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voicefriend.blisswisdom.org/modules/mod_image_show_gk4/cache/slideshow.slideshow1gk-is-656.giflink
https://voicefriend.blisswisdom.org/modules/mod_image_show_gk4/cache/slideshow.slideshow2gk-is-656.giflink
https://voicefriend.blisswisdom.org/modules/mod_image_show_gk4/cache/slideshow.slideshow3gk-is-656.giflink

論語摸象記(四十六)

〈里仁篇 第十九~二十章〉

◆日常師父開示

 

里仁篇 第十九章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這一章我們可以單獨看,也可以把它和上一章連在一起看。第一個是說,現在這本書上的解釋,也就是這些年來大家都這樣解釋:說父母還在的時候,不遠遊,不能遠遠地離開父母;如果要離開的話,一定要有方──方處、方向。也就是說,讓父母曉得你到那個地方去了,萬一他有什麼事情要找你,那就可以找得到你,這是應該的一件事情。

  但是實際上,我覺得並不僅僅是如此。在這裡說,父母在,原則上不要遠離父母。那麼這個「遊」,是古人說的遊學;它這個學不是說自己能夠在家裡學得到的,必須要找很多老師學。然後,做事情的時候也是一樣,不管你是學也好,是用也好,不要遠離父母。下面說「遊必有方」,如果說要遠遊,那怎麼辦呢?「遊必有方」。這個「方」是一定的方法,如果說你一定要遠遊,那有一定的正確的方法;這個方法,也可以說包括了原則上應該有一個出去的地方。

  現在我在這裡簡單地說一下:這書本上面是說,出去時如果已經告訴父母向東方去,就不能到西方去。譬如我現在說一個實際上的例子,我們現在要離開家,或者出去念書,或者出去做事。實際上就是照著儒家孔老夫子的思想,他對師長也一樣非常地恭敬;乃至於做事情,上至事君父,那也是要「忠」──盡心盡力地去做。現在呢,你跟從師長,那個老師如果像孔老夫子一樣周遊列國到處跑,請問你跟著老師跑嗎?所以我們現在想,老夫子是春秋時代的人,他有很多的學生跟在身邊,他帶著學生到處跑。然後,如果說像書本上面說的,離開家的時候告訴父母自己在東方,後來到西方去就是不可以,那老夫子會不會帶著學生走啊?如果是這樣就不應該啦!夫子會說:「回去、回去!你不可以先告訴父母說跟我到魯國,現在又要跟我去齊國。你們都回家去!」那豈不是他跑到哪裡,學生都不會跟著他?實際上,老夫子的學生都跟著他,所以我覺得遊必有方的「方」,如果一定指方向,這裡是有問題的。

  其次,你去做事情也是一樣。儒家對父母講「孝」,對尊長「忠」,然後,如果一個國家的國君,派你到地方去做事情,一方面你可以說作為固定的,就在這地方;但是萬一那個國君派你到別的地方做使臣,那你的方向又改變了,這時你怎麼辦?那豈不都不能動了嗎?

  所以,這個遊必有「方」,是你有一定的方法,不是不能遊。原則上面你不要離開父母;如果你要離開的話,也一定有正確的方法。這個正確的方法,他是沒講,我們不妨想想看,如果是這樣的話,你們會採取什麼方法去做。

  我們再看一下,前面一章說:「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下面緊跟著說:「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這裡有一個特點啊,說如果父母行為或者志趣有不合理的地方,然後,我們希望勸他改過來,如果他不改,我們還是要跟著他去做。平常我們遇見這種情況怎麼辦啊?或者就是不會「敬不違」──「不違」兩個字很難做到,不違而敬,尤其難做到;不但如此,還要照著去「勞而不怨」!我們會怎麼辦?我不幹了,跑掉了!

  所以,這一章我們可以單獨講,也可以連在上面講,單獨是這樣的;如果這一段連著上一章說,其中還有個道理,即使在這種狀態當中,原則上你還是不要遠離,如果要遠離,你要有一定正確的方法。如果兩章連在一起看的話,這裡邊就有很特別的意義在裡頭。

  平常我們的確也有這個情形,我們不妨實際上去想一想;就是說你希望去勸一個人,可是你勸來勸去勸不聽。不一定是他不聽啊!有的時候是跟你不投緣;有的時候,是你勸的方法不正確。我勸他不聽,如果換了一個人勸,欸!他就聽了!你們有沒有這種經驗?我想,我們都有過這種經驗。或者是我們勸別人,也就是我們去影響別人;另外一種情況是人家勸我,這個人告訴我,不一定行,換一個人,行了!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就可以體會得到,這兩章放在一起,還有這樣的一個意義在,這是一個很特別的意義啊!所以如果這樣的話,「遊必有方」就有它更深一層的意義了。

  那麼,原則上面這一章的內涵,就說到這地方為止,那裡邊還有其他的,容或等一下我們再來討論的時候,大家可以認真地去想一想。而且,當我們去研閱像《論語》所說的話時,從這地方要盡可能地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認真地去思惟觀察、去體驗它的內涵。

 

里仁篇 第二十章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這句話,在前面〈學而篇〉有過,不過,上面還多了兩句話,你們還背得出背不出啊?對!前面〈學而〉是這樣的:「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現在呢,上面兩句沒有了,只留下「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這句話在這地方重複出現,但內涵就稍微不同了。

    前面我們在講「三年無改於父之道」的時候,曾經講了一個笑話:萬一父親做小偷,然後父親死了,這三年你是不是也做小偷啊?當然這小偷是個例子,那做其他的呢?

    實際上,當時在我們認真去學的時候,原則上,已經把那個內涵抉擇了。父道,父道真正的中心是什麼?我們進一步來看儒家的真正思想──仁。他總是心心念念為著仁。那麼父親為了子女是什麼樣的心情?是在這個特點上面。所以叫「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應該從這個地方,從他的見解、他的行為上頭,真正地了解父道。然後,做為一個兒子的人,應該要繼承這個特點內涵,這個才是孝,孝的特徵是在這裡。

    那上面講的,「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我們了解了這個特點,在這裡就馬上用得上。前面我們曾經說,父母做對了固然是,做的不對,那怎麼辦呢?在〈里仁〉就說出來了──「事父母幾諫」。他並沒有說父母不對,可是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父母有不合理的地方,怎麼辦呢?你要去勸他。要是勸了不聽,還要「敬不違,勞而不怨。」萬一不行,要離開父母怎麼辦呢?你要有一定的方法。而在這個時候啊,雖然是離開了,你還是要記得──不能忘掉父道。這樣去做,那是「可謂孝矣」!

    如果我們把這兩段連起來看,那就可以真正了解父道是什麼;那就是「父父、子子」。也就是說,做父親的,怎麼像一個父親的樣子去對兒子;兒子怎麼對他的父親。了解這個內涵,我們才能夠漸漸地顯發出來這個「仁」的特徵。作父親的,希望兒子過得好,這是有正確方法的;而兒子希望報答父親、憶念父親,也有正確的方法,這個就是「道」的特點。所以父母在或不在都一樣,在了如果不行,然後或者是,你遠遊;不在了、見不到了,還是一樣──三年無改。三年無改的話,一生也就不會改了,這是它的一個特點。

    所以這一章,同樣的,可以單獨地看,「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的這個特點。然後我們把前後幾章這麼連貫起來看,就可以了解老夫子告訴我們,如何在世間作為一個人。特別的是,尤其是古代,古代不像現在,那個「師」本身不是那麼容易,是有很多的條件限制的,所以家庭中的這個「父」是最重要的。所以在《論語》中講師友的地方非常少,尤其是講師的地方非常少,講父子特別多。實際上,古時候的教育可以說從孔老夫子以後才特別昌明,以前不大顯著的。到孔老夫子以後,由於他到處遊學,所以才產生這樣了不起的一個教學的功效。

福智之聲第174期

Back to top
《福智之聲》搬新家囉,內容超精彩,手機、平板都能看得很輕鬆,讀取速度也更快了呢!

邀請您到 http://www.blisswisdom.org/publications/bwvoice
閱讀我們最新文章!

或點選您想閱讀的期數,我們將導引您前往該網站:

60期~159期

1996.10~2005.01

160期~230期

2005.03~2017.04

231期~最新

2017.07 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