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voicefriend.blisswisdom.org/modules/mod_image_show_gk4/cache/slideshow.slideshow1gk-is-656.giflink
http://voicefriend.blisswisdom.org/modules/mod_image_show_gk4/cache/slideshow.slideshow2gk-is-656.giflink
http://voicefriend.blisswisdom.org/modules/mod_image_show_gk4/cache/slideshow.slideshow3gk-is-656.giflink

重新觀待老人與我

◆蔡纓勳                 
國立台中科技大學老人服務事業管理系副教授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     

  我們怎麼觀待,就會怎麼對待──我們如何面對老人家,源自我們對他的定義。是長老耆宿、老驥伏櫪?還是老邁無能、老而不死?

  老年,正如一年四季中的秋收時節。少年的清純無邪、青年的創新探索、壯年的辛勤奮鬥,最後全都匯歸於老年的心湖底,成為一種生命智慧。就這個角度而言,老人是寶,老人的存在也是後輩的光明與希望;長輩對家族乃至團體具有穩固、傳承與教化的力量;最終,透過老人──人類社會的智慧資產──讓歷史文化豐富而多樣。

  我自小就喜歡親近村中老人,有的會吟詩、有的會說鬼故事、有的會講村中傳奇;我也傾聽喝酒的老人們傾訴;我曾經常常牽著孤獨瞎眼的老人在屋簷下曬太陽,從夏日到冬日,那是我八十二歲的曾祖母;我從老人身上學到廣做善行,像是移開馬路中間的石頭,那是先祖父大人的身教;我體會到生死無常,生起臨終自在往生的善願,開啟我學佛人生,那是我敬畏的、飽受病苦折磨的芳鄰⋯⋯是無數老人的生命,凝聚出今天的我。

  老化是生命本質反應在生理上的自然現象。在還沒有進入老人化社會之前,這個現象與問題早已存在於我們的生命中、社會上、文化上及歷史上(如日本在七世紀時即有「棄老傳說」的文獻紀錄);也就是說,在現今全球尚未強調老人化社會問題之前,我們的生命就充斥著生老病死及其衍生的困隘;古今人類,或者說一切萬物有情,無不受到這種生死苦的折騰。

  因此,在面對、關懷、照顧遭受病苦磨難的老人時,也要思考到:這也是我自己生命中的本質問題及未來問題!

  關於生命本質的另一個思考角度是,到底老年的我是真實的我嗎?我從童年、少年、青年、壯年到如今的老年,什麼階段的我才是真正的我?還是這個在一直變化的我才是真我!佛陀說,年老這種現象是無常的,是緣起、無自性的;但對多數人乃至佛教徒來說,不易生起這樣的思惟。

  年老,何等功德啊!激盪出這般讓我們一起思考生命真相的大哉問題,體認到老化是一種你我多會經歷到的生理上的自然現象(本刊一二五期提過,老的心理定義是失去學習的動力),進而尋求心靈提升,超脫老病死苦。因此,面對老年,要能莊嚴地面對,恭敬地面對。

  我常跟學生說,為了讓自己的晚年仍能豐富多采,應該在年輕時代好好努力,這是從未來果報的面向思考。但我更重視當下種因的耕耘,所以我出作業,題目是「當我八十歲時!」策發學生反思:未來想過怎樣的老年生活,現在就得練習怎樣照顧老年人;現在怎樣照顧老年人,又取決於我們對老年人觀待的角度。

  沒有老人就沒有我們,今日關懷老人,不僅是一種政策,不僅是一種目標;而是一種人文素養,且是一種人生情懷,更是一種慧命傳承。老人,給了我們人類天地一分莊嚴和智慧。

福智之友第128期

Back to top
《福智之聲》搬新家囉,內容超精彩,手機、平板都能看得很輕鬆,讀取速度也更快了呢!

邀請您到 http://www.blisswisdom.org/publications/bwvoice
閱讀我們最新文章!

或點選您想閱讀的期數,我們將導引您前往該網站:

60期~159期

1996.10~2005.01

160期~230期

2005.03~2017.04

231期~最新

2017.07 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