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蛋撻,去年引爆一陣狂熱,有人為了嘗鮮,辛苦排隊,從半夜到日出,乃至日落。曾幾何時,蛋撻已被打入冷宮!

  凱蒂貓,一種填充娃娃,在現實的社會中,它提供了粉紅夢幻。某家速食店打出--吃漢堡送凱蒂貓,廣告一出,不得了,許多路口出現排隊長龍,半夜到日出,人們不怨不尤。買到的人笑口大開,彷彿「有了它,人生從此快樂幸福」;錯失機會的人,心情惡劣,咬牙發誓:下一次要排第一,不得凱蒂貓,決不甘休!

  下一次換誰當主角?社會不斷上演這種戲碼!一窩蜂,盲目跟著流行走,生命就在排隊等待中流失。《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一書中,主人翁墨瑞老師雖然老病纏身,但是洞燭世情,他跟學生米奇說:「我這輩子不管在哪,碰到的人都是想東想西、要這要那。想一輛新車、想要一間新房子、想要最新的玩具。」

  墨瑞老師對這種現象,他的看法是:這些人都是渴望為人所愛,才拿這些東西作替代。他們擁抱物質,以為這樣自己就獲得擁抱,但這樣做沒有用。物質的東西永遠無法取代愛,或是溫柔,或是親切,或是同胞手足之感。

  人生有夢,如何築夢踏實?本期福智之聲慈心大地單元,專訪桃源自然農場主人張仁主先生,他就是一個實踐愛與夢想的人,和太太、孩子胼手胝足,歷經「八年抗戰」,和大自然搏鬥,也和大自然和平共處,這是一段何等辛苦的歲月?一路行來,風雨之中不乏陽光普照,「有機」的人生,肯定是大豐收!

  中部同修組成十人採訪小組,數次拜訪,收集各種資料,彙成一篇篇感人文章;張仁主先生不厭其煩,認真、仔細回答種種問題。文中處處洋溢生趣,一條錦蛇,訴說的是生態環境:張先生曾經因為果園老鼠為患,不知如何是好;卻因村中有人買了一條錦蛇,打算殺來進補,張先生一時慈悲心起,將蛇買回放生,沒想到,錦蛇生性善良,回過頭來幫張先生除鼠,「天敵」,自然界因而產生平衡。

  張先生耕耘大地,慈心為犁;同樣有一批人,於八月溽暑時節,以愛心耕耘文教圈--福智大專成長營。大專營在雲林科技大學舉行,大批義工投入服務行列,不管是幕前的師資、輔導員;或者是幕後策畫、現場打掃、煮食、文宣、視聽各組人員,都不求報酬、不希回饋,盡己所能,全力以赴。如果參加活動的大專青年,能因此受惠,義工們便功不唐捐。

  有人花時間排隊跟流行,也有人花時間尋找世間真善美;人--生而平等,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型態,可以揮霍,也可以珍惜。但是,人身難得,此身一失,何時再得?這是一道深沈的課題。時間巨輪不停向前推進,二十世紀倒數計時,迎接千禧年,邁向新世紀,多麼神聖的時刻!祈願人人都能不負時間、不蹉跎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