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voicefriend.blisswisdom.org/modules/mod_image_show_gk4/cache/slideshow.slideshow1gk-is-656.giflink
https://voicefriend.blisswisdom.org/modules/mod_image_show_gk4/cache/slideshow.slideshow2gk-is-656.giflink
https://voicefriend.blisswisdom.org/modules/mod_image_show_gk4/cache/slideshow.slideshow3gk-is-656.giflink

孝經講記(五)

開宗明義章第一

◆日常師父開示  
(1994年12月05日)

  開宗明義章,你們是不是都背完了啊?這個背完了以後,下面再緊跟著要背的,就是先提出來說明。提出來了以後,下面進一步,老夫子就點醒,說:「現在好,你再請坐,請坐下來。」因為曾子前面避席,是啊!古人也就是這樣,老師有所說,喔,那個學生馬上站起來,這是一種很恭敬、自然的作法。

  那麼,講完了以後說:「那你坐下來,我好好地告訴你。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他主要的是講孝,那孝,也就是「至德要道」,就是我們做一個人的根本,從那個根本上面擴展,乃至於所有的萬事萬物,無不都從這個根本上面推展開來。那麼,既然這麼重要,進一步,我們要認真照著去身體力行,都從哪裡開始?那就要告訴我們,孝的開始從哪裡?說「身、體、髮、膚」,換句話說,現在我們的身心。我們這個身心怎麼來的?是父母所生的,所以我們從父母那裡得到的──受之父母。所以古人說這個是自己先人的遺體,就是說父母遺留給我們的,這是父母的東西。那既然我們孝的話,我們要對這個東西非常地尊敬,而且尊重,來好好地保護它,不使它有一點點的受傷,傷跟毀。那兩個字如果說合起來,也就是不要去傷害它;如果分開來講,「傷」是小,「毀」是大。所以這個身體,換句話說,我們每一個人的這個我,不管身心等等,都是從父母遺留下來的,因此我們要好好地保護它。

  那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每個人,一般來說,就是不念《孝經》,是不是大家都很注意自己啊?大家會保護,誰都不願意這個身體受傷,人家來傷我們,固然不願,我們自己也絕對不願意受傷。那麼現在請問這個地方的「不敢毀傷」,跟我們現在這樣的也「不願意毀傷」,有什麼兩樣?既然同樣地不敢毀傷,那何必孔老夫子再說呢?這是一個很實質的問題,大家想一想。我提出來的問題,大家懂不懂?你們說,這有什麼兩樣?首先說,這一樣不一樣?不一樣,兩樣的。那這個差別何在呢?

  現在我們進一步來看,這個很有趣的。當每一個人說:「這是我的」,不要講的,你自然就很保護它,想盡辦法保護它。如果我們覺得「別人的」,我們向來就不去管它。會不會這樣?通常別人的東西,我們就不太注意;或者比較起來,自己是放在第一,就是這樣,那別人是其次的。現在這裡邊有個很有趣的問題,說「這個啊,不是你的喔──父母的。」就是父母的東西,你要以像自己一樣的去好好地保護它。為什麼?因為這是父母的。這個裡邊自然而然就把我們執為己的移轉,不是為己,為父母。

  這對我們有非常重要──實際上最重要的一個內涵在。如果我們完全為了自己的話,那自己一定什麼?自己的欲望,特別是年紀小的時候,剛剛一步一步走上來。那我們大家都有一個經驗,不管今年年紀多大,小的時候自己的腦筋當中,所認識的事情都非常有限。最好的是吃、喝、玩、樂,啊!高高興興,就是這樣,只是如此,不懂得真正的人生的意義何在。假定在這種情況之下,只是隨順著自己這樣的習氣走的話,你說這樣走下去產生什麼效果啊?這個人是不是像畜生一樣?這個特點就顯出來了。

  那個狗,我們大家也看見了──喔,今天歡喜了,跟你搖搖尾巴,來舔你手,跟你跳啊、樂啊、玩哪,就是這樣;今天不高興了,哇拉哇拉叫,咬幾口,這樣。隨便有一個東西來了,就跑得來吃;那吃過了以後,就在那兒隨便就睡。我偶然還看見滿有趣的一件事,這種雖然是故事,可是這的確也是個事實。這個狗是不知饑飽的,有個人養了一窩小狗,那個都是養寵物啊。所謂寵物,你們知道不知道?現在很多人都歡喜玩這個,這是「玩物喪志」;我們中國古代,這種都是非常糟糕、最壞的事情。像我們都是忙這些事情,那不去管它了,至少那些人就是這樣。

  他養了那個小狗以後,那個小狗要很認真地照料,就是這樣,他就用很好的東西給那小狗吃。那麼正在餵那個小狗的時候,他有緊要的事情岔開了。是平常的時候,餵幾次,餵多少,放在這地方,到此為止。那他因為有要緊的事情,所以他準備那餵狗的東西,整個地就放在那裡,就出去了。結果那個小狗根本不知饑飽,統統把它吃下去,吃下去脹死掉了。等到他回來的時候,發現那個小狗四腳朝天,那個肚子鼓得大大的,脹死掉了。那個畜生就是這個樣。

  現在我們最珍貴的是得到這個人身,我們如果說不了解怎麼樣去節制的話,那很容易這樣去做。那請問,現在像我們普通的小孩子,自己長大的過程,我們知道節制嗎?都不知道,都是父母。所以實際上,我們根本不了解父母在我們身上花了多少心血。不要說他想盡辦法去賺錢是為了我們;然後去帶動我們,都是這個樣,我們完全不知道。所以那個時候為什麼我們要孝順,就是必須要在這個情況之下,處處地方聽從父母尊長的。然後,他告訴我們的很多,就是他的人生的經驗,對我們最有價值的,把這種概念告訴我們,我們跟著他去走,那這樣產生的效果,才是對我們真的有利益。所以從一開頭的時候,就養成功這個──喔,說要尊重父母,從那個身體開始,就這樣。一方面,我們就是不會損害這個,一方面我們就尊敬父母。這裡邊還有很多深遠的意義,我們現在就先不談,我只隨便舉一些事實,讓我們體會到這個真正的重要。

  如果說我們了解了佛法的特徵以後,那對這個「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就更有它無比的意義。佛法就告訴我們,我們人生命是個無限,永遠在生死輪迴當中轉。那在轉的過程當中,為什麼有的向上,會越來越好;有的向下,越來越糟糕?這個人在六道當中轉的時候,在別的道當中,你根本沒有機會把握的。譬如說,你在畜生道,現在我們看那個畜生,牠懂不懂得什麼叫造業?根本不知道,就是這個樣!所以換句話說,牠雖然是有腦筋,狗,牠有意識作用喔,可是牠就像個機器一樣,完全是被動的──被牠的業所推動。所以六道當中,地獄、餓鬼、畜生,那都是⋯⋯地獄、餓鬼,更是痛苦到絕頂,根本沒有時間;畜生雖然有一點點可以自己活動的餘地,可是牠腦筋不行;天、修羅太快樂了,好像我們一天到晚很好的享受,你根本沒有時間,比如現在做官的、有錢的人。唯一的機會就是──人,而這個人得到了這個身體以後,你要好好地,有很健康的身體、好的腦筋、有正確的知識,那時才去修行。同樣地,我們現在了解,當我們生了病,我們就不行了,這樣;所以隨便地浪費掉了,也不行了。所以這個東西是無比的珍貴啊!

  所以在我們學佛過程當中,第一點重視的,重視這個暇滿人身哪,這是無價之寶啊!所以,你看,儒家一開頭就告訴我們,你要珍惜這個人身哪──不敢毀傷,不要輕易地隨便這樣弄,損失它。那怎麼樣才產生最佳的功效呢?你有了這個好的這個基礎,好好地利用,產生最佳的功效,意思就是這樣。

  下面我們看:「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這文字很容易了解。「立身」,真正的、細細的內涵,就是說我們一個人怎麼樣生存在這個世界上面,那才是真正所謂立身。不是說,喔,我長大了,我又會動腦筋、會做事情、會賺錢、有吃有穿,那生活像畜生一樣。通常我們說頂天立地,人之所以為人──所以中國這個人文科學,人是「三才」之一,上可以通於天,下站在那個地的基礎上面,有這樣的一個內涵,那個才是叫立身。這也就是平常告訴我們,有的時候我們跟人家爭論,不要跟人家吵,應該跟自己說:「哦!我既然做一個人,我應該做什麼樣的人才對?」這樣。不是管人家,應該是管自己,那才是我們立身。

  那根據什麼立身?它一定有它的標準。這個標準──道。所以儒家孔老夫子說:「志於道」,他的志趣所在,那個才是真正做為人的根本。否則的話,他如果說做了人,而心目當中沒有這個內涵的話,唉!這個人實在是跟畜生差不了多少。所以我們平常做為真正一個人的話,我們心目當中,我做了一個人,我應該有我的目標,有我的理想,怎麼樣把人做好。然後呢,再努力地如法去做這件事情──立身行道。如果能夠這樣的話,「揚名於後世」。我們並不是說為了名氣,要人家好聽而這樣去做,因為你真正做對的話,自然人家仰望。

福智之聲第185

Back to top
《福智之聲》搬新家囉,內容超精彩,手機、平板都能看得很輕鬆,讀取速度也更快了呢!

邀請您到 http://www.blisswisdom.org/publications/bwvoice
閱讀我們最新文章!

或點選您想閱讀的期數,我們將導引您前往該網站:

60期~159期

1996.10~2005.01

160期~230期

2005.03~2017.04

231期~最新

2017.07 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