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voicefriend.blisswisdom.org/modules/mod_image_show_gk4/cache/slideshow.slideshow1gk-is-656.giflink
http://voicefriend.blisswisdom.org/modules/mod_image_show_gk4/cache/slideshow.slideshow2gk-is-656.giflink
http://voicefriend.blisswisdom.org/modules/mod_image_show_gk4/cache/slideshow.slideshow3gk-is-656.giflink

照 鏡子

◆文∣劉媱萍

至今,甚感慶慰,還好當時有去!畢竟,我終究不想在慌亂與恐懼中去面對自己,或是親人的最後一刻。

 

  第一次參加助念,是廣論研討班同學璧珍的父親往生。那時我還是新學員,對助念沒有任何概念、經驗,躊躇猶豫、忐忑不安、胡思亂想,蘑菇了一小時才出發。

  「會看到亡者的大體嗎?會看到悲傷哭泣的亡者家人嗎?該怎麼去安慰他們呢?我可是連一本經都不曾誦過耶!」趕往醫院、走進助念病房,沒想到,沒有繁複不懂的儀式或掛簾,沒有死亡的灰色慘澹,場面一片溫馨。

  同班另一位同學德雲在門口迎接著,而璧珍,雖然紅著眼眶,坐在父親大體的旁邊,卻沒有一絲幽怨恐怖。她抬頭望著每一位進入病房的人,眼神彷彿說著:「我要記下今天為父親助念的每一個人,牢牢記住!」那個眼神,多麼真摯,多麼感恩,深深、深深打動著我,直到今天,都還不時想起。

  期間一個多小時,家屬親友、研討班同學不斷前來,二十幾張圓板凳,坐得滿滿的。病床床頭左方靠牆處,安布著莊嚴的壇城,日常老法師的法照在上面和煦微笑著,一切景象那麼熟悉親切,就像在上一堂課,只是教室換成了病房。

  離開醫院已過中午,普普陽光灑滿全身,心中亦是一片溫暖。

  我開始回憶早上發生的這一切。本來只想待在家,享受休假,做點家事,讀本書,至多拿起課誦本,為往生者念咒,怎麼有力氣走出家門,親自到場助念呢?想起前一陣子開始讀的一本《西藏生死書》,也許,是作者的提醒,讓我來到這裡面對死亡,與它共處,並且學習它。

  仁波切在書中,點破我們眼前看待死亡的錯誤方式。我們應該知道死亡,學習死亡,而不是視而不見。等到死亡有一天終於來到面前,我們才伸出手去寒暄 :「死亡您好,初次見面,請多指教!」那麼,一切終將來不及。

  「身為助念者,似乎應該幫助臨終者,那臨終者又需要什麼?」我問自己,如果我不熟悉死亡,不熟悉死亡那一刻,赤裸裸呈現的,宛若無垠天空襯底的我的心識,不知何去何從,何處是皈依,那又如何給予臨終者,適切的愛、關懷、勇氣以及同理心呢?

  幽暗與未知的死亡,漸漸透出溫暖而清亮的光,一份想要助人的心,給我勇氣學習死亡。死亡,不再令人感到手足無措、無可奈何、作不了主;死亡,是可以提早作準備的一件事情。誠如《西藏生死書》所說:「死亡是照映我們一生的一面鏡子。」書序中也說:「我們想要如何善終,就必須在有生之日學習如何好好活著。」從那次助念開始,死亡在我心底,就不再是決然放棄的代名詞,而是可以不斷重生的契機。

福智之友第126期

Back to top
《福智之聲》搬新家囉,內容超精彩,手機、平板都能看得很輕鬆,讀取速度也更快了呢!

邀請您到 http://www.blisswisdom.org/publications/bwvoice
閱讀我們最新文章!

或點選您想閱讀的期數,我們將導引您前往該網站:

60期~159期

1996.10~2005.01

160期~230期

2005.03~2017.04

231期~最新

2017.07 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