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voicefriend.blisswisdom.org/modules/mod_image_show_gk4/cache/slideshow.slideshow1gk-is-656.giflink
https://voicefriend.blisswisdom.org/modules/mod_image_show_gk4/cache/slideshow.slideshow2gk-is-656.giflink
https://voicefriend.blisswisdom.org/modules/mod_image_show_gk4/cache/slideshow.slideshow3gk-is-656.giflink

論語摸象記(四十)

〈里仁篇 第六~七章〉

◆日常師父開示

  像《論語》這種義理之學,只要你背得很熟、照著深入去做,遲早能處處體會。這個特點,在座的每位同學好好地學,都要把握得住。如果今天我不用忙很多事情,我自己感覺到,最歡喜的事情就是背這些聖人之言,背了以後,平常在生活當中處處去體會;像你們現在有的是這種機會,不好好用功太對不起你們,耽擱了自己的人生。一開始,你們先背就好,暫時不要去看註解。背是最初的方便,背熟以後慢慢地我會繼續講,等到你們真正了解後再去看,對你們反而有好處。

 

里仁篇 第六章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現在先說一下這段文在書上的解釋。孔子說:「我沒見過真正喜愛仁道的人和憎惡無仁道的人。真正喜愛仁道的人,他覺得世上再沒有比仁道更尊貴、可愛的事情了;真正憎惡不仁道的人,他實行仁道,不使不仁道的事加在自己的身上。真有人肯花一天的工夫,用力在仁道上嗎?我沒見過力量不夠的。或許真有這種人,但是我還沒見過。」

  這段文字中說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這是孔老夫子的一個感嘆。下面說「好仁者,無以尚之」,這是什麼樣的境界,你們有沒有什麼感覺?或者看書上的解釋,或者直接去想這件事情。各位同學可以說說看。


  〈以下為現場弟子的發言〉

  弟子甲:「我覺得『無以尚之』,就是他心心念念想的都是仁道上的事情,沒有其他的事情更能使他分心和注意。」

  大家先想想看,同不同意這樣的解釋?實際上,大家不要單在文字上面轉,在體會孔老夫子這句話之前,我們先觀察一下自己起心動念的方式。說實在的,絕大部分的人對於自己起心動念的方式並不知道,雖然每一個人無有例外,都是以內心來指導我們的人生而生活著,但我們很少知道自己的心理是怎樣的狀態。現在由於學了佛,才有機會能夠認真地透過師長、三寶的引導去觀察。那麼現在就來看看平常自己心裡面所好的是什麼?不一定要回答我,但願每一位同學很認真地想一想,內心當中有沒有我的好惡?自己心裡所好的是什麼?所惡的是什麼?這是第一個。然後再看好惡的狀態是不是說除了這個以外再也沒別的東西了,全副精神一心一意都在追求它?這兩點要很認真地檢查一下,如果能夠在這上面真正認真檢查的話,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

  我們不妨一步一步來看,學佛以後,經過仔細檢查,可能會觀察到幾種情況──有一種是以前沒這麼想過,現在開始想了以後,覺得平常心裡面好像沒有什麼自己真正所好、全心全意貫注追求的東西。但又不能說完全沒有,有的時候有,我們在什麼情況之下有這種心情?另外在一般情況之下又是什麼樣的狀態?大家能不能體會得到?在一般狀態中,我們自己也不曉得為什麼而活,就這麼癡癡呆呆,天亮了就起床,天黑了就睡覺,肚子餓了就找東西吃,吃飽了就去玩,玩得不痛快就跟人家吵架就是這樣。這樣的生活,我們仔細想一想,跟畜牲有什麼不同?只不過是站著的一個畜牲而已,平常我們罵人「人面獸心」,實際上我們這種心實在比畜牲好不了多少。

  進一步來說,我們並不是一天當中全都癡癡呆呆,有的時候是有所好,而且全心全意去追求,但是追求了些什麼?我想在座的同學大概有幾件事情,多多少少有一點共同經驗。我們在念書、考學校的時候,當然最好的是自動自發願意去考學校、全心全意去念書,或者是被迫的狀態也都多多少少會有,有沒有這種體驗?還有一種,內心當中有所喜好的時候,連晚上會睡不著覺,全副精神貫注去追求。至於到底追求什麼,我不是你們,因此也說不上來,我之所以這樣說就是建議、提醒大家,每一個人自己想一想,是不是曾經有過這種經驗:當全部精神去追求的時候,除了這個再沒別的了。還有一種狀態,是當我們跟別人意見衝突,乃至於吵了架、引發了瞋心,那時心裡怎麼放也放不下﹗孔老夫子現在是在仁上面「無以尚之」啊!我們現在要是跟別人吵了架,一個晚上都睡不著覺,全部精神貫注在上頭。這種情況不一定大家都有,我只是想引發大家回味、觀察一下,平常自己的心理狀態是什麼樣子。現在孔老夫子告訴我們,真正好仁的人,他的心理狀態就是這樣。

  現在我們知道修學佛道有幾個次第,假定真的能夠在這上面,引發了全部精神貫注上去,大家會感覺到真正學道並不難啊!我們現在了解造業的過程中意樂是最重要的,而且業有個特徵,業會增長;業之所以增長的原因是什麼?意樂,強盛的意樂繼續維持下去。現在就是這樣,好仁的人,腦筋當中除了仁以外再沒別的了,所以前面第五章說:「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在任何情況之下,心裡就是這件事情。「終食」是在吃飯的時候,所謂男女、飲食,人之大愚蠢也,這些是世間上最能吸引我們的,也是生死當中的第一增上緣,這麼強有力;現在在吃飯時,他腦筋當中所好的,不是今天飯的口味好、不好、少、多、鹹、淡⋯⋯而是不違仁。「造次」是心裡不論遇見急迫,乃至於「顛沛」困頓的時候,他也是這樣。我們如此去想就可以多多少少了解一點是這樣的一個境界。他心目當中真正的重心在仁,應努力的是這方面,同時也防止不仁的作為在他身上發生。所以我們如果真正要努力修學佛法的話,這是最值得效法的。我們說要淨罪、集資,淨罪是「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集資則是「好仁者,無以尚之」,果真這樣去做,沒有不成功的。

  所以下面孔老夫子告訴我們,「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這裡的「用其力」就是佛法講的精進,真正能夠肯花一天的功夫努力地在這上面精進嗎?「我未見力不足者」,平常我們總覺得力量不夠,力量不會不夠的。下面兩句話很有意思,「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可能有這樣的事情,但我沒見過。這裡注意一下,假定人人都能做到,那還合理,但實際上人人都做不到,而孔老夫子又說:「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孔老夫子是要告訴我們,仁這東西是不假外求的,只要肯努力,絕對沒有做不到的,因為這是自己本身心理上的狀態,只要肯去做馬上就能夠做到了,絕對不會力不夠的。這一點對我們來說,實際上在平常是最重要的,每一位同學要經常在這一方面多多思惟觀察、努力。比如剛才說要背書,我們想仁這麼難,尚且能做到,背書比起來實在要容易得多,那麼我們也做不到是什麼原因?我並不是在這地方責備大家,我們總是要找到為什麼做不到的原因,了解了以後從那地方努力去改,自己一步一步地自然就都能做到。所以這個地方真正講的是一種用心的心法,是孔老夫子對我們真正的策勵和鼓勵。

  這一點大家了解了,回過頭去再把剛才說的這幾種狀態,經過了這樣地分析、觀察以後,每一位同學自己想一想,我們為什麼是這樣子癡癡呆呆的?為什麼當有所好樂的時候卻好樂這個;為什麼有所瞋恨的時候是這個樣子──而不是仁?問題出在哪裡?剛才說的幾點大家清楚不清楚?我重新再說一遍:我們平常的心理狀態是不是絕大部分癡癡呆呆的,換句話說,是跟痴相應的無記心狀態,一天就這樣迷迷糊糊地過去了,也覺得好像滿舒服的,沒有做什麼壞事,實際上這是人生最大的浪費,就這麼一生虛度啊!真正提起心力了,又不是在「仁」上面努力,當有所好的時候是增長貪,再不然就是貪不得而瞋的瞋相應法,就是這兩種狀態──無記的癡相應法,或可以記別的貪、瞋相應之法。「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前面所說的這三樣東西都是要努力去掉的,然後努力把心放到「仁」上,所以不是僅僅在文字上轉,是看看該怎麼走才能在這上頭改過來。

  在這裡大家想一想,該怎麼走?第一,先了解平常我們是否處在剛才這幾種狀態中;然後在這種狀態當中怎麼去找出問題在哪裡,以及如何改善自己?

  弟子甲:「先把自己的目標確立清楚,之後很認真地找自己的問題,然後依照師長的方法努力去改。」

  現在法師提出三點,第一點,確立目標,理論上大家都很肯定,但其實目標的確立很不容易!平常我們在這裡經常探索的這些問題關鍵都在這裡──確立目標,然後是了解達成目標的實踐方法和過程,第三個是找到了立即去改。這裡面有幾個共同的特點,是平常大家都應該注意的事情。所以孔老夫子也告訴我們:「過則勿憚改」,「過而不改,是謂過矣。」過是人人有的,過而不改才是真正的過錯。那改過的關鍵在哪裡呢?這是實際上的問題,但這是個人自己努力用功的部分,因此也就不去細講它。平常我們多去策勵自己,比如這一章如果能夠經常去念的話效果就很好。也可以從第四章「茍志於仁矣,無惡也。」開始,假定我們一心一意把志趣放在「仁」上,所有的壞事情就都沒有了。當我們確立目標以後,這會是必然的現象。

  我們把今天這一章再看一看:「好仁者,無以尚之」,一個人一旦把真正的志向放在仁上,以全部的精神貫注上去的時候,他做兩件事情:第一個,有不對的地方絕對不能忍受,他真正不能忍受的是自己做錯,不是別人,這是儒家真正強調的一件事。所以「三人行必有我師」,所以才能夠「不貳過、不遷怒」,任何事情不會怪在人家身上,而且過失絕對不會再犯,真正的特點就在「志於仁」,真正用力的必然結果。「志於仁」的時候,「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好的東西如果不合仁道,不要;壞的東西不合仁道,不去。真正把握住內心:就是這個!「君子去仁,惡乎成名?」一離開這個,其他什麼都沒有了。這是我們真正應該努力的,所以如果我們經常能夠優遊涵詠這些語教,擺在腦筋裡面不斷思惟的話,看看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說到這裡,各位同學應該可以體會得到背《論語》對我們的價值,而且這個情況之下的背,絕不是一段一段斷掉的背,要前後整個連貫起來,這樣彼此間的內涵就可以曉得了。

 

里仁篇 第七章
  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這一章文字比較簡單,書上的解釋是:「人的過失,各有不同的種類,只要觀察他所犯的過失,就可以知道內心仁或不仁。」「黨」可以說是種類,而這個地方我把「黨」解釋為同黨、同好;是說要觀察人的過錯,只要看看他結的伴、看他周圍的那堆人,就曉得他在仁上面下的工夫如何了。為什麼講仁要從他的「過」跟他的「黨」去看呢?因為仁雖說是內心的工夫,可是,請問內心離得開外境嗎?心是離不開外境的,心、境雖是兩件事情,但確實分不開,佛法特別講這件事情,所以常常說這叫不一、不異,不能說它是一個,又不能說它不是一個,也就是不能說它不同。「仁」實際上以儒家來說是道的一種作用、一種作法、一種行相,平常我們對任何境的時候,就是只為了自己,造了種種的過錯,還要為自己的過錯做種種掩飾、找理由,但是真正的志士仁人恰恰相反,一定只看自己的過失,所以「克己復禮」的特點是這樣。這個「己」是一切壞東西的根本,要克制、克除,一切如理如法地行持,克己復禮為仁;然後有過錯的時候,是但願有人告訴他,自己努力去改。我們現在是有過錯的時候害怕人家知道,還要用種種方式去掩飾。因為我們做人一定不能離開人群,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看他相應的人群就曉得他是什麼樣的一個人。

  在前面幾章所講的內涵之後,怎麼忽然又說這個呢?我們要像在世間做學問,然後進一步從這上面提升自己,一定要靠真正的團體──師友,所以這個團體叫做里仁為美,內心當中所選的是這個;又內心離不開外境,彼此互相輾轉影響,所以外境也是離不開這個。這一點對我們比較重要,學佛的人尤其重視這一點,師友是絕端重要!那怎麼去選師、選友呢?你去看看那些人的樣子,大概差不多就曉得了,你願意向上,就找向上這堆人;願意選擇向下的人大概不太有,只是因為不懂在這點去努力,自然而然就會偏到那地方去,所以就害了。

  除了這種「黨」以外,我們進一步也看得出來每一個人的心理行相,個人的心理有個人的行相,所以古人在很多地方會特別注重,什麼引發我們向上、什麼防止我們墮落。孟母三遷是第一個典型的例子,小的時候我去廚房裡面,印象最深的就是裡面貼的「君子遠庖廚」,那時我一直不懂,也因為不懂,所以特別有印象──為什麼「君子」遠庖廚呢?後來有人說:「廚房裡是你要去煮飯的,難道讓人家燒來給你吃呀?你是個君子嗎?」我想想也沒錯。但我們自己可以想一想,要想向上的那顆心,真是用盡辦法都爬不上,可是要向下的話好容易,九條牛也拉不回來,心裡不知不覺就緣著它。這個就是我們平常的時候,不是讓人家來看,是自己看看我腦筋當中到底想什麼事情?跟前面互相一對比便可以知道,前面說「好仁者,無以尚之」,他全心全意在這上頭的。因此平常我們不要單單看過就算了,想一想我腦筋當中到底想些什麼?是想癡癡呆呆的事情,還是芝麻綠豆、雞毛蒜皮的這種事情,還是真的有大的志向?乃至於雖然有大的志向,是不是一個空洞的志向,還是認真地在實踐,這些都是平常應該注意的。更進一步,不但去實踐,還要看看周圍的人,自己是看見這人很高興,跟他嘰嘰咕咕聊天,聊得起勁,還是看見這個人努力地在實踐,覺得很尊敬他,生起我也要這樣去做的心,為了要這樣去做,所以去請教、討教、檢討。我們都可以很清楚地從這些地方反省、觀察,用各種角度來策勵自己。

  所以「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我們一定是在改過遷善的過程當中慢慢改善,而「仁」究竟是怎麼樣我們看不出來,不容易顯出來,可是從反面去反省的話,就很清楚明白我們到底要怎麼去做,如果真正能夠這樣去努力的話那就很好。

福智之聲第168期

Back to top
《福智之聲》搬新家囉,內容超精彩,手機、平板都能看得很輕鬆,讀取速度也更快了呢!

邀請您到 http://www.blisswisdom.org/publications/bwvoice
閱讀我們最新文章!

或點選您想閱讀的期數,我們將導引您前往該網站:

60期~159期

1996.10~2005.01

160期~230期

2005.03~2017.04

231期~最新

2017.07 以後