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voicefriend.blisswisdom.org/modules/mod_image_show_gk4/cache/slideshow.slideshow1gk-is-656.giflink
https://voicefriend.blisswisdom.org/modules/mod_image_show_gk4/cache/slideshow.slideshow2gk-is-656.giflink
https://voicefriend.blisswisdom.org/modules/mod_image_show_gk4/cache/slideshow.slideshow3gk-is-656.giflink

編者的話-第173期

  師父遺教中提及:「經論不可不學,但是如果整天辯論,在生活中卻一點也用不上,這叫什麼佛法?所以,聞思經論一定必須與自心相續結合。」在在教誡弟子所學的法一定要落實在生活中。本期「論語摸象記」──見賢思齊,見不賢內自省,師父說這是從自己的內在去改善,但是這個事情本身,又與他人相關,故雖偏重於個人,卻不是不管別人。

  師父舉喻說明:例如我們說話太大聲,某人原來好好的在這裡,突然他就走開了,我們注意到後,心想:「他為什麼走開?」我們觀察一下,唉呀,說話太大聲了,就放小聲一點。所以放小聲一點是我們的行為,可是這個行為是不是跟他相關⋯⋯現在與人之間的問題,都是「要求別人」,孔老夫子告訴我們,這個根本就錯了。你照著道理做,做的時候,不要以為這是「心法」,只要心裡動動就可以了,實際上,心法是在人與人之間所有關係之上,小到獨自坐房裡,大至「達兼天下」,都是不可以離開外境。

  偉哉,吾師!這個喻道出了業感緣起的道理,深入而淺出,使弟子們可以在生活之中運用。師父說,「成辦大乘佛法的事業要一群人,這群人不能再散了。」我們如何能夠不散?就是要依教奉行,而師父該說的,他都已經說過了,像上述的話,若能在生活中好好運用,則我們一生就可受用不盡!

  浴佛暨皈依法會將屆,本期福智之聲推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憶念師恩專輯,善知識難遇今已遇,如何善用暇身,皈投依靠師長,作師所喜?本刊特別專訪廣論班「老人」,他們身上珍藏師父不共的教授,且不吝和大家分享,希望同修沐浴法恩,共體師父不可思議之悲、智、力功德。

  師父的悲心超乎想像。就像2002年8月1日,里仁的冷藏車失竊,對方來電勒索,弟子向師父請示怎麼辦?師父指示:「對方已經完成偷盜業,如今又將造作勒索的惡業,所以絕對不能付他贖金,否則會助成他新造的惡業。為了幫助他,首先要他歸還車子。至於錢的問題,既然對方想要錢,表示他有此需要,我們可以給他。僧團也會為竊車集團回向。」事後,師父還希望對方能到法味用餐,並叮囑不可認他、讓他害怕。師父一心一意想幫助、攝受眾生,化違緣為善緣,能夠說出這種話的,除我恩師還有誰?

  師父對境抉擇的智慧絕倫。例如早期推廣有機農業,到底要不要用「天敵防治」?有兩派執持不同意見。師父開示:「我們總要從遠的地方去談不殺,眼前我們可以絕對不殺,可是你要眼看著世間遍地成災,讓農藥把所有的生命都殺光?還是你願意眼前殺一點,而讓世間的殺機真的大大減少?兩害相權取其輕!所以用天敵防治,並未離開『不殺』這個宗。」

  師父的勇悍精進,極為罕見。1994年師父到印度,德里溫度高達四十多度,師父就住在沒有冷氣的房間,弟子請問其緣由,師父回答:「想到地獄的猛火那麼粗猛,現在這麼一點點的苦,算得了什麼?」大無畏的精神,法界典範。

  感謝大家提供這麼多師父行誼,正如《論語》中子貢所說:「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相信一定還有非常多的師父不共教授就在您的身上,請讓師父的法寶傳之久遠、潤澤群生,您的功德無量!

福智之聲第173期

Back to top
《福智之聲》搬新家囉,內容超精彩,手機、平板都能看得很輕鬆,讀取速度也更快了呢!

邀請您到 http://www.blisswisdom.org/publications/bwvoice
閱讀我們最新文章!

或點選您想閱讀的期數,我們將導引您前往該網站:

60期~159期

1996.10~2005.01

160期~230期

2005.03~2017.04

231期~最新

2017.07 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