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善好施的張奇 編輯室整理 一、原文
病愈。求去。且云。前寄二十金。今當還我。張妻知其誑2.也。少以釵環相贈。道人必欲如數。張竟與之。絕不自悔。 後張有子繫獄3.。將刑。急索二十金。為免死。張倉促無及。忽一人自旁出。代付之。子得免。 熟視4.其人。即前道人也。 二、注釋
2.誑:音ㄎㄨㄤˊ,騙人的話。 3.繫獄:被囚禁在獄中。繫音ㄒㄧˋ。 4.熟視:仔細地看。 三、譯文 張奇為人樂善好施。有一天外出,偶然看見一位道士,因病而臥倒在路旁污穢的地面上。張奇就邀請道士到他家去養病休息。 道士病癒後,便要求離開張家,並且說:「我先前寄放在你家的二十兩金子,現在應當一併還我。」張奇的妻子知道道士打誑語,就稍微表達一點心意,拿出她的釵環等飾物贈予他。但道士卻堅持一定要拿足那二十兩金子,張奇最後竟然如數給他,絕無後悔之意。 後來,張奇的兒子因案被囚禁在獄中,將要行刑時,獄吏向張奇催索二十兩金子,並說如此可免一死。但張奇在匆忙之間,無法湊齊這筆錢時,忽然有人從旁而出,代他付了二十兩金子,張奇的兒子因而得以免死。 張奇仔細地看著這位恩人,原來就是先前那位臥病街頭的道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