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這也就是日常師父所開示的「悌道精神」,師父說:「一個人的 力量有限,但是結合大家的努力,團體的力量就會出現。」本次皓依法會以實踐悌道為主題,佛菩薩加持,正行第一天就示現境 界,同修之間互助合作,讓悌道的精神在法會中如實呈現。 「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善是如此,惡亦如此。如果人人實踐 悌道,彼此安守分際,進退有據,行止有禮,福雖未至,禍已遠 離;但是如果目中無人,貪得無厭,禍雖未至,福已遠離。 放眼時勢便見端倪──年底國內選舉,黑函與謾罵,暴戾之氣充斥 ,同胞分為芋頭和蕃薯,彼此敵對,台灣滿溢著貪瞋癡三毒。十 二月,一九九八年的最後一個月份,美英聯手發動「沙漠之狐」 行動,黑夜砲轟伊拉克,波灣風雲又起,引起世界性恐慌。迎向 一九九九年的,不是歡天喜地,竟是深深的不安。人與人之間, 不再互敬;國與國之間,不再互信。 「和平」二字寫來容易,但是實行起來卻是千難萬難,問題癥結 ,都是因為有「我」。但是要拿掉「我」,絕非易事,所以師父 引導從「我」轉變:「我不要的,不要給別人;我要的,要給別 人。這種精神,對尊長來說是『孝』,對同伴來說是『悌』,這 是儒家『仁』的實踐,也是實踐廣論的下腳處!」 佛法浩瀚深廣,修行之路以「劫」為計算單位,非一朝一夕、一 生一世可以竟功;但是,集資淨罪卻須分秒累積,一朝一夕、一 生一世都不可或缺。果位,絕非天上掉下來,吾等凡夫,如何走 上菩提大道?以漢民族而言,儒家已打下深厚基礎,仁義禮智信 在國人心中根深蒂固,即使像現在社會風氣江河日下,但是若有 心恢復,總是有跡可循。 所謂「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成佛是終極目標,眼前則須 推行儒家思想,佛法大興,必有十善社會為基礎,師父創法人事 業,目的就在這裡。慈心、文教的工作,雖然看似為了世間而做
,但是究其實,卻是為了出世間而做。上士夫必由下士夫而來, 步步增上,因正果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