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不動的深恩
◆文.圖/徐品君
我慢慢體會到,父母對我不是沒有恩,是我沒有去觀察和發現。
***
以前媽媽常叨念家中三個小孩的常規,像是牙刷蓋子沒蓋、放學回家之後便當盒沒拿出來、陽台的門沒關好⋯⋯有一次媽媽比較晚下班回家,看到衣服已經多到掉出洗衣籃了,卻沒有人去洗;又看到陽台的門沒關好,蚊子會跑進來⋯⋯媽媽就開始念我們,但念到一半突然嘆氣:「算了算了,你們是花錢請台傭嗎?生你們三個有什麼用?」那時候我們才剛下課,也要休息,所以就很不耐煩:「為什麼妳要講這種話,我們沒有這樣想啊!」搞得大家都心情不好。
當時自己會這麼理直氣壯,是因為從小到大,媽媽下班之後就要洗衣服、煮飯、倒垃圾、幫我們裝便當,一切理所當然。但現在仔細想來,媽媽一直叨念孩子生活常規,是因為養成把東西收好的習慣,做事會更有效率。原來,媽媽比我還重視我的未來。
***
讀大學時外宿,我會跟媽媽通電話分享生活點滴。因為我非常喜歡福青社,所以生活重心除了念書和系上活動,就是在社團裡學習,時間久了,媽媽開始有點擔心,甚至會有質疑的語氣和評價。久而久之,我會很不耐煩,覺得媽媽根本不了解,我的選擇怎麼會錯?常常因為這樣,開心的聊天變得像在爭辯,最後每次都是媽媽讓步。
直到某天,媽媽說她要去福智團體上課:「這樣我就可以知道妳在學什麼,也不用一直問了。」我才發覺,原來媽媽是為了要了解我,才會一直問我社團的問題;而為了更清楚我的學習狀況,甚至用盡一切方法⋯⋯
***
品君(右)與媽媽,相依相伴母女情深。 |
有次社團要舉辦成果發表,那段時間我很少回家,壓力也很大,所以心情很不好。彩排當天早上,突然很想打電話給媽媽。其實也只是簡單跟媽媽說說近況,但平常不太會講出心裡話的我,竟在媽媽要掛電話的時候,鼓起勇氣說:「媽咪,我很想你們。」然後我就哭了,電話那一頭,我聽到媽媽也哭了。
我很驚訝,媽媽也跟我一樣遇到挫折才會想哭嗎?還是每次講電話都這麼想我呢?我是在孤單的時候、遇到挫折的時候,才會特別想念媽媽,但媽媽卻是無時無刻都在等我,比我想念她的還要多。這次互動後,每次講電話的那短短幾分鐘,感受就跟之前很不一樣,因為知道媽媽簡單話語中有份很深的掛念。
小時候覺得,報恩就是長大之後,把薪水的一部份給爸爸媽媽,要幫爸爸媽媽買房子;但學習之後才發現,報恩不是長大要做的事,而是現在就要開始。雖然我還很不會報恩,還不是個非常孝順的孩子,但我知道,我的生命會越來越快樂,因為看到有這麼多人愛我,有這麼多人要感謝,有這麼多恩要報——心裡開始不是只有自己,而是想到要努力,回報那些愛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