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回報


編輯室整理

  蔡師姐曾在某次鳳山寺法會擔任活動記錄組的小組長,有天過午,一位法師商借活動記錄組集會寫稿的小教室,蔡師姐一聽是法師要借的,二話不說,馬上答應。心中暗忖著:「他們要借到四點,而我們二點半到四點半要在東教室提升,小教室反正會空出來,借給法師也無妨。」於是招呼整組義工往東教室移動。不料師父臨時要和海外團開示,場地就在東教室,她臨機應變,改在地下室提升,一方面請人轉告如願和性健兩位指導法師,另一方面帶著大家前往地下室等待法師。

  過了好一陣子,兩位法師到東教室、小教室遍尋不著後,終於找到地下室來了。蔡師姐迎上前去告以原委,方知法師已找他們好一陣子了。如願法師藉這個境,教了蔡師姐如何思惟抉擇。

  法師開示:不加思索就隨便答應把場地借給別人是沒有宗旨的行為。教室分配是經過協調的,若有突發事件應問清楚緣起,辨別輕重後可以向上請示,甚至可以不借;即使在學苑護持也須如此。

  法師舉了兩個自己的例子,說明那種不問清楚就答應的行相:他服役時當排長,有人曾向他借十個兵,他爽快地答應了,後來副連長問他:「十個兵什麼時候要借?借多久?借到哪裡?」他一概不知。

  又有一次,有人在電話中告訴他要送水晶來鳳山寺,於是向淨明法師報告,法師反問他:「水晶有多大?什麼顏色?何時送來?誰送來?」他都不知道。從這個境界去看到自己還有很多要學的部分。今天有人借場地,要了解狀況再做決定,若無法決定,要往上報,否則上面怪你,下面的人也怪你,你會很苦。

  蔡師姐感恩地接受指導後,除了看到自己欠缺經驗外,也看到自己的認知所局限住。原先便認為法師很忙,換場地這種小事不必去打擾他;事實上,她可以請別的法師轉達或借個對講機就可以連絡到如願法師,但她沒有做。她學到了以後她在回報方面要更主動,而且在抉擇方面要多角度思惟,多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