瞋心大起.愛人反禍人

慧法

 

  在史記中,有一則有關因果的故事,令人驚奇:

  竇嬰、田蚡同為西漢大臣。竇嬰是竇太后的侄子,吳楚七國之亂時,被景帝任為大將軍,七國破,封魏其侯。武帝初,任丞相,推崇儒術,反對黃老學說,後為竇太后貶斥。田蚡為景帝王皇后同母弟,武帝初年,封武安侯,後任丞相,驕橫專斷。

  在田蚡尚未顯貴,與竇嬰共同致力於推崇儒術時,倆人感情極佳,田蚡曾服侍魏其侯竇嬰喝酒,就像晚輩一樣,非常有禮貌地跪起進退;等到田蚡得到寵幸,封侯任相時,周圍一些原先在竇嬰身旁趨炎附勢的人,就一個個離開魏其侯竇嬰,而紛紛投靠武安侯田蚡去了。

  田蚡當上丞相之後,有一次叫手下籍福去向竇嬰要索城南的土地。竇嬰大怒說:「我雖然已被朝延罷棄,而將軍正當顯貴,難道就可以仗勢欺人,強取土地嗎?」當時長安住著一位已辭官的將軍,名為灌夫,與竇嬰情同父子,知此事後,很憤怒地將籍福痛罵一頓,武安侯田蚡從此和灌夫及魏其侯竇嬰就結下了怨仇。

  元光四年,田蚡取燕王之女為妻,太后下詔,令所有王侯前往祝賀,酒喝至半醉時,田蚡起身敬酒,所有的人都離座表示不敢當;但是輪到竇嬰向大家敬酒時,卻只有幾位舊識起身謝酒,其他人則依然坐著不動。此時灌夫藉著三分酒意,瞋心大發,破口大罵,田蚡大怒,於是上告皇上,說灌夫在宴席上對客人不敬,並檢舉彈劾灌夫其他不合法的事,皇上於是下令逮捕灌家所有的人,竇嬰奮不顧身拯救灌夫性命,他說:「我絕對不讓灌仲儒獨自一人受死。」於是上書竭力營救,卻被牽連拘繫。然而皇上本無意殺竇嬰,但沒過多久,灌夫全家族被處決後,就有許多不利於他的謠言傳到皇上耳中,終於在當年十二月三十日判竇嬰有罪,而在渭城大街上斬首示眾。

  第二年的春天,武安侯田蚡突然病倒了,經常在夢中大呼大叫,承認自己有罪,謝罪不止。請了能看見鬼的巫師來診視他的病,巫師卻說看見魏其侯-竇嬰和灌夫兩個鬼魂一直守候在榻前,準備俟機殺死武安侯-田蚡。果然沒多久,武安侯就病死了。

  史記這一則真實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世態炎涼,古今皆然的一面,然而我們若能「通達無我」,就能見怪不怪了。而灌夫因瞋心太重,使酒罵座,身遭族誅,並且連帶送掉了竇嬰的項上人頭,愛人反以禍人,吾人能不相信「酒之當禁,忍之可貴」乎?經言,若有人來節節支解時,當自攝心,不生瞋恨,亦當護口,勿出惡言。如果對境,放縱自己的瞋恚心,則一念瞋心燒燬功德林,能不相信「瞋心猛火,劫功德賊」乎?又灌夫及竇嬰死後為厲鬼,何不「生前少忍」乎?

  由此可知,吾人能少知佛法,即能受福無量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