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心師生情

高雄 游阿幸

  我是個看起來很平凡的老師,可是在學校裡處處要求表現,爭取榮譽,希望得到掌聲。所以任教多年以來,不管校內的各項競賽,都會盡量要求學生奪魁,否則就會悶悶不樂,甚至責怪學生,因而師生之間的關係,表面看似和諧,實際上,孩子多半對老師「敬而遠之」。

  自從與孩子一起學習觀功念恩,善行實踐,有了一些改善,從此,比較能看清問題的真相,也能調伏內心。例如班上朱姓學生頑劣不靈,經多方關懷,費心開導,也引導他參加佛學夏令營。經過一段時間的互動後,父母深覺孩子大有轉變,感謝老師,我也覺得這位學生真的改變了不少。但有一次因為他捉弄、欺負其他同學,被我罰最後才能盛飯。一時生氣竟向外宣傳:老師不給我吃飯。當時令我很傷心,覺得所有的付出都白費了,怎麼頑石這麼難點頭?乾脆放棄,以後不再特別用心去教他。幾經思考,驀然湧起一種善的意識:孩子的劣根習性並不是一蹴就能改變的,就如同我自己追求名利的習性,不是仍然會在生活中一再地出現?當下非常慚愧,也就心平氣和地原諒他、開導他、包容他。

  又有一次,幾個學生因重複在地上丟黏土,氣得我火冒三丈,疾言厲色地教訓她們明知故犯。隔日,有一位同學在聯絡簿上寫著:「老師因一時的憤怒,淹沒理智,才會發那麼大的脾氣。希望老師不要生氣,原諒那些小朋友。」當時我羞慚滿面!孩子何其敏銳、體貼,看穿老師的內心世界,也讓我策勵自己,必須不斷學習、成長,才有能力來引導學生。

  透由觀功念恩,我一步一步地與學生一起成長,並告訴自己:學生就是一面鏡子,就是吾師。就在一次直笛比賽中,我坦然面對本班失敗的事實,而真誠地安慰小朋友:你們已經盡力了,從比賽中讓技藝純熟,讓本班的凝聚力增強,讓同學們會互相幫助、關照別人。沒想到同學也紛紛的對我說:老師!您也不要難過,下次我們會更努力。我聽了覺得好窩心,師生之間的隔閡消失了,心與心間的距離拉近了。我想我終於可以和學生成為無話不說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