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願隨行》

法人事業 就是我的事業

台北 謝碧珍

  莊財坤師兄是增上班的學員,研討時大多坐在教室的後段,平時也很少主動開口說話,幾乎可以說是學員間常說的「角落族」,但自師父開示「福智教育園區」的理念至今,每天他都將「發願隨行記錄簿」和一大疊的園區「簡介」隨著他的計程車一起上路,為每一位有緣搭他車子的陌生乘客介紹園區的理念、師長和團體。當班上同修請他談如何在個人的緣起點上為建構園區盡力時,他靦腆地謙稱自己並沒有做什麼,只是因為自己開計程車,所以就發願向每一位乘客說明師長啟建園區的理念,希望園區的啟建順利,也藉此廣結善緣,他一再為自己不擅言詞歉然,而同修卻深為其用心與誠懇動容,讚嘆不已。

  「感恩您!隨喜您!您今天做了一件大善行呢!」這是莊師兄對每一位上車的乘客所說的第一句話。多數乘客聽到這樣的問候總是不解地問他:「不過就是搭車而已,有什麼善行可言?」原來,莊師兄把每天收到的第一筆車資全數捐做園區的建設基金,而後的每一筆車資,不論多少,他都從車資中拿出五元,為他所搭載的乘客捐助做為建設園區之用。正因為有這些搭車的乘客,他才能繼續開計程車、有能力隨喜供養園區的建設,也才有機會說明師長建構園區的理念,這種種的善行全因每一位陌生乘客而來,因此,他由衷的感謝每一位乘客。

  有一次,有一家人上車之後,他照例誠懇的答謝並藉機為他們介紹園區的理念及其殊勝,沒想到這一家人真是有善根,還問了他許多有關園區的訊息,臨下車前,其中一個人給莊師兄車錢,莊師兄並沒有直接收下來,他請全車的人共同分攤車資,乘客奇怪的問他為什麼,他說,因為每一筆車資當中有五元是捐助園區之用,如果由一個人付了車資,那麼建設園區的業就只他有分,假如由全車的人都負擔部分車資,那麼這個業就人人有分了。乘客不以為怪,分了車資,這次搭車一共是兩百餘元,他們卻付了五百元,扣掉車資,其餘請莊師兄捐助園區的建設基金。

  他說,五元其實不多,為乘客捐出五元是希望為他們種善根,同時擴大園區共業;為了廣結善緣,擴大這個共業網,他還特別要孫子在車上的每一份簡介上寫「珍惜資源,看完請流通」的字樣,因為他每天約載二十至四十人,每位乘客只要轉告一人,就多出一倍的人知道這個訊息了。

  他說,多數人都可以接受,也願意將簡介流通,不過有時也會遇到違緣的時候。前幾天就有一位女性乘客,總是以防備的態度面對他,莊師兄就沒再談園區的事,而向她介紹師長團體和法人事業的殊勝處,對方才說出是因為怕被騙錢,經過一番談話,她略帶羞赧地索取園區簡介。還有一回,一位帶著孩子上車的乘客,對莊師兄的談話相應不理,原因是她對計程車司機有防備心態,快到目的地前莊師兄才打破沈默,並和她交換育兒心得。每每遇到類似的狀況,他就會懺悔過去所造的違緣,以及因自己不擅表達而令對方不悅,今後要廣結善緣,更努力學習善巧應答。

  從拿到福智教育園區發願隨行記錄簿起,莊師兄每天早上出門前打開隨行記錄簿,把緣起、園區對我的意義、以何意樂參與等等,仔細讀一次作為一天的開始,拿這個心情面對每一個乘客,每周將車資彙整帶到法人,再將一疊園區簡介帶回來,不曾間斷,他說:「法人事業就是我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