛陀第一次生起菩提心之因緣。他這時候發起了自他相換的菩提心,當時不管自己受到多大的痛苦,完全放下了自己,而承擔他人的痛苦,所以靠這種自他相換的力量生起菩提心。但是我們都是想盡辦法使自己得到快樂,根本不在乎別人受什麼苦,可以說是完全拋棄他人。佛陀是拋棄自己追求快樂的心,而希望他人能得到快樂,這種情形即是自他相換。所以他從那一剎那發起菩提心後,不斷精進地學習大乘教法,經過一段很長時間,慢慢的增長,後來才成為一個圓滿的佛陀。

  佛陀第一剎那發起菩提心,都是靠他的同伴──有情眾生。是緣著這些眾生而生起悲心,再靠這個力量淨除自己的惡業,所以他是靠他人生起悲心,靠他人而生起自他相換的菩提心,才得這殊勝圓滿的佛果。如果沒有受苦的眾生,就得不到發菩提心的機會,所以說靠一切眾生,我們可以證得如此殊勝圓滿的菩提。然而僅靠如意寶,能證得如此殊勝佛果嗎?是不可能的。所以經由這種思辨就知道,一切眾生比如意寶還珍貴,對此生起真信心,就是此偈運用這個譬喻的用意所在。

  西藏有一位上師曾經說過:釋迦牟尼佛最初與我沒有差別,但佛陀因為精進而成就,我卻因懶散而仍在六道中輪迴。關於佛陀以前是怎樣精進,怎樣發起菩提心,怎樣去利益他人,我們可以透過經典,如佛陀傳、賢愚經等來加以了解。以大乘的說法來講,佛陀在第一剎那,即第一次發起菩提心的時刻,就是他在地獄道開始發起這個菩提心時。小乘另有一種解釋,他們說在很久很久,多劫以前,就有一個稱為大釋迦的佛陀(大釋迦佛),在他示現的世界上,我們這個佛陀在那時是一個做土罐人家的兒子。有一次這位大釋迦佛經過了他的住處,這個做土罐的兒子,看見佛陀走過來,心中很自然的生起信心──淨信心,在一堆土罐子中,選一個自己覺得最好的土罐子,很恭敬地走到佛陀面前,供上土罐子,然後發願說:「佛陀,您具備這麼一個圓滿的身──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希望我也能夠得到像您一樣圓滿的身相,也能得到這樣的大名稱。」小乘就講是這個時候,佛陀初發菩提心。因此這兩則都可視為佛陀發心的時刻。

  我們可以承認這一切是成立的,為什麼?因為今生發起菩提心之後,來生又需要再發菩提心。因此我們就會有這種現象:今生第一次發過菩提心之後,就會有第二次再發起菩提心的時刻。事實上也需要這樣子,所以我們可以承認這一切的。當今生發起菩提心之後,來生會因為一些外緣的關係,讓我們記不起菩提心。但正因為有此菩提心的習氣在,所以我們會去依一位善知識,或者在佛陀面前,再發起菩提心。

 

「發心」的真義與次第

  所謂「發心」,就是說:「放棄愛護自己的心,而發起完全去利益他人,完全愛他人的心。」這就是發心之義。也可以說,就是放棄希望自己得到快樂的這樣一顆心,換成另外一顆希望他人得到快樂的心。

  發心的方法各式各樣,但是不管你用什麼樣的方法發起這顆心,這一切都要靠其他有情,才能發起。所以我們剛開始發心,也要依靠這一切有情,要依靠他人,才能生起慈心悲心。如果不靠他人的話,根本無法發起此心。所以他人就好比如意寶般的珍貴,甚至比如意寶更珍貴多了。

  發心的次第,可以從知母、念恩、報恩、慈心、悲心、增上意樂,然後生起菩提心。修此法門時,從第一步開始,就缺少不了他人:先觀想他人是自己的母親,從這樣一步開始去修菩提心。自己單獨一個人,只緣自己,那是根本無法發起菩提心的。緣自己,根本沒辦法去知母啊!

 

一切菩薩行靠利他產生

  同樣地,「菩薩行」為何會受到天人及諸佛菩薩這麼多人的恭敬和讚揚呢?因為它都是去幫助別人,去利益他人。一切的菩薩行,都是靠他人才產生的呀!透過這種思考,我們了解到能圓滿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的資糧田有兩種:上是三寶,下是一切眾生。我們知道播種稻米的田地,稱為稻田。同樣地,資糧田是能夠累積我們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的一個基礎,所以稱它為資糧田。這兩種資糧田當中最殊勝、最好的,就是一切有情的這塊資糧田。我們主要的作為就是為利益一切有情,也靠著一切有情積累福德、智慧資糧;在這同時為了能夠順利集聚資糧,我們才再靠三寶的資糧田來增廣,它是一種贊助力。

  我們很多信徒,往往只知道要供養佛、法、僧三寶;供養時,都不會有半點吝嗇,都非常歡喜。但假如叫他去供養一切有情,去供養他人的時候,就很難做到。按理來講,我們可以把所有供養品,都拿去供養一切眾生,而供養三寶的那部分,則可以少一點,甚至不供也可以;因為你這樣去供養一切有情,是諸佛菩薩最歡喜的。但,我們都朝反方向做,即是一直想盡辦法,去欺騙一切有情,用各種手段搾取他人的錢財,再自以為恭敬地拿去供養三寶;這時三寶真的會歡喜嗎?不會的呀!假如說,一個人搶了他兒子的東西,然後再拿給他母親,這個母親會覺得高興嗎?不會呀!何況諸佛菩薩,他們時時刻刻想到的,無非是去利益一切有情,他們一直希望一切眾生能得到安樂、快樂,現在卻發現有人去傷害這些眾生的時候,他怎麼會高興呢?他最歡喜的就是看到有人去幫助、利益另外一些人,並為他們的安樂著想;這種人諸佛菩薩就會非常地讚揚,非常地歡喜。

 

一切眾生是最殊勝資糧田

  所以剛才講到的這兩種資糧田(對上的三寶,對下的眾生),最殊勝最好的,還是一切眾生這塊資糧田。為什麼呢?因為我們要是能時時刻刻,為一切有情的安樂而著想,時時刻刻去利益一切有情,一直以此為宗旨去做事情時,我們便可以圓滿兩種資糧。即使是只靠一切有情,我們也可集聚到供養三寶的資糧;因為諸佛菩薩會很歡喜,很隨喜我們這樣做,所以我們自然的集聚了這個資糧,三寶與眾生兩方面資糧都同時集聚到了。也可以說,我們這樣地去利益他人,這樣地去實行,也是真正的修持供養。我們對三寶最好的供養,就是修持供養,因為佛陀與諸菩薩一直開導我們:你不要傷害他人,要去利益他人,你要愛他人。所以依止他的開導,分毫不差地去實踐,去利益他人,這就成為真正的行持。這樣就是最好的行持供養。就一個孩子來說,他很聽父母親的話,一直很努力地學習,行為各方面都非常好,非常規矩;這時他並不需要拿什麼東西去給父母;父母只要看到這孩子如此努力、如此聽話,自然會非常歡喜、非常高興。這麼聽話的孩子,很努力地在學習,即使去到比較遠的學校,住在學校裡讀書,只要寫一封信給父母親,跟他們講,自己要一些什麼東西時,父母必定非常歡喜地想盡一切辦法,圓滿他的心願。同樣地,我們如果按照諸佛菩薩的開導,一直去利益一切眾生,一直發起這種悲心及慈心,不時緣著眾生,也確實在修忍辱。當我們這樣地修持時,諸佛菩薩最歡喜,那時候,如果自己遇到什麼困難,而向三寶祈求加持,他們也會很歡喜地想盡一切辦法來幫助你,你馬上就會受到諸佛菩薩的加被。

 

如法修持利他就是最上供養

  在我們西藏,很多人就有這種的體會,如果按照法王達賴喇嘛的意思,聽從他的指示去辦事情,不管什麼事情做起來都會非常順利,非常圓滿。這是他們自己體會到,而講出來的一個事實。但是另有一些人,不聽法王的指導,法王所講的一切,他都置之不理,卻時常拿一些東西去拜見法王,非常恭敬地供養。對於這種人,法王是不會歡喜的;而他自己去辦事情也不會很順利,不會辦得很圓滿。所以法王多次開示大眾,很殷重地說:「很多人都希望來見我,他們都是很殷切很高興,又拿很多東西來見我。不必要這樣做呀!你們所要做的,是聽我所講的一切法,再按照這一切法去實踐,這就是給我最大的供養,我最喜歡的就是這一件事情。」同樣也有很多人,他們所做的也許並不是修持佛法,只是一般世間的事情,但辦事情時,他們按照了法王所開示的去做,結果在做這些世間事情時,也會比其他人順利,比其他人圓滿。

  一切諸佛菩薩心中,所想到的都是如何利益他人。因此我們應該想盡一切辦法,如何生起利益他人的心,積極地去利益他人。這是諸佛菩薩所最歡喜,最隨喜的,也是我們給諸佛菩薩最好的供養,這樣自己也可以得到最究竟的利益,更何況目前一切安樂也是從這裡產生的呀!但是我們去利益他人時,並不能一直希望馬上得到什麼感應,或是什麼加持。就是說,今天我利益了他人,我希望明天馬上就有個善報出現,這樣是不行的。也許有些人會這樣想:「今天我已經去利益很多人了,那我晚上就會夢到佛菩薩。」可是一整個晚上什麼也沒夢到,這時候,他會覺得說:「佛菩薩是不是沒有什麼悲心?我這樣努力去做,但是他連一個夢都不給我。」我們不應該如此,希望馬上得到什麼感應,或是得到一個善報;必須一天、兩天持續地做下去,到一定程度之後,自然就能體會到、感覺到佛菩薩的加持。

  有些人內心已經發起利益他人的心,但是去做的時候,因為方法不善巧,或用錯了方法;這種情形也是不能讓佛菩薩歡喜的。所以我們發起這個心之後,也要摒棄自己所習慣依循的方式;必須時時觀察:「有沒有走錯?」然後一直持續下去,才是最正確的。

 

修行錯誤的例子

  再講一段故事:我家鄉有一個修行者,剛開始的時候很精進,並持空行母的咒;邊持咒邊大禮拜,總共持咒五百萬遍,大禮拜也拜了五百萬拜。他修行的地方在一條河流對面的山洞。雖然拜了五百萬個大禮拜,也持了五百萬遍的咒,但因為他沒有發起去利益他人的心,卻一直希望自己能得到什麼樣的證悟,希望馬上得到什麼善報;以這樣的意樂去苦行,結果並沒有得到什麼證量。就在敵人剛入侵的時候,他也去迎敵,當了一個將軍。剛開始和敵人進行對話,在會議上,因為他很會講話,人家也沒有怎麼對付他。但最後並沒有達到和談的目的,還是開戰了。他也去參加了這一場戰爭,但是沒有打勝,因此逃到拉薩,就來見我(洛桑校長),他逃出來時沒有帶什麼東西,所以我經常幫忙他。那時候,我正在三大寺學辯論,他就住在我那裡。有一次他很好心對我說:「你也應該要修一修佛法。」過了一段時間,他又講一次:「你還是去修一修比較好。」第二次,我就跟他說:「所謂的修行,要修的是我們自己內心。讓這個內心變得越來越好,越來越善良,這樣就是修行,這是最好的修行。你大禮拜、持咒這麼久了,有沒有感覺到自己內心有所改變?有沒有變得比原先更好?」他考慮了幾分鐘後說:「好像沒有變好,內心好像變得比以前還壞。」我就跟他說:「假如你內心比以前還來得壞,那說明了你修行的方法錯了。你在山洞裡修行了這麼久,按理來講,在聽到敵人打進來的時候,應該修忍辱才對呀!不應該去迎戰,但是我聽到的是,你去跟別人爭吵,也聽說你去打仗,打輸了才跑到這裡。你自己不是也常會講這些忍辱的道理嗎?」他又思考了一下說:「那我苦行這麼久,真的沒有修對嗎?」我說:「你不是拜了五百萬個大禮拜嗎?那可能積了很多福報,可能是一種修行,另外,你不是持了很多空行母的咒嗎?我覺得這不是一種修行;因為你是以另一種動機去做,你並沒有去看看自己的內心,卻一直在持這個咒,這可能不是修行了!」他長考一段時間後,認同了我的看法。後來他來跟我道歉:「很慚愧,我不知道你才是真正的修行人,還在修行人面前講『你要修行』。自己沒有真正在修行,卻以為是在修行,很慚愧。」

 

如何走對修行的路

  他再問:「我現在應該怎樣去修行呢?怎樣去配合呢?」

  我就告訴他:「你先從修皈依開始,提起淨信心。因為你的淨信心不夠,所以從現在開始,你要修皈依;然後去思惟業果。你現在主要靠這兩個力量,再到拉薩大昭寺附近禮拜,然後去繞塔,再到大昭寺釋迦牟尼佛那裡去祈禱。這樣做,對你現在是最適合的。此外,你最主要的是要修忍辱,對敵人修忍辱。這是你現在最好的修行。」

  所以像這樣,我們去修行一些精要,假如修行方法沒做對的時候,無論怎樣苦行,怎樣努力,也不會有效果出現。就好像我們走錯路一樣,走在另外一條路上,雖然一直在走,最終也不會走到預定的目的地。我們要走到一個自己想去的地方,必須走上一條沒有錯的路,沿著這條路才可以到達要去的地方;修行佛法也是一樣。有了利益他人的心願,或是修行的心願之後,再真正去實踐。實修的時候,經常要思惟自己有沒有修錯?有沒有走錯?一直這樣去思惟,再沿著這條沒有錯誤的路走去,才可以達到你最後的目標。我們怎樣才不致走錯路?就要靠是否有利益他人的心,並且想盡一切辦法不損惱有情,以這兩個為基礎,再去對付我愛執這個敵人,拋棄希望自己得到快樂的心態。

 

愛自招痛苦 愛他得快樂

  我們根本不需要別人來教,自然就生起愛護自己,與希望自己得到快樂的本能。一些很小很小的孩子,也會想盡辦法讓自己得到快樂。連小蟲子等一些很小的動物,也有這種本能。有些人會想盡一切辦法,讓自己得到快樂,這種人並不稀奇,我們不需要怎樣去教他,這種心力是人人都有的。假如我們想盡一切辦法,只去成辦自己的事情,而希望自己得到快樂;想一想我以這樣的動機去成辦事情,我真正會得快樂嗎?不會呀!招來的都是一些痛苦而已。從無始以來,我們一直都串習這種力量,希望自己得到快樂;但是直到現在,我們真正得到自己很滿意的快樂嗎?很究竟不會變壞的快樂嗎?沒有呀!假如希望自己得到快樂的這個心,能夠讓我們真正得到快樂,那麼無始劫以來,我們都有這個心力,那我們早就已經成就自己的快樂,快樂應該圓滿了。但是我們並沒有真正得到自己需要的快樂呀!從這點來想,愛自己的這一顆心,一直在騙著我們。

  如果某一個人,利益他人、希望他人快樂的心力比較強時,自己得到的快樂也隨著提高;也就是說,不必去追求自己的快樂,卻能在利益他人的同時,獲得自己的快樂。所以《入行論》裡面曾提到:世間的一切痛苦,都是希望自己得到快樂而招來的。而世間的一切快樂,都是希望他人快樂而得到的。(「盡世所有樂,悉從利他生;盡世所有苦,皆從自利起。」)我們從無始劫以來,一直都是在為眾生利益而著想之後,才會得到自己的快樂。沒有一個人,曾靠著希望自己得到快樂的心力而得到快樂,從來沒有這樣一個人出現過。所以愛他人的心,利益他人的心,才是真正得到快樂的根源。反過來說一切快樂的根源,就是「愛他」的這一顆心,希望他人快樂的這一顆心。

 

一切安樂皆來自眾生

  假如我們希望下一生投生到人道,成為一個人時,第一步也必需要靠一個「他人」,就是我們的母親。如果沒有母親,我們根本沒有辦法投胎。所以從第一步開始,我們就要依靠他人,才會有這一切。同樣地,我們出生之後,一直要靠母親來照顧扶養,我們才會成長,才會快樂。當我們慢慢成長之後,所享用的一切衣食,也是都要靠他人的幫助,才會有衣服可穿,有食物享用。如果不靠他人,根本沒有辦法從自己這裡獲得。所以說,我們喝一杯很香的茶,也是靠他人,不靠他人,我們是喝不到這杯茶的。如果我們變得很富裕時,想一想我們為什麼會變得這麼富裕呢?都是靠他人的呀!依靠他人,自己才擁有這一切的。我們現在所具備的這一切學問,自己學到的這一切知識,也是需要靠他人而獲得;靠他人教,靠他人的引導,我們才會有這些知識,才會有這些學問。不靠他人是根本不會有這些的。我們想要得到殊勝圓滿的菩提,得到解脫,得到來生的快樂,除了靠他人外,更是別無他法。不僅僅是這樣,我們今生需要的快樂、平安,也必需要靠他人才會產生的。因此,經過這樣思辨之後,我們得到一個答案:一切眾生就是我們修行佛法的基礎;連我們做世間的任何事情,得到世間的一些安樂,也都要靠這一切眾生才會產生。

 

欲求菩提應珍惜一切有情

  因此,我們必需去愛護他人,希望他人得到快樂,想盡辦法去幫助他人,這樣才是我們現在真正該做的事。譬如我們有一些錢的時候,我們會非常珍惜,會想盡一切辦法來保護這筆錢,存到銀行或藏在家裡,即使是放在一個小盒子或箱子裡面,也還要把它鎖上,再鎖上房門,種種作為,無非就是要保護這筆錢。為什麼會這樣做呢?因為有了這筆錢,我的生活、衣著,甚至要做什麼事情,都可以靠它完成,這筆錢就成了我得到快樂、得到生活享受的根源。因為我們想到這一點,才會這樣去愛惜、保護這筆錢。但是我們不了解真正讓自己得到這一切生活,讓自己享受食物,享用這一切物品的主要根本,就是來自他人──一切有情。他不知道這一點,而覺得這一筆錢才是一切快樂和保障生活的根源。

  因為我們有這種誤解,所以會想盡辦法去珍惜愛護這筆錢,反而輕視他人、輕視有情。換個譬喻來說,就好像自己的孩子,不小心弄丟了十塊錢或一筆錢,你就打他、揍他。好像是說,在你的心中,十塊錢比孩子還要珍貴。然而真正想來,這十塊錢並不重要,自己的孩子才是應該去愛護的。如果我們了解一切生活、一切快樂的來源是眾生時,這筆錢就遠不如任何一個人來得重要。我們會想到,這一切的來源都是眾生呀!應該去愛護他人、幫助他人、關心他人,自己才會得到快樂和平安的一生;同時也會得到很大的名聲,別人都會讚揚你。就我們眼前所見的,所得的這些東西,以及所飲用的食物,樣樣都是靠他人而來的,我們可以親自證實到這個狀況。但因為我愛執的作祟,我們就不會想到這一層,而讓我愛執的力量一直推動著我們,長時以來不管他人,不去愛護他人。

  總之我們要得到最殊勝、最圓滿的果,是證得菩提,得到究竟解脫。然而要證得這樣一個最究竟的果位,就必需要靠他有情,才有辦法得到。單以這個理由來說,便值得我們去尊敬所有的他人。

  最後一句:「恆常心懷珍愛情」,就是為了證得殊勝的果位,也要去愛護有情,這樣的意思。所謂殊勝的果位,就是我們一直在希求的這個解脫和菩提的果位。想證得這個果位,我們必需靠一切有情。所以當我們希求解脫,希求證得圓滿菩提的心力增長時,那種愛護他人,去幫助他人的心力,也會同時隨著增長。但是有些人剛開始時就覺得疑惑,為什麼不要去追求自己的快樂,而要他人得到快樂呢?有些人還會懷疑,這是不是佛陀和自己的上師,立下的一條規矩,要自己像繳稅一樣去付出。事實上,這不是佛陀立下的一個稅,或是一個繳稅的條例,也不是你上師和一些聖者所立下的一個繳稅的條例。而是你自己如果要得到解脫,要得到最究竟、最圓滿的菩提、最圓滿的快樂時,你就應該這樣去做,你應該去關心他人,希望他人快樂。(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