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佈於 淨智心田
婆媳母女情
◆台北 黃正孜
我是一名國中老師,二○○四年參加教師營後開始學廣論,同年嫁入一個單親家庭。初為人婦,自許扮演好媳婦的角色,忙完所有家務後才將剩餘時間投入廣論和團體的學習,所以婆婆一開始對於我參與團體的態度表示支持,我也覺得真幸運能遇到好婆婆,內心對婆婆充滿了感恩,但好景不常⋯⋯
求孫心切 婆婆施壓
婚後,婆婆曾提供求子偏方和中藥,希望我趕快懷孕,但都沒有結果。到醫院檢查後,得知不可能自然生育!婆婆於是希望我去做人工受孕,於是開始週而復始經歷打針、吃藥、植入、等待結果、失敗重來的過程,可謂吃足了苦頭。婆婆認為生小孩這件事不能拖延,常提起某明星成功人工受孕的案例,希望我可以更積極努力,不要總是往外跑,對於我參與團體的態度漸成靜默的抗議,話語間也漸漸透出失望與忿怒。
有次我忘了在家幫忙拜拜,打電話想向婆婆道歉卻被掛電話;還有一次,稟報婆婆明天假日要出去參加一個培訓,婆婆氣得要我搬出去住,我被這樣激烈的反應嚇得隔天不敢出門,想在家多陪婆婆,不料被誤解成講不得、說不得;有好長一段時間,我煮好晚餐擺在餐桌上,婆婆自始至終都不肯動,那時的每頓晚餐都似酷刑般難熬,腦海中也不斷現起:生不出孩子又不是我個人的問題,為什麼所有的過錯、憤怒都怪罪在我的身上!如此累積在內心的抱怨與苦受越來越多,苦受漸漸轉成對婆婆強烈的觀過。長期下來身心承受極大壓力,一點小小挫折就會有很大的反應,好想逃離這個家。
觀功念恩 做做停停
我向廣論班班長求救,班長告訴我:「師父留下一個很好的法寶『觀功念恩、代人著想』。」我回答:「我不會觀功念恩。」班長告訴我:「你不夠苦,你只有苦到皮,沒有苦到骨,等你苦到骨,你就會觀功念恩了!」我被這句話震懾住,一幕幕往事浮現眼簾,我告訴自己不要再這樣苦下去了。
剛好班上推動關愛家人,班長要我們讀廣論三十分鐘,就花十分鐘去陪家人。我回家嘗試練習去婆婆房間陪她,特別是在有活動要出門前做得特別勤快,果然婆婆很開心。但當我覺得跟婆婆的業變較好時,又轉向做自己的事,直到苦受又現起時,才會又想如何讓婆婆開心,結果反反覆覆做了好幾回,關係卻沒有明顯改善。
某次郭主任談到觀功念恩的實踐:「觀功念恩是需要刻意去練習,因為不習慣、也不會,在做之前要先做前行。只要認真做,二個星期,業一定改。」二個星期的數字,對我來講實在太迷人了!於是很殷重的跟師父祈求,希望師父能安住我的心。在師長加持與持續努力之下,我漸漸發現自己的問題。原來很多時候陪婆婆只是當成事情來做,內心沒有一絲喜悅;沒有打從心底想要陪伴婆婆,所以無法真的解決問題。
真心付出 心轉業轉
了解到這點後,我努力放下對婆婆的討厭和怨恨,練習真心去關懷婆婆。沒想到過了幾天,婆婆竟然說:「以後沒事可以多來這邊坐坐。」當下我的慚愧感油然升起,原來婆婆要的只是陪伴,過去自己卻很吝嗇,不願撥出一點時間,雖然常聽到「觀功念恩」四個字,但事實上對境根本不會用,造業時心有沒有轉動才是重要關鍵。
後來,我參加了「觀功念恩師資培訓」,發現以前太習慣用自己的想法和概念去衡準事物,才會產生這麼多的恩恩怨怨,把自己困死。透由觀功念恩的學習,我學習重新看待婆媳間的相處:初步,我練習從「心」去體會婆婆的立場與需要,試想一個受傳統教育成長的人,傳宗接代的概念已經根深柢固,醫療行為的要求一點也不為過;再說婆婆長期孤單守候家中,自己平常上班就難得在家,假日又常排滿活動,可曾想想:婆婆多麼渴求親人的陪伴!
接著,我也從生活中觀察,感受婆婆如何把我當成女兒般照顧,例如我很討厭蛋腥味,婆婆費盡心思混在各種菜色中,以前覺得是在找麻煩,但其實她是擔心我吃素,會造成蛋白質營養不足;還有一次和婆婆出外用餐,順口讚美某道菜好吃,隔天餐桌就出現那道菜;我遭逢喪母之痛,婆婆特地為我做一道我媽媽拿手的家鄉菜,撫慰我思母之情。道不盡她對我種種細膩的關愛,如果不是把我當成深愛的親人,怎麼可能心心念念關注我的喜歡呢!想到這些,內心有無比的慚愧、也有無比的感恩!
順緣日增 快樂更多
現在,每當廣論班有活動時,我會邀約婆婆一起出遊,譬如某次去淨源茶場,婆婆跟班上同學很開心地一起準備午餐,後來班上要去第二次淨源茶場時,我再次邀請婆婆並跟她說:「班上同學已經把妳當成班底了!」讓婆婆笑得合不攏嘴!婆婆漸漸地對團體有更多的了解後,開始參加長青班,先生也被影響,一起到團體學習,讓我參加團體活動的順緣比以前具足,後來我要到香港參加「觀功念恩營」,並轉去內地參訪,長達十天,婆婆一口就答應了,還親自到機場為我送行。
原來幸福與快樂的密碼就是「觀功念恩」──能用一顆善心善念去看對方,內心就能洋溢幸福感。現在跟婆婆的互動比以前好很多,但並不代表從此風平浪靜,只是再對到境時,可以更快用觀功念恩轉心。
這一路走來,感恩師父給我這麼好的師、法、友團隊,當我在最苦的時候,師父觀功念恩的法,陪著我度過生命的黑暗期;感恩同行教我如何觀功念恩,拉近與婆婆的距離,也讓我慢慢學會用發現美的眼睛去看待人事物;感恩婆婆的包容,期許自己能讓「觀功念恩、代人著想」成為生命中很熟悉、熟練的智慧寶劍。
福智之聲第2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