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雨甘露


如何實踐悌道精神


八十五年十月七日

日常師父開示於台北學苑

為了一生、一生接得上去,我們一定要推行悌道,把自我放低、考慮別人,甚至於以別人為主,這樣一步一步地淨化自已。

  如何實踐悌道精神,這個題目本身是學了廣論以後,要從共下士、共中士、上士一步步走上去之前下腳的第一步。因此,這個基礎可以說是下士。雖然佛法是從中士開始,可是必定要從這基礎上一步步深入,像造房子一樣,一層樓、二層樓……往上蓋,這基礎雖然在地下看不見的,卻是必需要的。因為真正修學佛法,一定從淨罪集資開始。


把握時大因緣 理論付之實踐

  一般說起來,在家人很不容易把精神貫注在修學佛法上面。最近這個時代的種種狀況,表面上看起來使在家人修學佛法更為困難,實際上,對一個有志向上而且正確把握方法的人來說,卻是一個很好的「時大」因緣。因為有一部分事情只有在家居士能夠去做。在座諸位要去實踐這一部份時,我特別提出實踐悌道精神,有其特別的原因。我們怎麼把它連貫起來呢?今天我先把理論說明一下,最大的希望是各位把這理論在日常生活當中去實踐。

  面對這個紛擾的時代,諸位既修學了佛法,就應趁這個時代為佛法留下一片乾淨土;使得人們能夠保留著一顆善良的心。當社會環境每況愈下時,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好人沒辦法去做好人,實際上是更容易做好人,因為別人不做,只要我們稍微去做一點點的話,效應很快、很容易產生,我們推展無農藥蔬菜就是最顯著、最實際的例子。這個時代不僅僅是我們這些修學佛法的人,大家都感覺到農藥對人類的傷害這麼的大;無農藥食物對人的健康這麼的重要,但始終沒辦法做到,其根本的原因,在於欠缺內在的精神。現在我們這團體因為有了內在的精神,有了中心理念,推動著我們齊心共同努力,所以,我們雖然都是外行,但是居然做到了,這現象給我們很大的鼓勵。


掌握主輔關係 勤積學佛資糧

  現在世間上一般的看法,是把人類的終極目標看成外在的東西,所以去追求物質上的享受。然而佛法告訴我們人類的終極目標是內在的東西,所以稱為「內明」之學。因此,修學佛法的佛弟子,雖然身為一個現實社會的人,但是能夠了解現實生活只是一個輔助;能夠掌握主輔的關係去努力實踐,如此,在眼前,能夠為自己好好地生活下去;在未來,能夠為佛法留下一片乾淨土,能夠做到這樣,我們豈不是積下了最好的資糧?

  現在我不完全用佛法的字眼去談這問題,但內涵上面完全用佛法的精神,為什麼要這樣呢?為了希望漸漸把這個概念推展開去,使影響的層面更深更廣,而要影響我們周圍的人,乃至更多的人,一定要使用世間共同的語言才有可能。內在的佛法很深很廣,但其中有一部分是與世間共同的,因此,這一部份要去與世間人對談時可以不用佛法的語言,但是同樣能夠產生佛法的效果。以世間的觀點來看,儒家的「仁」的基本精神,就是佛法「下士」的根本基礎。所以,我首先就引用《論語》的語言來說明,《論語》第一篇「學而」篇的第一章──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段話是告訴我們,學習一件事情不但要學,而且學了以後還要不斷地照著去做。


依循習性做事 毋庸深入學習

  世間的事情,對絕大部分的人來說,好像樣樣都要經過學習,可是以佛法的標準去衡量的話,很多事情我們不必去學,這話怎麼講呢?學了佛法以後,我們了解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習性,依照著這習性去走的話,不必經過深入地學習,隨便地一碰、一學,輕而易舉地就會了。例如平常所說的:「食色性也」,飲食、男女這兩件事情不要去學,放眼看去是人類共通的本能,甚至是有情界六道輪迴當中共通的,我們仔細去看,不論高等動物、低等動物的確都可以不要去學。所以從佛法去看的話,現代的人類好像學了很多科學,可是基本上所追求的目標還是為了男女、飲食這兩樣東西,不管它包裝得多漂亮、多完美,實際上都是為了這個需求,但是這種東西根本不要去學習!

  我們進一步去看,世間的人做了很多事情,例如念了書去賺錢,又為了賺錢,把所學的東西加強練習,當學了這東西,做的時候快樂不快樂呢?仔細去想會發現一點都不快樂!談到這裡,我要告訴各位,只有「學而時習之」這一件事情是快樂的,為什麼快樂呢?因為這種快樂是內心上面的東西,我還是用《論語》上的話來證成《論語》。孔老夫子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這是孔夫子所說的內心的快樂,所以孔老夫子最讚歎的是顏回,因為顏回能做到「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這些話很明白地說明快樂絕對不是吃得好、穿得好,那些外在物質的表象!

  世間人無法了解儒家所說的這快樂是什麼,現在我們學了佛,透過了佛法漸次去體驗,我想各位多少會有所感受吧!即便是還沒實際去實踐,但因對廣論理路上有了了解,內心中自然會啟發一種希望,因而覺得很歡喜。如果能進一步照著去實踐的時候,各位一定多多少少能夠體會到這快樂。譬如各位平常很重視皈依,去實際精進皈依共修時,當皈依到量生起的時候,內心之快樂一定也是與這個量具足的。


世間人是獲取 學佛人是付出

  佛法告訴我們皈依是皈依法,皈依法就要如法行持,這如法行持是內明之學,這一點和儒家所謂的「仁」是同樣的特徵。這些理論除非內心當中有很明確的體驗,否則不大容易了解,因此我舉一些實際上的例子,讓各位同學自己去比對、去觀照自己。當我們學了廣論,理論上了解了,開始去實踐的時候,大家會不會有種感覺──我們的做法和世間人不一樣,世間是獲取,我們是付出,在付出過程當中,內心上面產生一種很大、很大的鼓勵和快樂。諸位正在推行善行小點滴,不知是否有如此的經驗?在團體中彼此付出,這就造了很大的善業,也是悌道的實踐。

  業包括身、口、意三方面。造一件善業,意樂為主,身口為副。有的時候那怕僅僅是意樂的造作,也會有很大的效果。我舉個實際的例子,有位曾居士談到他平常在馬路上常常看見有小動物被撞死,就會上前幫牠收屍掩埋。他這個善行被另一位同事聽見以後,心裡就一直想效法他這樣做,但真正在馬路上看見這種情況時,心中就會生起很多其他的念頭,例如會想:馬路上好危險,萬一跑過去被車撞死了,怎麼辦;反正牠已死了,已經不是緊要的關頭,總歸會有人來處理這件事情;車子已經開過頭,再回頭很危險……等等理由而沒有付之身、口去做。


遭遇失敗莫停留 不氣餒往前衝

  想做一件善事與實際付諸行動之間,的確有段長的差距,所以雖然想了很久但始終做不到,不過也因為想了很久,不斷策勵、策勵的結果,總有一天會做成功的!剛剛提到了的另一位同事就是這樣。有一次,他車子已經開過頭了,就再次折回來,把那隻狗從馬路中間拖出來,當時旁邊很多人責怪他擋住馬路,他做好事,雖然受了人家的責罵,但是他好高興,一路好高興的回去,回去以後看見了曾居士,一面抱著他跳,一面說:「今天我終於做到了!終於做到了!」所以,當我們想做一件善事,事先一再告訴自己要這樣做,但是真正事到臨頭,習性總是會找很多種理由讓你不做,這時候鍥而不捨的精神是最必要的,否則,覺得失敗而停留在那裡,那就永遠沒有成功的機會。

  行為本身必需經過幾個條件才能夠做得到,第一個要「學而時習之」,例如我們現在學廣論,學了以後要不斷策勵自己「時習之」,理論上面學會了以後,開始去實踐,這當中的過程是個拉鋸戰,如果能以鍥而不捨的精神去做,最後成功時,就會產生「不亦悅乎」的效果。第二個「有朋自遠方來」,周圍的人看這件事情覺得這個傻瓜忙這件事情幹什麼呢?但是遠方的朋友大家談起這件事,好高興!最後「人不知而不慍」,遇到志同道合的固然很好,沒志同道合的也沒關係,因為這本來就是自己內心上頭的,不要人家知道,這個快樂是內心的,所以說:「不亦君子乎?」佛法內明的特徵與這個相吻合。

  這個特徵儒家不是說「內明」,而是說「仁」。「學而」篇第二章孔子的弟子有子說:「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仁不僅僅是一個理念,它是必須去實踐的。實踐的時候有的人可以做到「安而行之」,天生就是如此。有的人必須「力而行之」,有的人必須「勉強而行之」,我們現在學佛是屬於後者,因為我們都是了解了學佛對我們有好處以後,努力策勵自己去學、去做。最後我們做到的境界一定比儒家的標準高出很多;但在基礎上仍然必需透過儒家慢慢走上去。


中心問題都是從內心淨化開始

  那麼從那裡走上去?從孝悌開始。仁的實踐依實際對象的不同,有不同的名稱,但是其中心問題都從內心淨化開始。佛法告訴我們,傷害自己、損害別人都是因為有這個「我」。然而,現在我們不能、也不是一口氣拿掉「我」,不但是理論上根本不可能立即拿掉,而且假定能夠全部拿掉的話,就成了二乘,而在法華會上後悔。所以廣論一再告訴我們,不要先拿掉這個「我」,那怎麼辦呢?從「我」去轉變、從「我」去放大,先去想別人──我不要的,不給別人;我要的,給別人。這種精神對尊長來說是「孝」,對同伴來說是「悌」,這是儒家「仁」的實踐,也是實踐廣論的下腳處!

  今天有因緣介紹各位實踐並推展悌道,經過前面的說明,想必大家已比較清楚其內涵,怎麼把所學的《廣論》,先在理論上面建立,然後一步一步實踐最後的終極目標----成就無上菩提。但是,要成就無上菩提不是短短的三、五個月,三、五年,三、五生,那是個無限的時間,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是基礎,成了佛以後要永遠的走下去。這就是增上生的特點。

  為了一生、一生接得上去,我們一定要推行悌道,把自我放低,考慮別人,甚至於以別人為主,這樣一步一步地去淨化自己,所以說眼前必須先從理論上去了解,了解內容以後實踐的下手處是推行悌道。我們學了佛向佛看齊,所以真正的老師是佛,一起學佛法的人,雖然有僧俗之分,但是內涵上面是相同的,因此以其內涵來說,凡是與我們一起學佛的人,都是我們的同伴,對他們我們都要推行「悌道」精神。


初期標準是下士 最後目標是上士

  關於悌道的實踐,眼前我們是「力而行之」,「勉強而行之」,因為知道這樣做對我們有利益,所以勉強自己去做,可是習性又與它不相應,因此要做出一點點的成效,都得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所以開始去做的時候,最好先把標準放在「下士」,然而最後目標是在上士,然後繼續不斷推動自己這樣去做。

  實踐過程當中,善行小點滴也好,日行一善也好,三百善也好,名稱雖不同,但都有一個很實在的問題,分總、別兩方面來說,總的我建議你們先學三百善,先自己設定一個目標----我要做到一個什麼樣的程度,希望把自己最顯著的某樣錯誤改正,策勵自己想辦法在一定時間之內改掉自己最大、最基本的缺點。行善剛開始雖然很困難,但是做習慣以後,每天都可以找到很多行善的因緣。不過,每天要行善,的確可以做到日行一善。然而每天要改過,就不可能日改一過了,若能夠日改一過的話,這一生雖不成佛,但至少可成為菩薩。所以我們一定要要求自己,在一定時間內一定要改正那一個過,並且先計畫好分成幾個步驟去改正。

  通常單單從改過看的話,覺得這個過老是改不掉,此時心裡會越來越沉,最後一定會放棄,然後恢復原來的老樣子。所以在改過之前必需先要集聚資糧。剛開始做的時候,為了策勵自己,那怕很小的事情都去做,做成了以後心裡會想:啊!今天,我終於能夠把自己平常認為大而化之、視而不見、找種種藉口推拖的這些事情做好了,如此提起來以後會很明確的感覺到內心有一股力量生起,然後,這個力量會繼續策勵自己再出發,因此策勵自己有很大的好處。


水滴雖微 漸盈大器

  我們仔細去觀察每個人平常的習慣,最常見的是「無奈」兩個字,做什麼事都覺得沒味道,只是被逼得非做不可,一生就在這樣的狀態當中莫名其妙的度過,很難從生活當中感到興趣,而如果感到有興趣的事情,以佛法去看的話卻又都是輪迴六道之因,三惡道之因,這一點我建議諸位做事情的時候多加反省、多加比較,平常生活當中,如果最好的就是無記,做過後內心沒什麼東西的,那就只是無奈了!感覺就這樣一回事嘛!剛開始為了念書而拚,等到成了家以後,為了子女而拚,等到真正開始去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內心當中有不同的感覺──今天我終於完成了我的理念,不要小看這一點,「水滴雖微,漸盈大器」。惡是這樣,善也是這樣。

  惡跟善不同的地方,惡初期好像無關緊要,最後下了地獄;善是小小的地方,感覺有種愉快的心情,然後常常去做,做久了以後,會感覺生活當中內在有種情趣出現;會體會到「人不知而不慍」的快樂,不要人家知道,我自己知道,遇見志同道合的人──「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內心當中很明確的提升成這種感受。有了這種力量以後,想要改善過錯就做得到了。這個時候,會體會到兩件事情:想要做的淨罪集資,有了力量。而且有了信心,假定不透過這樣的實踐,根本建立不起這信心來。也就沒有實踐的力量了!因此我們所期望的無上菩提不是一個空的目標,而是我們現在眼前要去實踐的,腳踏實地要走的路。

  了解了這個特徵,現在我們要推行悌道,最難克服的就是怎麼把「觀過」變成「觀功」,但你要慢慢地去試,在試的過程當中,我建議你們從小的地方下手,譬如看見一個人的座位下面掉了一樣東西,以前你會想:這個人就這個樣子…。現在因為想去行善的時候,你自然會想:啊!又有一件善事可做了……。如果你常常這樣子去練習,以後你會體會到一個很有趣的事實:不靠著團體想擋得住煩惱的現行是非常困難的。

  在座每位同學都參加過法會,在法會上面的感受,跟一個人的感受一樣不一樣?肯定不一樣。所以我們親自去做,能夠驗證《廣論》上面說的,一個人去做是做不起來的,在團體當中自自然然就會得到這種力量。然而在團體當中,你投入的實際上也只是你平日一個人做的,但只要把一個人平常做的力量放在團體當中去做的話,自然會有一個很有趣的效果出現──付出的是一樣,效果卻完全不一樣!這完全是因為形成團體所產生的回應!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個事實?這是不是一個團體的功德?所以觀功念恩從個人的功德去下手會比較困難,如果從團體的功德去下手就容易多了!而且,當有了實際活生生的經驗以後,根本不要觀,他本身就是功德!所以去看的時候,要具有總、別相的概念,將來修行到懂得善巧的時候,會懂得在何處以總相去看容易,在何處以別相去看容易,實際上這兩者是分不開的,只是在策發、提示、引發我們的時候,那一個有力而已。


團體傳承下去 佛法始得生根

  最近我常常提到為了整個佛法的久住,在家居士的地位變得舉足輕重,其實以前也一樣是舉足輕重,因為沒有在家人,那有出家人?那為什麼現在我要特別提出來呢?因為如果每個在家人都一樣的好,那我們就顯不出什麼特別了,反正少了我一個也影響不了大局,但現在正因為這個時代不是每個在家人都一樣的好,所以少掉我一個就是少掉了一個好人,以此類推,更明確的說,如果我們這個團體不存在,不像今天這樣傳承下去的話,佛法就沒地方生根了!為了這樣的理念,我覺得現在對各位在家居士來說正是集聚資糧的「時大」因緣!

  在這「時大」因緣裡,有些事情也只有在家居士能做,出家人只能做個輔助而已。那些事情呢?就是目前提出的文教事業和慈心事業。一個是為了心理的健康,一個是為了生理的健康,身心健康提升的話,才能達到身心靈淨化。前面提到無農藥的事情很多人去推展,但成果很少。而我們這群外行人居然做成功了,在座每一位都是最主要的功臣。明明有這麼大的功,為什麼不去看它?

  再來看看教育事業,不管早期所辦的教師營,以及現在推展的兒童讀經班,在在都顯示只靠一個人是做不起來的。我提出一個例子來證明,有一位家長在鳳山寺讀經班成立之前就聽說讀經的好處,於是就教他的孩子背《三字經》。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四句十二個字,背了一個月居然背不出來,家長想盡種種辦法,孩子還是背不出來,家長正想放棄的時候,鳳山寺讀經班成立了,他很高興,把孩子送來,沒想到送來沒幾天,孩子把整部《三字經》背出來了。

  那位家長在驚訝之餘,特別把這段事情的始末報告出來,他就覺得這是鳳山寺的加持,其實我知道這是團體的力量。

實踐悌道的功德 迴向所安立的宗旨

  在團體提升過程當中,我所以特別提出來「悌道」的實踐,真正的重心就在這上頭,總結起來,學《廣論》使我們對整個人生的目標有個確定,理論認識了去實踐,實踐過程當中,現在跟我們相應的是「下士」部分,這部分去實踐的時候,就是利用「時大」因緣去做我們要做的那一部分。對裡邊來說是悌道的實踐,對外面來說是日行一善,然後,把功德迴向給我們原來所安立的宗旨,以求共同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