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煮師群像


台中採訪組


  到台中學苑法味餐廳用餐,享受到的不僅是一頓營養可口的餐點,還有師長、同修們誠心護持。目前在法味餐廳護持的義工年齡層由八十多到二十歲出頭,跨越好幾代。為配合學苑活動,法味的用餐人數變化很大,臨時義工較多,有的會留下繼續護持,有的就只有一次因緣。每一個固定護持的人背後都有點點滴滴感人的小故事,為法味加溫加料,讓這一頓飯格外殊勝……

小體貼大妙用

  李衍忠學長到法味餐廳吃飯,如果看到同修彎腰拿碗不方便,就會順手將蓋碗布擺好,下層的碗一一往上挪,讓同修方便取食,也縮短排隊時間。有一次用完餐洗碗時,發現裝苦茶粉的罐子,常因進水,以至於苦茶粉都結成一塊塊的,倒不出來,回台北時特地找了兩個蓋子可旋轉開關的塑膠瓶子,來裝苦茶粉,有一位師姐細心的打上「……用完之後請關好,謝謝!」等提醒字句,從此解決苦茶粉被水噴濕的困援,好多位身為家庭主婦的師姐們不僅讚嘆學長的用心,還紛紛打聽哪裡可以買到這麼體貼的小東西。

睿智的組長

  許瓊華師姐以她獨特的親和力、多才多藝及醫護專業背景,為法味確立不成文規則,諸如:切菜時不要講話,以免分心出錯;年長的伯母不要接近大灶;請大家提早來做前行。這些約定讓大寮作業程序流暢無比,現在已能供應一百三十人同時用餐,最高紀錄曾達到一百八十人,還游刃有餘。

  她總是將護持大寮的師姐及年長的伯母們看成是一家人,大家在一起難免有自己的習性,有意見相左之時,但是透過真誠的溝通與互相尊重,很多難克服的心結都各自解套,幾位隨緣護持的伯母,也得到好的機緣,得以進入瓊華師姐護持的台語廣論班,從此法味法喜更充滿。楊淑芬師姐是瓊華師姐的小姑,做事用心,姑嫂共事也傳為美談。

小女子的承擔

  張美蓉師姐個子小巧伶俐,護持大寮諸多時段,個性柔和的她做事細心,配合度高,經常看到她背著背包,比正式上班時間提早一個鐘頭搭公車來學苑。問她如此纖細的身子如何承受得了長期護持大寮這麼重的工作?她語重心長的說:「大寮最需要人手,工作最急迫,一定要相信業果、願意增上的人才待得下去。」在大寮最容易看到自己的習氣和不足之處,長久以來她發現共事的師姐們都勇於承擔責任,有錯也願意坦然說出,誠心懺悔,每一個人都在進步,她也策勵自己,多思惟別人的功德。

法味兩支柱


  秀賢師姐勇猛精進,心力很強,住家離學苑近,總是早出晚歸,任勞任怨,心又善良,總能以同理心跟老人家互動,噓寒問暖,宛如自己的母親。秀珍師姐靈巧細緻,善於收拾歸位,讓大寮各式各樣用具,能順手取得而不紊亂。這兩位師姐個性動靜自如,能固定護持大寮,和樂不厭煩,靠的是三寶的力量,她們是大寮的兩大柱子,是瓊華師姐得力的雙翅。

男眾下廚房


  曾自詡「黃家的男人不下廚房」的黃種德師兄,進大寮之前,從不知道家事為何事。剛進大寮護持善後,還不好意思穿圍裙,也是廣論學員的黃太太打電話給瓊華師姐,請她最好規定他哪一天來,瓊華師姐說:「最好讓他自己調整時間來,在意樂上尊重他。」黃師兄選擇周四晚上,一個月後,已漸習慣。有一天晚上,他在台北趕不回來,特地打電話到學苑請假,並說周五會回來補做。果然周五晚,他一下高速公路就急忙衝到學苑,連家都沒回去。他的認真負責在護持三壇大戒時得到肯定,法師稱許他「菜切得有板有眼」,現在的黃師兄在家是個新好男人,因為他覺得進廚房幫太太的忙是件快樂的事。

  住在大甲的陳永祥師兄每周五晚上固定來學苑做場地善後,大寮部分還包括清洗排油煙機、冰箱、流理台等,很少請假,洗完順便載幾位師姐回家,真難以想像一個男眾,如此細心又愛乾淨,幸好有他,否則油膩的排油煙機污垢將影響師姐們的健康。

隨緣護持快樂多


  葉勝米師姐一個禮拜中最期待的日子是周四,因為那天她將坐送菜到清水的里仁菜車到學苑,瓊華師姐隨喜的說:「她每次都踏著輕快的步伐來大寮」,忙碌一晚之後,搭吳麗涼師姐的機車到中港路,再轉搭巨業客運公司的車回家。勝米師姐很會讚美人,本性率直,能力強,她認為大寮可以調個性,磨練承擔心。

  陳秋儒師姐家住員林,雖然也曾經希望有好的氣質,亮麗的工作,但自從遠道來護持法人事業之後,她的想法改變了,做包子饅頭到市場賣的工作無論多累她還是會轉兩趟車到學苑,等車時,如果心力強車子馬上就來了,心力弱時車班總是姍姍來遲,她常用等車事件來考驗自己的心力,並由此對照自己的習性,護持法味雖然勞累,卻是增上機會,因此再累她都用心付出。

  邱鳳英師姐一直有個願望,希望此生能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先生的哥哥說來法人當義工就是一件有意義的事,可是沒有讀《廣論》就進不來,因此她讀《廣論》的因緣是為護持法人的好樂心而來的。鳳英師姐是理家能手,做起廚房之事,輕快而有效率,還時時帶著親切的笑容。

  劉金葉師姐最會做各種粿類、醃漬物及炒花生,她來大寮最擔心沒事做,因為她勤快無比。隨喜她介紹諸多同行善友來學《廣論》。

  洪婉慧師姐排除諸多違緣才能來大寮護持,因她的發心讓境轉了,現在有困境都會跟菩薩祈求,只要有空她一定來,為的是在法的保護下多串習,讓業更加清淨。

  陳妙雲師姐是廣論家庭,她都是帶著婆婆來當義工,因而改善婆媳關係,在大寮她認為是增上最好的環境。

法味更有味

  林秋霜師姐家是萬家香公司的中盤商,剛開始師姐告訴她先生學苑大寮也訂了貨,請先生順便送貨,不久之後,即透露她也護持一部分費用,接著善巧的讓先生有結善緣、造善業的機會,她建議先生全數由她一人供養,先生也樂觀其成。如果有同修發心贊助,她也讓她有積聚資糧的機會,張燕雪師姐就是被他們的發心感動了,主動加入護持,由於她們的長期供養,讓法味更加入味。

  蕭慧環師姐常跟著同事集體購買食物,再拿出一部分供養學苑,法味常吃到的營養栗子,就是慧環師姐特地為大寮多買的。

  李家慧師姐的先生不僅贊同師姐來大寮當義工,還經常體貼的從服務單位送來數箱甘脆的榨菜。諸位師姐隨緣供養,讓為食譜傷腦筋的瓊華師姐稍得紓解。

幸福婆媳檔

  沈許流伯母跟張麗香師姐是學苑令人稱羨的婆媳檔。沈媽媽在家是個超級主廚,能力強動作快,媳婦麗香師姐剛入門時與她在廚房共事倍感壓力,到大寮之後,互相學會放下與配合。在大寮她們像一對無所不談的母女。沈媽媽切工俐落,任何蔬果到她手裡都能快速而整齊的切好,麗香師姐做事很有次第,又熱心盡責,煮大鍋飯尤其拿手。沈家多人專職護持法人事業,是名副其實的廣論家庭。
老當益壯的一群

  黃廖雲伯母是黃淑芬師姐的母親,已八十多歲還老當益壯,站一兩個鐘頭都不累,她說:「來大寮有佛法,有事做,又有伴,日子過得好快樂。」

  鄭洪琬伯母是鄭人豪師兄的母親,因好奇兒子為什麼學佛而改變,進入大寮的。

  住清水的王阿珠師姐及林美如師姐因護持母親上台語廣論班隨緣來大寮幫忙。

  陳吳秀英伯母是陳素玉師姐的母親,凡事從長計議,很盡責又願意付出,每次到大寮護持,從不空手,都費心帶點食物與同行共享,她也體會
隨喜的功德,由此進入廣論班。

  謝王琴伯母因大地震搬離大里,住到台中市區才有因緣結識妙如師姐進入大寮。

  李巧珠師姐是李珮菁師姐的姐姐,住在烏日的她是騎機車經歷遙遠的路程來的。

  瓊華師姐說:「老人家護持大寮最得心應手,因有多年主廚經驗,人生歷練也豐富,對境時,容易超越;又有法的保護,有同行善友做伴,老年的生活不孤寂,還能造善業」。

  這些伯母能順利到學苑要感謝發心載她們的師兄師姐。

幕後英雄

  由上可知法人事業是一個綿密的共業網,不管在何崗位,做何事,都必須與他人誠心攜手,才容易成辦。用餐時刻,拿著乾淨的鐵碗,隨喜與感恩心立即興起,盛飯、挾菜,喝湯現起的是辛勞的生產者,用心烹調的師姐。坐上乾淨的桌椅想到的是吃重的善後(特別感謝護持善後的師姐—慰環、玟玲、碧甘、敏菁、超化、玲玲、妹利、翠翠、美足、淑嬌),當然也有一份自己護持法味的功德,謙虛的瓊華師姐說:「掌聲的背後是很多人默默的付出」,她身為主事者真有無限的感激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