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之間》

走入孩子的心靈

慧海一班 德尊

  孩子的問題早在眼前,長久以來卻輕忽而過,直到有天經孩子的老師點醒,德尊師兄決定親自出馬好好調教。孰料土法煉鋼的過程中,父子關係陷入更深的不安之中,怎麼辦?

  而有專家引導,加上的依、祈求,他發現問題的癥結,漸漸走入孩子的心靈,這段路走來艱辛,真箇是天下父母心……

             
  印象中只知道兒子的動作很慢,舉止有些粗魯,課業中等,我心想只要他長大些自然會開竅,擁有快樂的童年才重要。這些似是而非的概念和輕忽的心態,蒙蔽了我對兒子狀況的了解。直到級任導師親口告知,「他」是全班動作最慢的孩子後,進一步和多位指導老師請教,發現他的大腦和手眼間的協調有極大的落差,換言之,腦筋懂得的語辭不少,但是要表達成文字卻是錯字連篇,字體結構左右不分,筆順東拼西湊,剛學即忘,種種跡象顯示,這孩子似乎有某種學習上的障礙。 

急驚風遇上慢郎中  土法煉鋼身心俱疲 
  
  首先太太和我開始閱讀相關書籍文件,並尋求專業輔導,總覺得各家學說不是以偏概全,就是無法涵攝一切。因此儘管付出高額的費用,但是成效非常有效。於是我決定親自出馬,不信他頑石不點頭。(此時幾乎不曾想到業果,或皈依祈求三寶加持。) 

  剛開始,我採用土法煉鋼的方式,親自坐在兒子旁邊盯他寫功課,初期效率不錯,但是只要我一離開,焦躁不安的習氣會讓他不斷地提出「我想上廁所、好癢、流汗、肚子餓……」等藉口,因此簡單的功課往往要花二、三個鐘頭,晚睡的結果,早上就爬不起來,明知道會剝奪孩子學習的機會,我依然忍不住幫他穿衣打理一切。平時還好,遇到考試將屆,單單為了複習功課就會把家裡搞得雞飛狗跳。日子久了,當心力不足或是心有旁鶩時,情緒經常按捺不住,於是一些非理性的動作,就會不知不覺加諸在孩子的身上,當夜幕低垂,望著熟睡中天使般的臉孔,搭配的竟然是責罰的傷痕,彼此間是多麼不協調啊!曾經多少的夜晚,我長跪佛前祈求、懺悔、哭泣,這一連串的疑惑挫折,讓我身心俱疲,常問自己:孩子還這麼小,我是不是太急了?我到底要把孩子帶到哪裡?我一定卡在某些關鍵……。 

  不斷地向台北學苑培根班老師請教,向專家請益,蒙三寶加持,我發現問題的根源在父母本身,孩子呈現的狀態依稀也在我自己的身上找到,例如:不耐煩、好簡惡難、粗心大意……,平常不良的身教無形中熏染了孩子,加上名利心作祟以及無數的藉口和不善巧舉措,才會做出超越孩子能力負荷的要求,想到這裡內心真是充滿慚愧。 
  
耐心指導用心關懷  拿捏分寸互相增上 
  
  之後,面對孩子學習,當發生狀況時,則盡可能先檢點自己的內心,試著從無限生命的觀點,營造和緩的學習氣氛。嘗試讓孩子漸次體會學習是一種喜悅的負擔,接受挑戰是一種享受等等。假日的早上,父子兩人一起切洋香瓜,先欣賞果皮的紋路,研擬切割的步驟,刀子的拿法,切好後如何擺設及其善後處理;最後,一邊享用大餐一邊心得交流,前後一共花了一個多鐘頭。平時搭車、走路、爬山,則利用機會觀察植物根莖葉、虛擬雲的變化、探究小鳥的英姿和波浪的紋路,此時彼此沒有刻意的主題,也沒有明顯的指導者和被指導者,有的只是兩個相互增上的學習者,我只是用「心」感受、用「心」接受。 

  至於課業輔導上,我只是在他發生狀況之際,例如搔癢、喝水、想上廁所……時,不斷地提醒他「這種現象是真實的你」,讓他能嘗試體會那種焦燥,但是卻不加入太多的批判,只是等待…等待…。然後好像是飛翔中的老鷹正伺機捕捉地上的獵物,當兒子稍有心領神會時,就不斷的拋出問題,諸如:「你看,真實的你又來了。」「你喜歡這種感覺嗎?這種感覺和功課不好、寫字很慢有關嗎?」此時雖然知自己立意尚佳,但是因為耐心不夠,經常還是有擦槍走火的情形,而且這種方式的效果,並非短期可以彰顯。所以如何讓孩子不會因為督促太嚴而畏懼學習,或放得太多以至於太依賴,造成成績低落失去信心,必須不斷在錯誤中學習捏拿分寸,這也是我目前努力的課題。 

  我終於體會到,沒有人天生就會當父母,為人父母是要學習的,千萬不可急求果報。只要用心去體會,用心去接受,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長,當我們大人的心真正走入孩子的心靈,慈悲喜樂自然會洋溢,我感覺肯這樣去做,受益最大的反而是自己,慚愧之餘,此刻我已分不清到底誰才是老師,感恩之心更是持續好久、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