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voicefriend.blisswisdom.org/modules/mod_image_show_gk4/cache/slideshow.slideshow1gk-is-656.giflink
https://voicefriend.blisswisdom.org/modules/mod_image_show_gk4/cache/slideshow.slideshow2gk-is-656.giflink
https://voicefriend.blisswisdom.org/modules/mod_image_show_gk4/cache/slideshow.slideshow3gk-is-656.giflink

論語摸象記(四十二)

里仁篇 第十~十二章

 

◆日常師父開示

里仁篇 第十章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士」與「君子」之間,以儒家的標準來看,是有距離的。士是剛剛開始學的有志於道者,學到已經有了相當條件之後,才稱為君子,所以君子是更高一等。這裡所談的君子,原則上與上一章的士一樣,並非我們後代說的念書人就是士的界定,而是以儒家、孔老夫子的這種標準來衡準。所以孔老夫子說,君子對於天下,並不一定把目標放在治理天下或是安邦定國,此處的天下是指所有的事,而且事無大小。當然,在君子的心目當中,他所謂的小,也有一個小的範圍,譬如衣服、飲食等,都還不列入士、君子小的範圍之中,因為這種事情他是不會在意的。乃至於大到治理國家,就拿我們目前來說,第一個要講收入、要講稅,但是那個時候不是,我們在《論語》上也看得到,真正的君子是以道德來感化世間,至於錢財等物,不是一個真正的士、君子努力的目標。所以說,天下之間事無大小,小者做為一個大臣、帝王,大者乃至到統理整個天下,這些事情,君子他都是「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譯文上說「適」就是「可、專主」,「莫」就是「不可、不肯」的意思。適跟莫,一個是順著他,一個是逆著他;也就是對君子來說,無所謂可、不可。這話怎麼講呢?不妨拿我們常常說的比喻來看,孔老夫子說:「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另外,孔老夫子也說「毋必,毋固」, 也就是說,他不是一定要這樣或那樣,並不是先有一個固定的成見去衡準事情。但我們常人都有自己先入為主的成見,這種概念有很多都是宿生帶來的,也有的是這一生得來的概念,我們都拿這個概念去衡準事情的好、不好。現在聖賢佛菩薩乃至孔老夫子,他們都不是如此,並沒有一定要這樣、那樣或是、不是。那他們怎麼衡量事情呢?「義之與比」。「義」就是說,只要是合理的,該怎麼做就怎麼做,根據這個原則去做事情。〈里仁篇〉前面有一章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每個人都有所好惡、有所是非,但君子不是這樣,只要是該做的,即使貧賤也不去除它;不該做的,富貴他也不求,這種原則,放之天下皆準。

  所以,「義之與比」的意思是說,以「義」──該不該做──為做事的原則,以此類比照著去做。現在要請問大家的是: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又該不該做的標準何在?

  (以下為現場師弟回答)

  弟子甲:隨順自己習氣的不該做。

  師父:那麼該做的呢?

  弟子甲:該做的,現在儘量學,聽人家的去做。

  師父:如果隨順自己的習氣不該做,聽人家的去做,那麼假設有個販毒的人來告訴你﹕「某人你跟我走。」你聽不聽他的?當然這個答案是「不聽」,對吧!這是個輕鬆的笑話,不過這也表示平常我們對問題的觀察、思惟不夠縝密。現在再請一位回答。

  弟子乙:前面幾章說到「惡不仁者」,就是不仁之事就不要去做。不仁之事就是與貪、瞋、癡相應的這些,是我們不應該去做的。

  師父:這一個答案你們覺得如何?如果這一堂課是講《佛遺教經》,我們談到貪、瞋、癡那還可以,但今天是講《論語》,這個答案就不太合適。我之所以這樣說,是要幫助大家慢慢去思惟觀察一個問題──原則上,我們透過《論語》認識佛法這是沒錯的,但我們不能用佛法來解釋《論語》,我們必須以《論語》的立場,依它的概念,整體的認識了,然後才進一步去探索它跟佛法相應、相似之處在哪裡。「義」有一個特點,請問各位,其中心思想何在?

  弟子丙:仁。

  師父:對,是「仁」,整個儒家的基本精神就在這兒,這是我們要把握住的。如果深遠的去看,仁的基本精神,跟我們佛法的菩提心是相應的,但不能說就是菩提心。所以說,君子對於天下,事無大小,都不會先有一個固定的成見說這個可以、那個不可以,只要是該做的,就去做,不該做的,就不做,以這個原則為他做事情的標準。「義」的特點就在這裡,而平常我們也可以用不同的角度去思惟、觀察這一點。

  從前面幾章所談的「仁」,慢慢一步步的過來,一直到第八章,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這是一個大關鍵,一個轉折。前面講仁,忽然之間提到了「道」,而且這個道,是朝聞而夕死也就可以了。道的特點何在呢?原則上,它的特點不是語言文字能夠表達的,也無從談起,就像佛法裡面談到空性時一樣。那麼,第八章的特點何在呢?就是說一個真正有志於仁的人,他一心一意追求仁;然後,一旦對仁的真正內涵能夠把握得住、體會得到,他就真正得到了安心之處,這時他的問題也就解決了,在這種情況下,生死對他已經不是問題。所以一個真正學的人的態度,他如果有志於道,就會全副精神貫注進去,沒有什麼屬於世間的好惡等等。當他一步步走上去時,慢慢的,在他心目當中的認識──無適也、無莫也,只要是該做的就努力去做,以此標準作為他行事的準則。也就是孔老夫子告訴我們的,從立志、力學,然後步步深入它的幾個基本原則。 

 

里仁篇 第十一章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所謂君子,也就是之前說的,真正的士而達到了相當標準修養的人。這種人心目當中所關懷的是什麼?先以我們來說,想想平常在我們腦筋裡歡喜的是什麼?我們一般人腦筋裡,懷著幾種現象:一種就是癡癡呆呆的癡相,一天到晚迷迷糊糊的,這是最常見的一種狀態;還有一種,就是心中有所緣,這是一般人心理的行相。癡呆相以佛法來說,就是有覆無記,它的狀態就是我們的內心跟以前染污的習氣相應,但煩惱並不明顯,所以我們不容易察覺。另一種狀態,煩惱比較明顯的,不是貪、就是瞋,現在說的貪瞋,是以平常慣用的用語來看的。我們可以仔細去觀察一下自己心理的行相。

  那麼,君子心目當中懷的對象是什麼﹖拿他和我們對比一下,就比較容易了解。前面說「士志於道」,現在我們志於什麼?假定說我們了解了我們所立的志,平常在念這個的時候,內心當中應當去仔細體會觀察。如果我們經常把注意力放在這個「志」之上,養成習慣之後,就算心在慢慢的放鬆,或者進入無記狀態當中,因為目標在這個地方,雖然它跟追求目標的強大的動力比較起來,力量可能稍微弱了一點,但因為它的力量還是在,一旦遇見境的時候,就顯現出來了,這是平常我們應該去觀察培養的一個特點。所以說「君子懷德,小人懷土」,我們不要只是看,「啊!君子常懷德性的增進,小人常懷產業的獲得」;其實這裡就說出一個特點──君子、小人心目中所追求的方向是在哪裡。我們可以常常拿那個標準來檢點自己,根據這個檢點,我們曉得自己的心念及言行哪個對、哪個不對;不對的,儘量把它漸漸淨除,對的,就增長它。

  關於這一點,《廣論》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辦法,就是《瑜伽師地論》上所說的四種資糧,要我們在平時經常注意自己內心所緣的境,要把內心所緣的境,從惡的、無記,變成善的或者無記。而同樣是無記,之前一直緣著的是善或惡,這兩個無記就不一樣。若我們平常所緣的都是不相應的東西,那麼就算是無記,這個不相應的力量雖不那麼明顯,但還是朝此方向走;反過來說,我們所緣是善法的話,即使心在無記的狀態中,也就是緣善法的力量弱了一點,但它還是在繼續的相續、慢慢的增長。以這裡而言,也就是君子、小人,懷德、懷土與懷刑、懷惠這兩個特點之辨。

  關於這章,書上的解釋是:孔子說:「君子所思念的是道德的增進,小人所思念的是產業的增加;君子常思念著法度的遵行,小人常思念著恩惠的獲得。」這幾點是告訴我們,我們的內心應該安住於何處,應該緣什麼,我們的目標應該定在哪裡,以及如何慢慢的增長自己。

 

里仁篇 第十二章
  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

 

  從前面幾章到這裡,是從我們內心當中所思念的目標,以及相應的行為開始,一步一步都在告訴我們同樣的精神。前幾章用對比的方式來呈現,最初的對比是:「道」是一邊,「衣食」是一邊;然後「適」是一邊,「莫」是一邊;再來,「德」是一邊,「土」是一邊。現在這一章則不從兩邊來看了,專門講「放於利」這邊,意思是如果單單從利益這一邊去走的話,產生的結果是「多怨」。這個我們先從淺的地方去看,因為這樣我們比較容易體驗得到,然後漸次深入。譬如說,我們遇見任何事情時,第一個念頭就是,是否對自己有好處;這個好處不一定在哪方面,在任何一方面你都可以去觀察。假定我們把目標放在「利」上面,不管從起心動念開始,乃至於顯現於身口行為、做種種事情,結果是「多怨」,它會招來很多怨恨。實際上,不僅僅是招來很多怨恨,我們的目標一旦放錯了,是放於利而行的話,內心當中一天到晚就是怨天尤人,跟人家之間的來往是恩怨重重,永遠糾纏不清,這是此章很重要的特點。

  我們再重新把前面幾章的內容溫習一下。這幾章的深刻內涵暫時不去講它,在這前後之間,我們先從文字上的認識,然後再以它衡準自己的內心,以後如果有機會,對境的時候自己再去觀察。第四章:「苟志於仁矣,無惡也。」拿它跟第九章比對:「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接著十二章﹕「放於利而行,多怨。」這樣互相對比之後,再看第五章:「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然後再看「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當我們這些基本概念了解了以後,再回頭來看,這地方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這個特點究竟是什麼,希望每個人能自己去體會。也就是說,當我們有志於道,去行持的過程中,心理的現象、特徵自然就是這樣;或者如果我們照著這樣去做的話,自然而然會慢慢地使我們向上提升到這種狀態。

  所以,「放於利而行,多怨。」這一章說的是,我們覺得這個「利」是有好處的,結果呢?它真正的果是「多怨」,不但自己內心一天到晚怨天尤人,跟別人之間也是互相責怪,利在哪裡?所以在儒家乃至世間也說:「君子樂得為君子,小人枉自為小人。」小人是覺得這樣有好處,結果弄了半天,怨苦重重;所以說,君子樂得為君子!

  平常大家在背的時候,也不一定順著一口氣都背,在自己會心的地方,不妨停一停,好好的多讀幾回。在讀的過程當中,再去體會你所了解的這個內涵。當你能常常這樣去讀誦,在對境時──這個對境並不一定是在什麼狀態,往往是你常常在心目當中緣著它,任意對一境的時候,你會很容易的把孔老夫子告訴我們的這些話,透過這個境界體悟到很多新的、很好的啟示。

福智之聲第170期

Back to top
《福智之聲》搬新家囉,內容超精彩,手機、平板都能看得很輕鬆,讀取速度也更快了呢!

邀請您到 http://www.blisswisdom.org/publications/bwvoice
閱讀我們最新文章!

或點選您想閱讀的期數,我們將導引您前往該網站:

60期~159期

1996.10~2005.01

160期~230期

2005.03~2017.04

231期~最新

2017.07 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