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元的「加持」
就成立班級圖書館而言,原先也是想幫助學生惜書、愛書而發心將自己珍藏的兒童讀物,捐出來和班上孩子分享,於是在三寶加持下寫下一份令自己也感動不已的信給家長,祈求家長一起來配合協助,布施一些錢或書,利益全部的孩子。 但當家長的回條和捐款呈現在我面前時,我的分別心馬上現起,對錢捐多的心生歡喜;對沒捐錢或只捐幾本舊書的,心生不悅。甚至於看到有位家長的回條上只寫著二十元時,雖然表面上勉強接受,但是內心實在不滿意,根本無法生起隨喜心。 事後將全數的捐款一數,哇!有一萬多元,原先不滿意的心,一掃而空,高興極了!甚至於與同事或朋友相聚時,會不自覺談起班上捐款之事,而且還重複了好幾次。 後來,靜下來想想:「我在做什麼?是不是我的心已往名利的方向駛進了?我不斷在別人面前呈現自己很有一套,家長都信任我,願意助我一臂之力的業相。說明了什麼?我原先初發心的善念跑到哪兒去了呢?」 今天能感得家長的發心,是三寶的加持及家長的善根、孩子的福報,與我何干?我只不過是個緣,為何卻將所有功德往身上攬呢?哎呀!得好好警惕自己,意樂已錯了,別再隨八風轉,否則終身善行,悉成過失。 今天,提筆作「戒行持犯」,回首這一段心路,真感激這位家長二十元的捐款,讓我看到自己的無明,觀照自己的習性。這二十元豈不就是三寶、師父的加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