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山寺鳳山寺的出家人怎麼吃


──淨明法師訪問記


編輯室採訪整理

  很多同修都知道,鳳山寺的出家人是吃大鍋菜的,而且他們持午非常嚴謹。參加過鳳山寺法會或是各種共修活動的同修,也多多少少啊過那種清爽宜人的食物,或是受持八關齋戒以後身心的那種舒暢感覺。鳳山寺的出家人,他們長期這樣的吃,能不能為紅塵中每日奔波三餐的我們,帶來一些特別的啟示呢?我們特別訪問了淨明法師,請他為我們指引出一條方向。

飲食目的在於調養色身,以利修行

  訪問一開始,我們就飲食的目的到底是什麼,請法師為我們開示。

  淨明法師的答案很簡單,他說:「我個人雖不敢說修行很夠,但是根據佛經上的道理來看,吃飯,應該是為了維持生命最基本的需求,以調養色身,方便修行。我們一般世間人吃飯還要追求好吃的、好看的、稀奇的,這些都不是佛法上的概念。」

  法師既然談到了調養色身,用世間的語言來說,是不是表示出家人在飲食的規劃上,也重視營養的追求呢?這是我們進一步的疑問。

  法師明確的回答說:「就鳳山寺來說,我們並不會特別去注意『營養』這件事。從前我到大寮去煮飯,見到什麼材料就煮什麼。尤其是快要腐敗的菜,更是趕緊煮了吃掉,免得浪費了,辜負了信眾的供養。」法師說。

  這麼說來,出家人懷著與十方結善緣的心,把信眾的供養無分別的用來攝養色身,自然得到所須的營養,與一般人刻意的去追求營養,在方法上是有所不同的。然而,法師隨順眾生,信眾供養什麼,法師就吃什麼。如果信眾供養的某種食物太多了,或是一陣子連續供養同一種食物,法師會不會起煩惱呢?

概念安立,煩惱不生

  「出家人也是凡夫,一開始也是會的。比方說,我從前胃不好,就被灌輸了一些概念,認為吃了像絲瓜啦,米粉啦,粽子啦,這些『性寒』的食物,都會造成『胃寒』。可是到了僧團裡,如果剛好信眾供養了這種食物,你這樣不吃、那樣不吃,就會造成很大的不便,所以各種食物都得吃。

  剛開始難免會起煩惱,而當時真是一吃就會胃痛,或是拉肚子。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練,和師長的提攜,我的概念轉過來了。結果不但什麼都能吃了,身體也越來越好,連感冒都很少。」

  所以說出家人和在家人對於飲食的概念,真的是有所不同。那麼,法師們在出家前、出家後,飲食的調適上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呢?譬如說;會不會肚子餓呀?

提起心力,調適飲食

  淨明法師笑著回答:「拿我個人的例子來說吧!我出家前就吃素了。剛開始的確容易餓,但是很快也就適應了。出家以後,由於一天只吃兩餐,工作又重,剛開始仍會有類似饑餓的感覺,但因內心有一股敬重戒律的強大心力,根本不會想到需要吃東西,經過一段日子以後,這種類似心理暗示作用的饑餓感也就消失了。

  出家人當然也有個別差異,但是一般來說,像是出坡之後,「累是共通的感覺,但是體力不夠、營養不夠、熱量不夠…等等在家人常會擔心的事,我們倒是真的不會。」

  我們嘗試著從科學上去解釋「提起心力,讓代謝率提高,食物可以發揮更高的效用」,確實也解釋得通--因為人體的代謝,本來就不是一成不變的;更何況佛法根本是超越物質、超越科學的!

  那麼,是不是每一位初來鳳山寺的行者,都馬上提得起心力呢?

  「也要順著因緣去調整啊!」法師解釋:「像初來的孩子,是一天吃三餐的。小沙彌還沒有適應之前,也暫時不受戒。在淨人階段的成年人,我們也准許他吃三餐。但是,一般來說,成年人既然來到了鳳山寺,總是內心經過了抉擇,所以我們還沒有見過誰不能持午的。一般來說,總是自然就有很強的心力要持午。」

  提心力,對世間人或許很不容易,法師說來,卻是雲淡風清。我們不禁想知道:飲食習慣改變之後,是不是昏沈的毛病也自然沒了呢?

飲食知量,通體舒暢

  法師坦誠的表示:「我不敢說絕對如此。因為昏沈也是一種業障,不單純決定於飲食。但是我也做過比較。比方說以前我的胃很不好,在多年前第一次參加過大專八關齋戒之後,就逐漸好轉了;出家之後,更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由於一天只吃兩餐,感覺上每天晚上腸胃都消化得乾乾淨淨,第二天起床就很舒暢,食慾很好,吃得蠻舒暢的。

  現在在寺廟住久了,每次來台北,吃的比較多,反而比較不容易吃飽,也反而不如在鳳山寺舒暢。」

  淨明法師一連用了三次「舒暢」,聽得我們也舒暢無比。法師接著又說:

  「我們平常在鳳山寺裡,什麼菜都放在一起煮大鍋菜,然後配飯或配麵吃。大鍋菜只放一點點鹽作調味料。有時候辦法會,為了隨順眾生的口味,我們就多加一點鹽,或是加一點醬油。

  這一次辦預科班的夏令營,我們陪著孩子們吃了一個星期豐盛又油膩的飲食和許多平日較少吃的素料加工品,結果我一直嚴重感覺想嘔吐。雖然我把心安住,自我調整一下,也就沒有吐出來。但是,自從受八關齋戒以來,我的胃從來沒有這麼不舒服過。並且身上會感覺像針尖刺到的一種很奇怪的癢法。還有其他的法師,也和我有類似的感覺。」

  這麼說來,平日吃慣了口味重、添加物多的我們,卻毫無自覺,如果對照一下法師們的飲食經驗,也難怪我們總嚷著身體不好、頭腦昏沈了!我們該怎樣調整呢?法師又為我們作了開示:

  「只要我們安立了內心,人是可以適應的。在家人吃飯不須要像出家人一樣,一下子心力提得太猛,反而造成了身邊人的煩惱。但是,可以慢慢的改變過來。我們要有信心,不妨就從師長提倡的有機無農藥蔬菜,和不含添加物的食品入手,逐漸改變我們的飲食習慣。」

  總之,飲食知時知量,長養色身好修行;法師的開示,確實像一盞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