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師住世

                        如證法師開示於請師住世法會

                                                                                  八十九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輯室整理

  萬善根本從師出;離師無法,離法無成。師長就像日月,照亮我等法身慧命。師長住世與否,和弟子息息相關,我們如何祈請師長久住?如證法師開示,從五個部分由淺入深,由無限生命引導我們認識請師住世的重要及方法。業,真實不虛,只有今生努力造下與師長相應的業,做師所喜之事,斷師所不喜之事,不僅今生快速成長,生生世世也才有機會增上。

  今天分幾部分來談請師住世:第一,每一個「我」在無始劫以來的狀態是怎麼樣?第二,這一生我跟師長的關係是什麼?第三,在無限生命裡面,我跟師長的關係是什麼?第四,請師住世與我的關係。第五,請師住世的正確意樂。第六,請師住世的配合做法。

無始劫以來我的狀態

  每一個人都有一個自我,你有沒有想過你的過去生是什麼?如果我們沒有刻意去思惟,常常不會感覺到我有過去生的存在,我們過去生的狀況可能會是怎樣?你可以仔細的回想:過去生的你,可能從事怎樣的職業?譬如說過去生的我,可能是一個出家人,過去生的我,頭腦並不怎麼靈光……。經過不斷的回想過去生的﹁我﹂可能是怎樣的時候,就會不斷的把自己的生命往前推。也可以從這個﹁我﹂再往周圍的人推展,想想看過去生的我可能做過哪些事情,可不可能結過婚?可不可能也曾念過書?可不可能也有爸爸媽媽,也有一些朋友?

  仔細的去推想我們的生命狀態時,就會發現一個人的生命如果沒有透過特別的引導,在無量劫的生命裡,我們能夠做的事情是什麼?比較好的,或者生為人,能讀書,找一份工作,結婚生子,過完一生;比較不好的,可能連讀書的機會都沒有,窮苦潦倒一生;或者連﹁人﹂都談不上……。無限生命的﹁我﹂就是這樣的輪轉。

  生生世世是不是就這樣過去呢?

  細細觀察,平時我們生命心識所能緣到的,沒有一樣是跟無限生命有關的,格局只停留在眼前。尤其是可以比較一下,學佛之前、學佛之後,我們的同事,或者周圍的人,你更能發現大部分的人心裡想的是些什麼:累了就睡覺,肚子餓了就吃飯,情緒不好就罵人,如果不小心別人的車子跟我相撞,多半會責怪對方。閒來無聊,到處逛逛、看電視……,我們生命的格局就是自己認為的這樣一個世界。要怎樣才能跳脫現有格局,去認識到更長遠的生命?一定要依靠一個有智慧的人來引導我們!如果沒有一個有智慧的人引導,我們這一生也就這樣過完了,我們對生命的狀態仍然不曉得,而這一生來是這樣,下一生來還是這樣。如果我們這一生很認真的追求現世的安樂,追求完了以後,死掉,下一生再來,可能就沒有福報了。沒有福報,又沒有人引導,我們可能就會變成一個窮人,再過幾生,我們就在六道輪迴裡面輪轉。這就是我們無始劫來生命的狀態。所以生命裡能不能夠得到智慧的關鍵,就是在於善知識的引導。

這一生我與師長的關係

  這個團體--財團法人福智寺的成立,是在民國七十六年的時候,常師父曾經見過老師,他本來想要修行,但是老師告訴他說:「如果你想要弘揚佛法,就回去好好的弘揚廣論。如果你想要修行,就留在這個地方,好好的學習。」師父選擇回來弘揚廣論。民國七十八年的時候,師父在南普陀講了一百六十卷的廣論錄音帶,後來有些同學陸陸續續的聽了廣論錄音帶以後,就開始組成研討班。民國八十一年有一些居士建議師父,希望成立一個團體,能夠利益更多的人,學習到比較正確的佛法。所以民國八十二年我們就成立財團法人福智寺,接著陸陸續續辦了一些活動,包括教師營、大專營、校長營,甚至於後來成立慈心及文教基金會,整個法人事業的格局就開展出來。一直到現在,台灣有這麼多人學習到佛法,有機會吃到有機無農藥的蔬果,然後小孩子能夠參與讀經班、青少年班……,這些事業的開展,從無到有,都是靠著常師父幾年下來一步一步、一點一滴帶著我們走出來的,包括我們僧團也是這樣,也是被師父一點一滴拉拔出來的。

  從這一點我們再回過頭去看師長跟我們的關係,從自己的角度來看,我們可能會想,我是靠著自己進來學廣論,我是靠著自己的選擇到這個團體,但是,用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如果沒有常師父當初講的廣論錄音帶,會不會有這個團體?不會!同樣的,如果沒有常師父在福智精舍創立男眾僧團,後來到了鳳山寺,現在會不會有比丘僧團?不會!如果沒有常師父提出種植有機無農藥蔬果的理念,我們現在吃得到有機的東西嗎?吃不到!如果沒有常師父成立財團法人福智寺,我們有沒有可能學到廣論,能夠參加精七用功、參加淨智營?不可能!所以你會發現:我們現實所有得到的一切,我們在佛法上得到的任何好處,甚至於我們在這個團體裡面所得到的任何好處,是不是全部來自於師長?包括我們有機會到法味餐廳吃到一餐有機餐,這個功德也是來自師長。包括我們團體有一些條件很好的學長,這功德也是來自於常師父!因為如果沒有常師父,學長們也不一定會留在這個團體,我們也不一定有機會碰到條件這麼好的學長來帶領我們。同樣的,如果不是常師父,也不可能有鳳山寺的這一批法師,因為鳳山寺這一批法師是因常師父的功德而留在這個地方的。所以廣論裡面講到:「由佛功德獲飲食,愚夫不知報佛恩。」從這些點點滴滴去看,我們周圍所接觸到的一切美好,包括我們內心上、心續上一點功德的增長,我們從淨智營、從廣論,甚至說從精進用功裡面得到的所有功德,心續上所有功德的增長,根源都是來自於哪裡?常師父!沒有師長,我們不可能得到任何的好處。

  現在有這樣多的人對於教法的信心,根源都是對師長的信心而來,如果沒有對師長的信心有這一群人,我想靠著自己一個人,努力的在廣論上得到什麼東西,這是很難得到的!所以沒有師長就不會有這一切。沒有師長,我不可能有這麼多的同行善友。

無限生命的我與師長的關係

  那麼從眼前我們跟師長的關係,我們可以再往前推,我們跟師長的關係難道就只有這一生嗎?我覺得絕對不是只有這一生。佛經上有很多捨身餵虎的公案,我們有可能是那隻老虎;還有割肉餵鷹的公案,我們有可能是那隻老鷹,而師父就是那個國王。實際上,我們這一生,你會發現想要進來學習也很不容易。如果那本厚厚的書讀不下去,你還是進不來;你會發現進來參加研討班很不容易,因為研討班的班長不是每一個都是很精彩的,有時候研討班的班長講得很無聊,你還留得下來,也很不容易;你會發現同樣一個晚上你也可以到外面去逛街而不用上研討班,為什麼你選擇上研討班?這就是我們宿生跟師長的因緣,一方面也是你的善根帶著你留在這裡。同樣的,有機無農藥的理念,也不一定每一個人都能接受,可是我們會接受,有些人是從認同有機理念而進來研討班的,這也是他的善根。他有眼光,這眼光就是善根。有些人是從文教事業進來,例如帶小孩子來讀經而進來學廣論,那代表他懂得善良,這也是有眼光。

  為什麼我們有這種相應的業?不是只有這一生才發生的,如果你宿生沒有跟這個人、甚至於跟這個法相應過的話,你不可能會對這個理念產生相應的感覺,覺得我要這個東西,可見這是前一生帶來的。從這一點可以證明:常師父講廣論不是只有這一生,前一生也講過。同樣的,從這一點也可以說明各位學廣論也不是只有這一生才學的,前一生也曾經學過。像一些比較資深的同學,在這裡可能已經熬了五年,做義工都做得很苦,能夠熬得下來,那也很不簡單,就是你宿生善根與跟師長相應的業,帶著你走下來。舉一個自己的例子來說明,記得我剛出家的時候,是在福智精舍,有的人會被趕回去,那時我也很怕被趕回去,因為出家第一個禮拜的時候,福智精舍就有一個人被趕走,我很擔心下一個會不會就是我?因為我對世間貪著這麼重,也許師父會跟我講:「如證你可以回去了。」我很怕這樣,所以那時候我常想:「如果師父趕我回去,我會跟師父講:『師父,我不回去!』如果師父還是要我回去,我就跪在師父面前求師父,讓我留下來。」後來我仔細想一想,我還蠻有善根的,為什麼?因為我後來發現很多人到鳳山寺出家不成被趕回去,他不會要求留下來,認為回去就回去嘛!這就是善根的差別。這都是宿生有過這種善根,才會有這種等流。

  我們宿生既然有跟師長相應的業,再往後看,我們的目標到底在哪裡?為什麼我們須要捨棄世間的這些好的東西?以現在台灣人的富裕,你大可以大大方方的出去,好好玩一玩,每天晚上好好的逛一逛街,為什麼我們要進來這邊學?我們的目的到底在哪裡?講比較實在一點,我想我們共同的目的是希望改善我們的生命,到究竟成佛。而且在這一群共業團體底下的心識之流,不斷的再創造跟改善,往後絕對不是一生的事,往前推,我們也已經不只改造一生,而是已經改造很多生了。但是心識之流要不斷不斷的進化,直到你能夠掌握你的生命,這還必須要走很久,如果我們就此斷掉,就此離開了師長,離開了團體,想要再走回來就很難了。你就會在輪迴裡,像在一個黑暗的世界,看不到任何的邊際。而在輪迴裡沒有師長引導的生命,就像一片浮萍、一團棉絮漂泊在水上、空中、黑暗中,沒有任何的方向。而當你的心裡開始選擇了皈依的對象,開始想要改造生命,這一條路就是無限的生命無限成長的開始。這時候你的生命開始有根,生命的方向就從這個時候開始建立。

  因此我們選擇心靈的成長,改善我的生命,這條路不只是過去的我走這麼久,往後的我還有無限生命要繼續走下去。往後走下去要靠誰?靠師長!下一生還要靠師長再來講廣論,下一生還要靠師長再把我們找回來,這是我們生命的根,生命若沒有這個根,我們便成不了佛,因為我們看不到生命的方向。

請師住世與我的關係

  為什麼要辦這個法會?前一段時間常師父病得很嚴重,我也不曉得常師父什麼時候走,但是做弟子的,我很希望師父能夠長久住世,我想這也是大家衷心的心願。師長為什麼會生病?常師父隨時可以走的,在很多年前他就講過,他是為我們留下來的。師長存在世間的目的是為了眾生。就像今天出來之前,我也跟常師父說我們舉辦這個請師住世的法會,祈求師長住世,師父也很高興,但是他講了兩個字—「無常」。人的生命不可保障,說走就走,師長到底能不能夠留下來,就靠我們了。

  請師住世跟我的關係是什麼?也許有人會想:﹁鳳山寺上座的法師修行都這麼高,常師父不在也沒什麼關係吧!﹂也可能有另外一種想法:「師長生病那是師長的業啊!跟我有什麼關係?」這些都是有問題的想法「請師住世」最重要的不是為了師長,最重要還是為了我們自己。大家仔細的想一想:我們能夠感得師長住世的業是什麼,因為是我們跟法相應的關係啊!有些人學廣論只有學了幾天師父就不在,這是代表我們福不夠。像這次福圓班的學員第一次參加皈依法會,師父就生病了,我們可能會想:「這麼倒楣!第一次來,師父就生病!」這不能怪師父,要怪自己。那是我們自己沒有造足夠感得師長能夠帶領我們的業,我們跟師長沒有足夠相應的緣,這是我們自己的問題。

  其次我們如果想只要鳳山寺的法師在就好,代表我們太消極了。常師父的心續裡有無量無邊的功德,而眼前的緣起來看鳳山寺的法師能夠學到師父的功德還是非常的有限,教法如果真要長久留下來,師父背後的功德沒有再開發的話,教法將難以快速成長。如果我們能夠再從師長那裡學到更多,各位一定也可以學到更多,後半生你成長的速度將會更快。所以師長在不在,實際上不是在於我們鳳山寺法師的好、壞,而是悠關著每一個人的未來。

  再來,就無限生命業的角度來講,我們宿生跟師長相應的業有多少,就能感得師長離你有多近。如果我們沒感覺到師長的重要,覺得師長住世跟我沒關係,下一生再來,跟師長的緣有可能就會漸漸疏遠。假如這一生你很認真的去祈請師長住世,師長的法能夠傳下來,你認真造的這個清淨業也能夠帶到來生再遇到師長的帶領及攝受。

  佛法緣起的道理是相互觀待的,所以實際上真正需要請師住世的不是別人,是每一個想要成佛的自我。而靠著每一個想要成佛的自我,集合成共業的力量,這種共業的力量包括鳳山寺的法師,以及在座的各位,我們需要靠各位的力量;相對的你們也需要靠我們這份共業的力量,這個共業淨化的力量愈強大,我們想學的心愈強,相對的師長住世的機會不是就愈大嗎?這是一種相互觀待的緣起。如果我們覺得不需要師長,師長即使有很好的法我們也得不到。

請師住世的正確意樂

  我們要造什麼業才能感得師長住世?我列了幾點。第一,總和來說,師長之所以不住世的原因是我們本身跟法不相應,這法就是能夠淨化我們心續,增長福智資糧的法,從廣論裡講的基礎來看,是我們本身的善業做得不夠,所以感不到師長住世。

  其次,雖然個人做得好,但是跟周圍的關係處得不好,也就是說我們沒有一個和合的增上共業環境也不行。師長很想要留下來幫助我們,但是我們緣世間的心很強,或者彼此瞋恨心太強,師長住世也會有障礙。為什麼?因為我們要的不是法,我們要的是跟別人的鬥爭,我們要的是現世安樂,如果我們能夠把過度貪戀現世安樂的心稍微減緩一點,甚至跟別人對立鬥爭的心稍微減緩一點,師長看到很多眾生想學法,他有可能為我們的希求而住世。

  再其次而言師長是一位大乘師長,大乘師長當然希望教化一群菩薩弟子、一群眾生,並且利益更多有情。但是如果每一個弟子雖然學到法,卻是只顧自己,而且也沒有發起想要承擔師長事業,讓更多眾生能夠蒙受法益的心,大乘的事業是不可能開展出去的,相對的師長也不可能為我們住世。所以我們不但要淨化自己的心續,還要發起強大的承擔心。想要成就無邊的眾生的願可以先發,發起以後努力的去行持。在這兩點不斷努力的去做,你做的愈多,福德資糧、智慧資糧增長的愈快,相對的,凝聚的共業力量愈強,師長住世的機會就愈大,這才是正確的因。

  所以請師住世的方法,最重要的是淨化我們內心的心續。尤其現實社會的共業,普遍快速的在下墮,包括人跟人之間的爭執、對立跟鬥爭。殺伐之氣,隨著社會的轉變愈來愈厲害。除了對立跟鬥爭以外,另外一個是貪慾,尤其是男女不正當的行為,在這個社會也普遍地被視以為理所當然,這一股社會的負面力量,不斷地侵蝕著正法,不斷地侵蝕著我們的心靈。真正能夠讓這股力量消弭,是靠我們對正法的認識跟行持,也是靠著持戒的力量才能抵擋得了。所以在這種共業環境底下,我們這一群人怎麼樣能夠創造一個清淨、和合、增上的共業?這是在內心的相續最需要建立的。

  清淨的共業就是我剛剛講的清淨的業,我們不隨順世間墮落的趨勢走,而是順著淨化內心的方向提升,而這個清淨的業不單單只是自己做到,還必須集合一群人,彼此之間互助合作來完成這個共業。但是彼此間互助合作最容易產生的問題在哪裡?在於彼此的不信任,比較嚴重的就是對立。實際上這個時代有很多外來的因緣,例如非人、或魔,他們會因為我們沒有持好戒干擾我們的心識,製造人跟人之間很多的仇恨跟對立,這是抵消我們清淨和合共業的很重要的原因。也就是說:雖然我們自己的操守很好,對現世很多的靡爛生活我們也不會去沾染,但是在團體裡可能跟人不合,例如看這個人不對,或者對周圍的人種種的懷疑、不信任。這種對立愈多,團體就會變的愈鬆散。但是如果我們透過對境的時候在這一點不斷的淨化,淨化的愈多,這個團體的凝聚力——和合跟清淨的業力就會愈強。

  清淨跟和合的業還不夠。還有第三個就是增上共業。「增上」是指什麼?是指增上承擔主動的利他,代別人著想,把這種好的清淨的法傳佈開來利益更多的人,讓貪著現世的人能夠覺醒、認識,認識一個人內心的營養並不是現世的安樂,也不是對立跟仇恨,而要讓更多人能夠認識,就要靠主動利他承擔師長事業的心。如果我們缺乏這種增上承擔的心,我們團體永遠只是這一群人,不會增長,社會也不會淨化。清淨、和合是基礎,就是:自己的操守好,也跟同行處得好,兩者先做,這一生做得愈好,感得師長攝受的機會就愈大,師長把好的法傳給我們的機會,也就是淨化我們心續的機會就愈大,這是一種相互觀待的關係。

﹁請師住世﹂的配合做法

  另外法人建立了一些請師住世輔助的方法,包括像這幾次的法會,以及後續的研討及誦經等辦法。法人鼓勵大家多誦《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又叫《中品般若經》,般若是佛陀最甚深的智慧精華,是大乘智慧最高的境界,如果徹底的了解這個大乘的空正見以後,可以解決世、出世間一切的問題。所以在這個時代要解決問題的話,像《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裡的內涵是最利的一把武器。我們誦經的時候不了解沒關係,《廣論》講到業果,關於對治力裡,有一條是讀誦甚深空性的經典,《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就是其一。有時候我們知道這個時代下墮的速度很快,人跟人之間鬥爭的很厲害,可是我們也沒有辦法,一到這個環境就被同化了。要對治這問題可以常常誦這本經,它可以幫助你快速淨化你的心續。有時候我們內心起伏不定,若能多誦這部經典,對調優內心有很大的幫助,對治我們潛在的煩惱也有很大的幫助。我們僧團裡有很多法師常常誦《心經》,每天誦幾十遍,誦了幾年下來,以前心續無法掌握的,現在都改善了很多,外在環境對他的影響也減少了很多。

  我順便講誦經時內心的意樂,就是誦之前要很恭敬,可以先把桌子擦乾淨,然後很恭敬的坐下來,然後至誠懇切的祈求佛菩薩,然後照著讀誦的儀軌進行。如果平常時間不多,可直接誦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以及開經偈,完了以後就可直接誦經文。誦之前如果時間多,可以把手洗乾淨,把臉洗乾淨,偶爾洗完澡然後來讀誦。你愈虔誠的讀誦,佛菩薩的感應力便愈強。你可以觀想佛菩薩就在我的面前看著我讀誦,我心識在想什麼,佛菩薩都很清楚,我無限生命走過來,很少為別人,很少想到未來的生命,我以前造了很多很多的惡業,殺害很多的眾生,現在希望我能靜下心來,好好的讀誦這甚深的般若經典,淨化我的內心,之後把這些功德回向給周圍的護法龍天,還有法界一切有情,希望他們都能夠蒙受到利益;也願意把誦經的功德回向給師長,希望師長能夠長久住世,而我自己本身能夠透過這功德,生生世世得到大乘善知識的攝受。你用這種至誠懇切的心來祈求,佛菩薩都在你的面前看著你,然後念的時候,一個字一個字念,如果念到腦袋糊掉了,暫時先停一下再念,至誠懇切最重要。有時間就多讀,主要看各人的時間,真的沒時間也不要勉強,不要說為了誦經跟家裡的人吵架,這也划不來,等於賺一部分,賠一部份。如果沒有時間也可以多誦《心經》。

  誦的過程當中內心在淨化著,本來的黑業透過淨化,會變成白色的業、清淨的業,這種清淨的業對世間淨化有很大的效果。正法時代善知識容易住世,便是因為有一個清淨的業;末法時代師長沒有辦法住世,便是因為眾生的業太雜染。我們以這種清淨的業來祈求師長住世,除了讀誦般若經典以外,就是有空還可以誦密集瑪,或者大白傘蓋佛母神咒。讀誦宗大師的祈請文也是一樣,誦時就觀想宗大師還有傳承師長就在我們的周圍。實際上對宗大師而言,我們只是一個小人物而已,就像螞蟻一樣小,可是他看待每一個眾生都很珍貴的,他看待每一個眾生就像他的孩子一樣,我們每一個人在做什麼,宗大師都看得清清楚楚,所以你祈求宗大師時就想:「宗大師我學您的教法學了這麼久,可是我一直都不認真,現在感得師長示現這種病相。我真的很想用功很想認真,祈求宗大師您來加持我,加持師長,希望他能夠長久住世,使我學佛的路能夠學習下去……」你這樣至誠懇切的去祈求,周圍的護法龍天都會很高興,而且連宗大師都會很高興,這種感應的力量相對的師長也會很高興,每一個弟子都很虔誠的這樣求的時候,師長一定會為我們而住世。

  師長能不能住世實際上是靠我們的業,如果我們弟子不用功,師長要住世的可能性就很難。再想師長已經示現病相,我很希望大家一起來,用這種殷重的心祈求師長的住世,希望生生世世能夠得到師長的攝受,希望這個團體生生世世都能夠延續下去,讓我能夠永遠學到最清淨圓滿的教法。我們大家共同來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